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人员比对的结果应该符合检测方法中的允许误差要求的范围。写个人员比对的确认报告。个人拙见
-
合格产品肯定是生产出来的,检验只是为了验证
-
这个脏,跟那个脏,不是一个概念的吧,呵呵~
-
三: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试验方法: 1)O’Meara氏法:将试验菌接...
显示全部
三:V-P试验 某些细菌在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丙酮酸,丙酮酸缩合,脱羧成乙酰甲基甲醇,后者在强碱环境下,被空气中的氧氧化为二乙酰,二乙酰与蛋白胨中的胍基生成红色化合物,称V-P(+)反应。 试验方法: 1)O’Meara氏法:将试验菌接种于通用培养基,于36±1°C培养48h,培养液1ml加O’Meara试剂(加有0.3%肌酸Creatine或肌酸酐Creatinine的40%氢氧化钠水溶液)1ml,摇动试管1~2min,静置于室温或36±1°C恒温箱,若4h内不呈现伊红,即判定为阴性。亦有主张在48~50°C水浴放置2h后判定结果者。 2)Barritt氏法:将试验菌接种于通用培养基,于36±1°C培养4天、培养液2.5ml先加入a萘酚(2-na-phthol)纯酒精溶液0.6ml,再加40%氢氧化钾水溶液0.2ml,摇动2~5min,阳性菌常立即呈现红色,若无红色出现,静置于室温或36±1°C恒温箱,如2h内仍不显现红色、可判定为阴性。 3)快速法:将0.5%肌酸溶液2滴放于小试管中、挑取产酸反应的三糖铁琼脂斜面培养物一接种环,乳化接种于其中,加入5%α-萘酚3滴,40%氢氧化钠水溶液2滴,振动后放置5min,判定结果。不产酸的培养物不能使用。 本试验一般用于肠杆菌科各菌属的鉴别。在用于芽胞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其它细菌时,通用培养基中的磷酸盐可阻碍乙酰甲基醇的产生,故应省去或以氯化钠代替。
-
大部分菌落超标食品行业常见的事
-
现在卖的那种保质期7天的酸奶算不算没有添加的酸奶?夏天偶尔不到7天就无法喝了。厂家说的无任何添加,不知道能不能信。
-
我们单位不需要做有关铝的监测,因标准曲线里含铝,最近顺便试了几次,发现铝的线性很不好啊,但其他曲线线性都很好。大家在测定的时候,用什么方法什么仪器,做得如何呢?注:试剂和酸都是仪器厂家推荐,水为超纯水,硬质塑料瓶配置和储存。
-
选对, 没奖励的啊
-
不错滴山泉水撒,这个是“撒山泉”,从测滴结果看出比自来水好多了撒
-
中国食品没有安全可言!
-
我吃自己家种的燕麦
-
我来自持一下,但是铜超标量了应该问题不大吧
-
我也觉得是日化标准,洗涤剂不是用来吃的啊
-
提示3:切忌高温和多油 如何做鱼才最健康呢?其实很简单,忌高温和多油。在正式烹饪前,最好先用少许油将鱼的两面稍微煎一下,除了起到去腥的目的外,也有利于对鱼体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譬如清蒸是营养流失最少的一种做鱼方法,并且最有利于保持鱼的低脂健康特色;其次是小火炖,可以保持鱼中有益脂肪酸的稳定;再是红烧,但要适当缩短油煎时间。 建议:尽量少做松鼠鲑鱼、油炸带鱼等,因为鱼中含有Ω-3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在煎炸的高温下容易被氧化,从而失去对健康的保护作用。同时,煎鱼