在破壁机品牌的挑选过程中,优质品牌已经和大家聊过多次。破壁料理机哪个牌子好这样的问题也是各位最关心的,除此之外,哪些破壁机品牌比较好用也是大家所关注的焦点,这部分网友更加注重破壁料理机的实用性,那么破壁机哪个牌子好用呢?今天优客评测就来和大家解答下。
在昨天的文章破壁料理机价格越高越好吗中和大家提到过,破壁机的价格是基于品牌上来谈才有意义,而破壁机牌子是否好用,一样也是基于品牌来谈才有意义。对于劣质品牌,价格再高、宣传得自己再好用,也只是空中楼阁,是靠不住的。优质品牌的介绍大家可以查看全球破壁机品牌评测一文,接下来我们谈的哪些破壁机产品好用,都是在优质品牌的基础上来聊的。
即使是优质品牌,不同的牌子间定位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定位中高端,有的则是只做中端用户。而在功能上的差距,即使同一个品牌不同型号间也会有所不同。而是否好用有时候是一个主观感觉,更多时候是基于破壁机性能和功能上所做出的一个评价,还有一点是此破壁机产品如果满足了你的需求,那么就是好用的。
在需求上来说,不同的人和家庭差距是很大的,有的人买个破壁机只是想做个豆浆而已,如果其他功能自己觉得完全用不上,那么倒不如买个破壁机豆浆机就完事了,一样能够打出细腻无渣的豆浆,只不过在性能上稍微差一点,性价比对于你来说是更高的;而如果你是家庭料理小能手,每天都想变着法子做不同的美食,那么多功能破壁机和商用破壁机则是你最好的帮手。如果懒一些,就挑功能多的多功能破壁机,如果对料理的需求更精确,更追求极致,那么可以往商用破壁机的标准去挑;而如果是想买破壁机用于商用,那么多功能破壁机则不适合,是非商用破壁机不可了。
有的朋友就有疑惑了,商用破壁机也可以家用吗?当然可以,这就跟顶级厨师除了可以在酒店做菜,回家一样可以做的道理是一样的。除非是中药细胞破壁机这些特定行业的大家伙。
在根据自己的需求瞄准了待入手的破壁机后,通常价位高的性能就更加好,材质方面的质量也会随着提升,价位方位就根据自己的可接受程度来选择了。
根据以上原则挑到的破壁机,相信是称心如意的,那么自然就好用啦。
1、攒林茶,又名“攒林云尖”,俗呼“云雾尖”。它产于森林苍苍、秀雾茫茫的永修县云居山中。
2、“云雾尖”在南宋时就列为贡品。云居山,上有五老峰、五龙潭、碧溪桥、谈心石、真如寺等著名风景区。这里是“云山绿苍苍,秀雾白茫茫,满山皆青翠,遍野是茶香”。相传清代的康熙、乾隆两皇帝都曾把它当作长寿珍品。四十年代初,在海灯禅师主持下,云居山真如禅寺众僧曾辟土植茶七十余亩,一时被佛门视为珍宝。
3、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建昌(今永修)乡土志》记载:“攒林茶俗名云雾茶,此茶不由人莳,产于林木中,吸取精华,饱食云雾,山人披荆采之始得,色香味皆佳,常州阳羡、浙江龙井、君山银针无以过焉!”这里把攒林茶列为与江苏宜兴的阳羡茶、浙江杭州的龙井茶和湖南的君山银针茶齐名。
攒林茶的采制工艺十分精细,一般在清明后四、五天采摘,由于原料嫩度不同,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加工。整个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散热、揉捻、整形和干燥六道工序。
1、鲜叶采来后,“摊青”1~2小时,散失部分叶面水分,促进茶香和便于炒制。杀青后,即将杀青叶置于篾盘中,扬簸1~2分钟,以散发热气,提高净度。
2、揉捻后的整形,是攒林茶独特品质形成的重要工序。在铁锅中进行,锅温为60~80℃,采用“搓、撒、抖、抓、按”等手法相互交替进行,该茶的独特外形,就在此工序中形成。最后进行干燥,待茶叶烘至手捏成粉末,含水量在5%以下时下烘,稍经摊凉,包装收藏。
攒林茶品质特点:
外形条索浑圆,挺直而尖,白毫显露;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鲜爽而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绿均匀。攒林云尖多次参加江西省和九江市名茶评比,均获得好秤,被列为江西省名茶之一。
鸭血是肉鸭屠宰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占鸭体质量的3%-5%,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种类丰富,同时含有多种无机盐、微量元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因此鸭血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我国民间也有“以血补血”之说,国外称动物血为“液体肉”。
但是,目前我国鸭血的利用率比较低,绝大多数鸭血被作为废弃物处理掉或加工成廉价的饲料,造成严重的浪费;市场上可直接供消费者食用的鸭血制品主要为鸭血豆腐,鸭血豆腐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菜肴,其口感细腻、质地嫩滑有弹性、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是许多菜品的主要原料,消费市场十分巨大。目前,鸭血加工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关于鸭血豆腐生产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鸭血豆腐在生产工艺、出品率、感官品质、质构和适口性等方面仍存在许多实际问题亟需解决与改进。
魔芋胶和瓜尔胶对鸭血豆腐食用品质的影响
魔芋胶和瓜尔胶对鸭血豆腐保水性的影响
随着魔芋胶添加量的增加,鸭血豆腐的离心损失、蒸煮损失和析水率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魔芋胶的添加量为3.0g/L时基本达到最低,说明此条件下鸭血豆腐的保水性最好。当瓜尔胶的添加量为4.5g/L时,鸭血豆腐的离心损失、蒸煮损失和析水率最低。
添加魔芋胶和瓜尔胶能够提高鸭血豆腐保水性的主要原因为魔芋胶和瓜尔胶均属于亲水性胶体,在血豆腐加工中可直接与相邻的水分子和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提高分子间键合作用,有利于形成较大的、有序的空间网络结构,从而使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当瓜尔胶添加量继续增加时,总体来看,鸭血豆腐的保水性增加不显著(P>0.05),因此从保持鸭血豆腐产品本身的特有属性和生产成本角度考虑,其添加量也不易过高。
魔芋胶和瓜尔胶对鸭血豆腐质构特性的影响
随着魔芋胶和瓜尔胶添加量的增加,鸭血豆腐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均显著提高(P<0.05),但对回复性影响均不显著(P>0.05)。单独添加3.0g/L魔芋胶或4.5g/L瓜尔胶时得到的鸭血豆腐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均达到最大值,可见添加适量的魔芋胶或瓜尔胶能够改善鸭血豆腐的质构特性。这主要是由于魔芋胶或瓜尔胶作为水溶性胶体能够与蛋白质形成有序的三维网络结构,添加量的增大有助于其形成良好的凝胶结构,分子间较多的水溶性胶体分子聚集形成比较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硬度、弹性等质构特性,改善产品品质。
魔芋胶和瓜尔胶复配比例对鸭豆腐质构特性的影响
确定单独添加魔芋胶或瓜尔胶均能改善鸭血豆腐的食用品质特性、提高保水性、改善质构特性后,对魔芋胶与瓜尔胶的协同作用进行研究。当添加量为4gL、魔芋胶与瓜尔胶复配比例为7:3时,鸭血豆腐的硬度、弹性、胶着性和咀嚼性均达到最大(P<0.05),分别为4811.27g、0.89、2396.65N和2251.78N。
随着魔芋胶与瓜尔胶复配比例的增加,鸭血豆腐的回复性相对比较稳定,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不同复配比例魔芋胶和瓜尔胶的鸭血豆腐硬度均在4550g以上,明显高于单独添加魔芋胶或瓜尔胶时的硬度,而其他指标与单独添加魔芋胶或瓜尔胶差别较小,因此复配后2种胶的协同作用能够很好地改善产品硬度。
硬度是衡量胶体凝胶强度的重要参数,较大的硬度表明凝胶体系的网络结构致密坚实,抵抗变形的能力强。弹性和回复性能够赋与成品独特的口感,对成品的表观、滋味、耐贮藏性有很大影响。
魔芋胶和瓜尔胶复配比例对鸭血豆腐色泽的影响
魔芋胶和瓜尔胶的复配比例对成品鸭血豆腐的色泽存在显著影响(P<0.05)。随着魔芋胶比例的增加,鸭血豆腐的亮度值增大,当魔芋胶和瓜尔胶的复配比例为7:3时,其值达到最大,为42.89,此时鸭血豆腐的红度值也最大,黄度值最小。亮度值和红度值对人们选购鸭血产品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作为主要参考指标,其值大表明鸭血豆腐色泽较好。
添加魔芋胶与瓜尔胶影响鸭血豆腐色泽的主要原因是食用胶与血液蛋白形成良好的网络结构,使其能够结合更多的水分,而且对于血红蛋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呈现鲜艳的颜色。
魔字胶和瓜尔胶复配比例对鸭血豆腐感官品质的影响
魔芋胶与瓜尔胶复配比例为7:3时,鸭血豆腐的色泽、气味、组织状态等各项感官指标得分均为最高。其他复配比例时,鸭血豆腐的颜色不佳、结构松散、弹性差,总体品质欠佳。这可能是由于2种胶本身的特性,复配比例不当不能使鸭血形成较好的凝胶体系,从而导致鸭血豆腐组织状态不佳,口感较差,整体品质不高。色泽作为评价血豆腐外观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消费者购买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魔芋胶具有稳定的乳化性能,在食品加工中能够使体系中各组分均匀分散,形成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瓜尔胶具有增稠性,具有与大量水分结合的能力,因此2种食用胶的添加有助于提高鸭血豆腐的保水性,这与姚星星等的研究结果一致。保水性的提高以及2种食用胶,特别是复配胶使鸭血豆腐致密性增加,提高了鸭血豆腐的亮度和红度,从而改善了鸭血豆腐的色泽,提高了感官评分。
1、撬茶:
先用茶刀或茶锥从砖茶的边缘撬开,顺着茶叶的纹路慢慢将砖茶一层层地拨开,注意保持砖型的完整性,以便于包装存放。
2、投茶:
取5-10克砖茶放入盖碗中。
3、洗茶:
盖碗中冲入煮开的沸水,称为第一泡茶,一般情况下第一泡是用来洗去茶中灰尘及让茶叶遇水溶开,因为第一泡不能喝。
4、倒掉第一泡:
将第一泡迅速倒掉,避免茶味被过度洗走。
5、洗杯:
第一泡茶可倒入茶杯中,将茶杯洗洗之后再倒掉,称为暖杯。
6、第二泡:
再冲入沸水泡茶,从这一泡开始就可以喝了。
砖茶又称蒸压茶,就是外形像砖一样的茶叶,它也是紧压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
砖茶根据原料和制作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康砖茶等几类。所有的砖茶都是蒸压成型,但成型方式有所不同。如青砖茶、米砖茶、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是用机械压成型,康砖茶则是用棍锤筑造成型。
加入量按照加入的质量百分数。
依据条款——《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问答(修订版):
二十五、确定食品配料表中配料标示顺序时,配料的加入量以何种单位计算
按照食品配料加入的质量或重量计,按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的质量百分数(m/m)不超 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前阵子疫情严重的时候,虽然实体经济萧条,但据说卖烤箱的商家却赚得盆满钵满。
原因是大家宅家太无聊了,都开始钻研起烘焙了。
我想想也挺有道理,回想起来那时候朋友圈里面晒蛋糕和晒面包的还是挺多的。
蛋糕做起来并不难,根据配方一步一步来,一般都能成功,尤其是有些方子甚至都不用打发,就更简单了。
但面包就不一样了,和面是阻碍很多人成为面包大师的巨大障碍!
是的,和面作为第一步就卡住了很多人!
于我个人而言,面包是经常会做的,但让我手工和面是不可能的,尤其是揉出手套膜,我用这些时间和体力认认真真练个有氧不好嘛~
说白了,其实现在和面完全可以靠机器来完成,机器和面才是王道。
今天带来的横评就是关于和面这件事的,评测对象分别是小熊和面机,moido和面机,以及博世厨师机。
横评会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评测对象介绍
二.外观设计
三.搅拌头设计
四.操控方式&搅拌过程
五.稳固性
六.噪音
七.出膜时间&出膜对比
八.恒温发酵
九.附加功能
十.总结
先分别来看下三款产品吧:
一、评测对象介绍:
1、小熊和面机
小熊这个牌子应该知名度挺高的,小家电这块做的不错。
我之前也买过他家的煮蛋器,酸奶机,以及电火锅等,虽然现在都已经没有在用了,但对其印象还可以。
这款和面机算是入门级别的产品,采用了直流碳刷电机,上下设计,功率为200W。
小熊产品的特点是价格一般都比较便宜,这款和面机的价格为400不到。
2、moido和面机
第二款是来自moido的和面机,moido这个品牌最近几年发展挺好,出过不少好用的小家电,诸如冲牙器,便携干衣机等等,产品的设计和品质都挺不错。
这款和面机是横向设计的,采用了无刷交流电机,寿命更长,功率为150W。
定位中高端和面机,售价1500左右。
3、BOSCH厨师机
博世的大家电向来做的不错,厨房小家电这块也挺好。
这款是5系的厨师机,是我海淘回来的,国内售价大约在2K+,功率为700W。
很多人中国家庭购买厨师机的主要目的其实就是和面,虽然厨师机还能切丝,切片,搅拌等等,但也要换上不同的附件,实际使用中还是有点麻烦的,我买了之后基本也就是和面,其他附件都没拆开。
二、外观设计:
1、小熊和面机
小熊这款的外观设计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如果不说是和面机,你可能会以为是小火锅,煮蛋器或者酸奶机。。。我觉得模具完全可以通用。
面桶是食品级304不锈钢的,内里能看到拉丝设计:
桶内除了连接搅拌刀的连接杆之外,在底部还能看到4个类似铆钉的连接件,使用久了不知道会不会变成藏污纳垢的隐患。
上盖分为两个部分,外圈主盖和中间的小盖,取下小盖的时候可以在运行过程中加料:
散热孔位于机器的底部,前后两侧都有散热槽口:
2、moido和面机
这款机器的外观设计还是挺有辨识度的,底座是斜面设计的,面桶在左边,右侧是主机马达。
整体的做工精美,细节处理都能看一些小心思。
面桶也是食品级的304不锈钢,方便清洗也不容易粘黏。
面桶底部的整体成型设计做的更干净,没有卫生死角,更容易清洁:
桶盖的中间也有加料口的设计:
加料口的盖子本身是一个量杯,这个设计还挺方便的:
电机上下是双散热孔设计,让使用的时候热量不容易积聚,同时机器也有过热保护设计。
3、BOSCH厨师机
博世的外观设计也是比较有特色的,不同于普通厨师机的一字外观,是Z字形设计的,很有辨识度。
面桶完全一体成型,当然这也是因为搅拌原件在上方的缘故,对于和面来说,有利有弊,这点后面会介绍到。
桶盖有加料口设计,后方因为搅拌勺的关系,也有一个开口,如果飞溅比较厉害的话,搅拌臂的下方还是会被溅到。
散热孔的位置在底部一侧:
三、搅拌头设计:
1、小熊和面机
小熊的搅拌头是单刀设计的,刀头类似L型,做工只能说尚可,上面还能看到一些模具的毛边:
下图是安装好之后的样子:
2、moido和面机
moido是双刀头设计的,铝合金材质表面还有特氟龙涂层,光滑不粘,清洁起来很方便,实测使用后上面不会留下什么面团的痕迹,只要把油擦一下就好。
这个双刀设计还获得了国家专利,揉搓出膜更高效:
因为同样是下刀头设计,这里放一张和小熊的对比图:
3、BOSCH厨师机
博世采用的是下图这种揉面钩的设计,与和面机的底部搅拌刀设计是完全不一样的方向。
因为和面机只需要考虑如何高效的和面,而厨师机还要考虑到其他功能,比如打发等等。所以还需要顾及到更换头部的便捷性。
贴一张厨师机附带的其他搅拌头,其实小规模的打发奶油,做馅料这种,我更多的还是会使用手动打蛋器,关键用起来很便捷,清洁也简单,可能也不会搬出厨师机。
小结:
小熊的搅拌刀是单刀头,moido的搅拌刀是专利双刀头,效率会更高。
博世厨师机因为要考虑其他配件的使用,采用了上揉面钩设计,与专业的和面机的下刀头设计有明显的区别。
四、操控方式&搅拌过程
接下来到了实操体验的部分了,先来看看各台机器操控的过程以及搅拌的过程。
这次面团的方子如下,三台机器用的是同一个方子:
高筋粉:240g
盐:2g
水:20g
糖:50g
玉米油:12g
牛奶:150g
酵母:3g
黄油:20g
p.s.这是一款很百搭的面团配方,从普通面包,夹心面包,到法棍都可以用。量大约是4个小面包或者两个长面包,小家庭现做现吃刚刚好,建议收藏。
因为三款的面桶都是可以取下的,直接放到厨房秤上加料即可,还是比较方便的。
我一般是先放湿料再放干料,再装会机器运行即可。
1、小熊和面机
小熊的操控面板在机器的前方,通过六个按键来实现,中间则是时间显示区域。
机器只有和面和醒面两个功能。
连接电源之后,机器显示通电OFF状态:
点击和面键,然后点启动即可开始和面,默认时间为15分钟,如果要调整的话,在启动前按时
间按钮增减即可。
搅拌过程中,搅拌刀是间歇运行的,运行几秒钟停一下,然后再次运行。
同时会听到比较明显的马达声,而且还是比较高频的那种。
加料之后,面团初期的和面没什么问题:
加入黄油,和面后期会有比较明显的粘底现象:
2、moido和面机
moido的操控面板看起来就要高级些,单个旋钮操控,共有八种自动功能可选,分别是:和面,烘焙出膜,连续搅拌,夏季面团,冬季面团,窖香酸奶,酱香米酒,保温发酵。
因为内置了云母板发热体,所以可以恒温发酵,所以就很适合做酸奶和米酒。
单选钮的操控本身没什么难度,旋转选择功能,按下则代表确定,现在不少家用电器的极简设计用的都是单旋钮,我家的烤箱和音箱也是这样的设计。面板上显示的数字是各种功能默认的时间,选定功能后都是可以调节的。
我直接选择了烘焙出膜的自动程序,默认时间为15分钟。
和面过程中,会有间歇性揉搓和连续揉搓两种手法,更符合真人揉面的手法,这些都是程序自动设定好的,尤其是加入黄油之后,连续揉搓会更快的帮助出膜。
下图是运行了五分钟后的样子,面团粗膜已经形成了,这时候就可以加入黄油了。
后期可以看到面团比较爽滑干净,而且双刀头揉搓的感觉会更加的均匀彻底。
3、BOSCH厨师机
博世厨师机的操作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只有机械旋钮操作来调节档位。
数字越大则搅打的速度会越快:
初期面团较干的时候和面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加入黄油后,到后期关键的出膜阶段,面团很容易就会黏在桶壁上。
接下来我的常规操作就是会用刮刀帮一下忙,把面团刮到桶的中央,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感觉自己是厨师机的帮厨,主角干活我还要在旁边候场救急。
小结:
小熊和面机只有和面和醒发两个功能,通过按键操控,揉搓手法从头到尾只有一种,桶壁和底部会有比较明显的粘黏现象。
moido和面机内置了8种自动程序,单旋钮操控,揉搓过程中会自动使用间歇和面和连续和面,面团基本不会黏连桶壁和底部。
博世厨师机,采用机械旋钮操作档位,桶壁黏连比较严重,需要手工辅助。
五、稳固性:
再来看看使用中的稳定性,对比过程也比较直观,在运行的机器旁放置一个水杯,看里面水的振动程度。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考虑到有些人和面不一定是放在厨房台面上的,也有可能是使用普通的餐桌,这个时候如果机器稳定性不太好,振动就会比较大了。
1、小熊和面机
小熊的底部有四个吸盘,吸盘很小,但能吸住,拔起来的时候也比较轻松。
运行中机器会有轻微的晃动,可以看到放置在木质餐桌上的水杯有一点振动,但幅度并不算大。
2、moido和面机
机器底部有四个吸盘,吸盘的个头还挺大的,是三款中吸的最紧的,如果是非常光滑的台面,抬起的时候还需要用点力气才行。
使用过程中,目测机器基本纹丝不动,不会因为揉搓而晃动,水面上能看到一点点共振,幅度很小。
3、BOSCH厨师机
机器底部同样也是四个吸盘,个头也挺大的,摆放在桌面上感觉还挺稳固。
但运行起来的时候又是另一幅光景了,因为动力臂在上方,所以机器振动会比较明显,小档位的时候振幅还能接受。
用厨师机和面的时候,为了更快的揉出手套膜,在加入黄油后,我一般会调到高档位摔打一下面团,下图是三档的时候,还不是最大档,可以看到振动已经将整个木制餐桌都带动起来了,着实有点夸张了,如果是放在稳固的厨房台面上,机器就会自己扭动起来,噪音也不小。
小结:
从运行稳定性上来说,小熊和moido的表现都挺不错,可以放心的放在桌子或者不同的台面上使用。
博世厨师机的振动会比较明显,只建议放在坚固的橱柜台面上使用。
六、噪音:
你或许会认为噪音应该和稳固性有直接的关系,是的,确实有部分联系,但不是全部,因为噪音还和机器的运作方式和电机有关。
1、小熊和面机
小熊采用的是200W的直流碳刷电机,带齿传动结构。
功率挺小的,但带齿结构本身比较容易产生噪音。
运行过程中测得分贝在75dBA上下浮动,噪音类型是属于比较高频的那种,一直呆在旁边会有些不太舒服,噪音控制还有待加强。
2、moido和面机
moido和面机采用了150w的无刷交流电机,动力充足,相比直流碳刷电机使用寿命会更长。
传动结构是无齿设计的,有点类似黑胶唱片机,因为传动结构更紧凑,所以运转起来更均匀,噪音自然就小了。
实际使用中,分贝在55dBA左右浮动,类似室内正常交谈的音量,而且不会刺耳,人在一旁做其他事情也不会受影响。
3、BOSCH厨师机
我这台博世厨师机是700w的电机,机器使用时的噪音根据档位不同会有差异。
面团出膜的时候,会用到两个档位,低档位和高档位的噪音分别是:67.2dBA和73.4dBA。
虽然声音不是最响的,但因为使用过程我需要在旁边观察,时间久了也会觉得挺吵的。
小结:
实际使用中,小熊的噪音最为明显,且听感比较刺耳。
moido的噪音控制做的很好,基本没什么影响。
博世的噪音随着档位的调高而增加明显,声音虽响但没有那么刺耳。
七、出膜时间&出膜对比
1、小熊和面机
面团的方子和重量之前贴过了,从放入面团原料启动算起,实测小熊的出膜时间大约需要25分钟,期间8分钟左右添加一次黄油,其他时间可以不用管。
手套膜当然还是能揉出来的,否则和面机就失去意义了,就是收集面团的时候有点费劲,因为黏连现象还挺明显的,不少都黏在底盘上。
2、moido和面机
moido的出膜时间只用了15分钟,刚好是烘焙出膜模式的默认时间,5分钟左右添加一次黄油,其他时间不用看管,即可自动完成。
应该是因为双刀头的关系,可以看到面团不粘底,360°跟随刀头搓揉,所以搓揉比较到位,出膜效率自然就更高了。
出来的手套膜效果很棒,韧性十足可以拉到很薄,注意观察下图我的小手指部位,可以看到膜非常均匀的贴合在手指上,已经接近半透明了,15分钟达到这样的程度可以说非常让人惊喜。
3、BOSCH厨师机
专业厨师机要揉出手套膜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用时20分钟左右,5分钟左右添加黄油,期间需要看管,同时手动调节档位,还要时不时的聚拢面团,使用体验上来说会有点累。
手套膜的效果还是可以的,可以看到破洞边缘光滑。
小结:
手套膜对比的环节中可以看到,三款机器都能揉出手套膜,但需要的时间和自动化程度上会有差异。moido需时最短,且自动完成,无须看管。小熊也可以自动完成出膜,但用时会较长。而博世用时居中,但全程需要在一旁观察辅助。
八、恒温发酵:
做面包的过程中,揉面完成后需要醒发面团,让面团中的酵母充分作用,面团会膨胀到原来的两倍大。发面是很重要的步骤,发面成功,面包才会松软,醒发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恒温来保证。
小熊和面机和moido和面机都有醒发面团的功能,这点使用起来会比较方便。
以moido为例,底部加载了云母板发热体,发热均匀,恒温能保持在35°-40°之间,让面团的醒发更加的快速高效,这点在冬天非常有用,魔都的冬天阴冷,室内温度有时只有几度,醒发面团如果不入烤箱的话基本不能完成,现在在和面机里面就能轻松搞定了。
面团揉好后,稍微聚拢一下,我一般自己做的时候没有那么考究,如果用手多收几次的话,面团表面自然就会非常光洁了。
盖上桶盖,选择保温发酵模式,因为恒温温度很适合面团发酵,设定时间40分钟即可完成。
发酵后的面团,体积会变成原来的两倍大,继续之后的操作步骤即可:
而博世的厨师机因为没有恒温发酵功能,揉面完成后只能在常温下发面,现在是夏天大约一个小时能完成,同时因为防溅盖不是封闭的,还要使用保鲜膜才行。
如果是冬天的话,只能放入有发酵功能的烤箱进行发面了。
小结:
小熊和moido都有恒温发面的功能,对于冬季发面尤其友好。
博世厨师机没有这个功能,相对来说就要麻烦些。
九、附加功能:
1、小熊和面机
小熊这台就是单纯的和面机,只有和面和发面两个功能,做好本职工作,我觉得没啥问题。
2、moido和面机
moido和面机充分利用了云母发热盘的特性,还能做酸奶和米酒。
实测酸奶做起来很方便,只需倒入牛奶和活菌即可,发酵时间设定8个小时就足够了,我一般晚上睡觉前做,第二天一早就能喝到酸奶了。
对于乳糖不耐的人来说,酸奶不仅保留了牛奶中的营养,对于肠胃吸收还更加的友好。
夏天酸奶冷藏冰一下一般味道会更好,也会更加的醇厚:
原味的酸奶其实也挺好喝的,家里的simba也能和我一起喝,它非常爱喝酸奶,每次看我开冰箱都喵喵叫得很欢。
如果喜甜的,可以加一点蜂蜜,下图加的是低糖的桂花酱,酸奶有了桂花的香气且微甜,非常好喝,建议试试看。
3、BOSCH厨师机
厨师机的附加功能就要多不少。
贴一张厨师机附带的其他搅拌头和刀盘,高端系列配件还要丰富。
切丝,切片,搅拌杯等等,但其实对于中式厨房来说,利用率并不高,小规模的切片切丝自己用刀几下就搞定了,搅拌的话,现在很多家庭都会有破壁机,果汁杯这种,用起来也要方便的多。做烘焙打一些奶油或者馅料什么的,我还是更倾向于用小型的打蛋器,也不高兴搬出厨师机。。我自己是买了一年多其他附件都没有用过,光和面了。。。感觉有点浪费,同时也占用了储物空间。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我的个人选择,如果家庭饮食以西式为主,或者本身是烘焙高手,会玩比较多的花样的话,可能利用率会高不少。
小结:
小熊除了和面醒面,没有附加功能。
moido有八种自动程序,还能做酸奶和米酒。
博世厨师机功能最多,可以切丝切片,搅拌等等,但需要安装不同的配件。
实际使用中的利用率还是要看使用者的需求和情况。
十、总结:
洋洋洒洒6K字,感谢看到这里的每一位朋友,每次写横评,都会一不小心写很多。
如果你懒得看具体内容,那看总结部分总是对的,三款的优缺点现在送上:
小熊和面机:
优点:
--价格便宜,400不到的价格对于预算有限的用户来说比较友好。
--25分钟能揉出手套膜,不用在旁监管。
--带恒温发酵。
不足:
--噪音偏大且刺耳,对噪音敏感的人慎选。
--外观设计做工一般,揉面有黏底的情况。
moido和面机:
优点:
--专利双刀头设计,15分钟自动出手套膜,效率很高。
--噪音控制很好,运作全程能维持在比较低的分贝。
--带恒温发酵功能,八种自动程序,可以做酸奶和米酒。
--150W无刷交流电机,寿命更长,两年保修。
不足:
--1K5左右的售价有点小贵。
BOSCH厨师机:
优点:
--附加功能多,应用范围广。
--20分钟能出手套膜。
不足:
--揉面过程中容易黏桶壁,需要手工辅助。
--运行时震动较大,一定要选择非常稳固的台面操作。
--没有恒温发酵功能,冬天用起来比较麻烦。
以上就是三款产品横评的全部内容,我个人的建议是:
如果你是烘焙高阶玩家,或者厨艺达人,选择厨师机吧,厨师机的多样化应用能满足你的高阶需求。
如果你是烘焙小白或者初级入门选手,需求只是是做做面包或者中式面点,那和面机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了,专业揉面更高效,能更直接的体验到解放双手的感觉。
两款和面机中,如果你的预算比较充足,建议选择moido和面机。
无刷交流电机寿命更长,尤其有多档智能档位设置,程序自动搞定,无需在旁看管,偶尔还能做做酸奶,米酒等,各项使用体验更优。
当然,如果预算有限,只是想入门体验下,可以选择小熊的和面机。
最后:
评测中的面团,最后自然都变成了可口的面包,因为粮食是不能轻易浪费的。
揉出手套膜是面包成功的关键,如果你想要轻松的做出各种花式面包的话,和面机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了。
罗望子胶是从植物罗望子的种子胚乳中提取出的一种带有支链的中性聚多糖。罗望子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食用胶,有稳定、乳化、增稠、凝结、保水、成膜的作用,可应用于果汁,果酱、饮料,冰冻食品、罐头食品的生产中。据报道,罗望子胶具有良好的凝胶作用,在糖存在下能形成凝胶,凝胶的稳定性和抗破碎能力强,弹性好有咬劲。罗望子胶在淀粉中可作为品质改良剂,还可作为一种保健品,并在医药、纺织等行业也有应用。
罗望子胶在冷饮中的应用
罗望子胶具有极多的支链结构,作为冷饮稳定剂分散于料液中,逐渐与水结合,使大量水分子与氢键相连,在结构上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控制了残余水相的流动性,使料液形成一定的粘稠度。这种性能有利于冰淇淋在凝冻时空气的有效充入,从而使冰淇淋组织细腻、致密,并形成细腻的冰结晶,使之有良好的保形性、抗融性和抗热震荡能力。
在冰淇淋、雪糕或棒冰中以罗望子胶为稳定剂,可使产品抗热、抗震,保水性好,不易融化,不会析出冰晶。用罗望子胶代替常用的明胶,无需老化,缩短了冰淇淋的生产周期。如果与卡拉胶及海藻酸钠合用,可防止乳清析出。与其它胶体的兼容性好,与卡拉胶、黄原胶、魔芋胶、刺槐豆胶等胶体复配使用具有较好的效果,可弥补其它胶体冰晶粗大的缺陷。不会掩盖或吸附冰淇淋中的风味物质,有利于香味的充分释放,风味释放性明显优于其它胶体。此外,用罗望子胶生产的冷饮产品纹理细腻,组织光滑,口感好,与其它稳定剂具有明显差异化的特点用。
瓜尔胶和黄原胶对马铃薯淀粉及其变性淀粉复配过程中,胶体分子与淀粉颗粒之间的电荷相互作用在糊化性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瓜尔胶提高了马铃薯淀粉及其变性淀粉的峰值粘度与成糊温度,黄原胶与马铃薯淀粉和马铃薯磷酸酯淀粉之间复配体系峰值黏度显著下降,成糊温度提高,黄原胶增加了马铃薯阳离子淀粉的峰值黏度,并略微降低了成糊温度。
1、抗菌、抑菌作用:
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于细菌,能凝固细菌的蛋白质,将细菌杀死。可用于治疗肠道疾病,如霍乱、伤寒、痢疾、肠炎等。皮肤生疮、溃烂流脓,外伤破了皮,用浓茶冲洗患处,有消炎杀菌作用。口腔发炎、溃烂、咽喉肿痛,用茶叶来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2、减肥作用:
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维生素C能降低胆固醇和血脂,所以饮茶能减肥。
3、防龋齿作用:
茶中含有氟、氟离子与牙齿的钙质有很大的亲和力,能变成一种较为难溶于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给牙齿加上一个保护层,提高了牙齿防酸抗龋能力。
4、抑制癌细胞作用:
茶叶中的黄酮类物质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癌作用,作用较强的有牡荆碱、桑色素和儿茶素。
武夷四大茗丛之一。树皮色灰白,枝条略有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有光泽。成茶外形紧结,色泽墨绿带润,香气清细幽远,滋味甘醇浓厚,汤色金黄,叶底软亮。
「1. 真空包装所为何事?」
真空包装最重要的一环,是抽气除氧,以防止食品霉腐变质。原理很简单,食品霉腐变质主要由微生物活动造成,而大多数微生物(如霉菌和酵母菌)的生存是需要氧气的,因此,除氧即可抑菌防霉。
真空除氧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防止食品氧化。油脂类食品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受氧化容易变色变味,抽真空密封能有效隔绝空气抗氧化,保持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
此外,真空包装隔绝外部环境后,无空气流动,可以有效防止串味,还可以防潮防虫,隔离细菌,保护食物不受二次污染。
「2. 真空包装后还需要放冰箱吗?」
小空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食材真空包装后还需要放冰箱吗?真空除氧可以抑制大多数微生物(如霉菌和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但不能抑制厌氧菌的繁殖,因此还需冷藏或冷冻储存,低温抑制厌氧菌。
简单来说,真空包装不是冷藏或冷冻保鲜的替代品,任何易腐、需要冷藏的食品在真空包装后仍必须进行冷藏或冷冻。而且,不同温度下存放的食材,真空保鲜期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真空储存并不能扭转食物的恶化,它只能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也就是说,如果真空包装之前食物已经开始变质,那即使真空包装,也没有用了。
「3. 蔬果类食材可以真空包装吗?」
市面上,商家为了设计页面的美观,经常真空新鲜的蔬菜水果并呈现给消费者,造成消费者的误解。如果短时间真空包装,或者真空蔬果用于低温慢煮料理,那是可以的。但如果长期真空包装蔬果,蔬果表皮会磨损,还会进行无氧呼吸进而发酵,破坏蔬果口味(除非是菜干)。
所以新鲜蔬菜在真空包装前必须灼熟停止酶作用,以防食材发酵,损坏食材的味道、颜色和质地。而且,蔬菜灼熟后要晾凉晾干,才可以真空包装放进冰箱冷藏室。
碎碎念
零食受潮、海鲜变质、豆类蛀虫、茶叶发霉、冰箱串味......生活中,不科学的食物保鲜方式,不仅造成浪费和污染,甚至会危害健康。对于食物保鲜,真空包装隔绝空气细菌,全方位解决潮化、腐烂、细菌、串味等问题,才是真正健康省钱的明智之举,也是我们提倡真空储存食物的原因。
菠萝蛋白酶主要来源于植物茎中,故也称为茎菠萝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巯基的蛋白酶,同时还包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酯酶、几种蛋白抑制剂和有机活性钙,其活性中心为巯基,能进行各种蛋白质水解,进行生化反应,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生物等行业。
在医药工业中,由于它能在生物体内溶解纤维蛋白和血凝块,因此可以治疗水肿及多种炎症,并且能迅速溶痂,对正常组织无害,不影响植皮,适用于中小面积深度烧伤的治疗等。
菠萝蛋白酶在人体临床上的应用
菠萝蛋白酶作为药物,日前大多情况下均是通过同其他物质按一定配比使用而实现临床上最佳的治疗效果。扑尔敏是一类抗过敏药物,当其同菠萝蛋白酶混合使用时,能起到很好的抗炎效果,可防止因组织胺所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研究者针对男性慢性前列腺炎,采用抗生素加用菠萝蛋白酶肠溶片的治疗方法,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生素,这是菠萝蛋白酶能改变促进不同药物渗透到组织和器官中,增加血和尿中抗生素水平,从而使抗生素易于达到感染部位的结果。
市售的复方菠萝蛋白酶成分主要为菠萝蛋白酶和猪胆汁膏,菠萝蛋白酶的巯基可使纤维蛋白大分子链断裂而使物质的粘性降低,猪胆汁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等功效,该药主要用于化痰止咳,必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菠萝蛋白酶同施坦宁联合使用时,能增强其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这都与其蛋白水解的功能密切相关。
除此之外,菠萝蛋白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控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促进其诱导分化,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后经研究证实确有其效。
魔芋胶(KMG)是从各种魔芋属植物的块茎里提取出的水凝胶状多糖,是一种高分子量、非离子型葡甘露聚糖,有时候也被称为魔芋甘露胶、魔芋粉(纯化后的魔芋粉)、葡甘露聚糖。魔芋粉的颗粒遇水后润胀,然后破裂并释出葡甘露聚糖的聚合物。魔芋胶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两者的摩尔比约为1.6 : 1.0。
魔芋胶具有良好的降脂、降糖、减肥、通便等功能,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经常足量摄入,能有效治疗和预防高血脂、肥胖、糖尿病及便秘等现代文明病。
影响魔芋胶溶液粘度的因素
1、浓度
魔芋胶溶液具备非牛顿流体的特征。在浓度为0. 4% ~2. 0%的范围内,其黏度的对数与浓度呈正相关,而阿拉伯胶溶液具备牛顿流体的特征,黏度与浓度呈正相关。
魔芋胶的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较低(0.6%) 时,增加的幅度较小,浓度较高(0.6% ~1.0%)时,黏度有较大幅度增加,当浓度为1. 0%时,其黏度为428.3mPa. s。应注意,魔芋胶溶液在浓度达2%时,切变稀化现象特别明显,一旦停止搅拌,很快形成胶冻或凝胶状胶冻,恢复搅拌,过程逆转。
2、剪切力变化
随着切变速度的增加,魔芋胶的黏度降低,即魔芋胶溶液为非牛顿流体,溶液具假塑性流体特性。
3、pH
不同pH对魔芋胶的黏度有较大影响。魔芋胶的固有pH为6.0,在酸性条件下,其黏度下降幅度较小,当pH为7.0时,黏度达到最大值,pH>7.0时,其黏度有较大幅度下降。魔芋胶溶液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较为稳定,而碱性条件下其黏度下降的幅度较大。
4、加热温度
魔芋胶溶液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当温度为70℃时,其温度处于高膨化活化能19. 3kJ/mol与低膨化活化能(5. 4kJ/mol)的相交点。最有利于魔芋凝胶的形成。
当加热温度<80℃时,魔芋胶黏度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加热温度为80℃时黏度达到最大值,当加热温度超过80℃时其黏度有所下降。
5、加热时间
在一定的膨化温度下魔芋胶在水中表现的黏度随膨化熟成放置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值。
魔芋胶在不同的膨化温度下,其胶溶液的黏度随膨化熟成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经一定的膨化熟成放置时间后达到最大黏度值为止。
魔芋胶最佳的膨化温度为70%C,膨化熟成时间选65~105min为妥。此结论与阿累尼乌斯线图的结论相当一致。
加热时间对魔芋胶的黏度有一定的影响,当小于150min时,其黏度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加热时间为150min时,魔芋胶的黏度最大,当加热时间超过150min时,魔芋胶的黏度有大幅度下降。
6、冻融变化
魔芋胶冷藏或冷冻后黏度都会下降,冷藏和冷冻相比,冷藏下降幅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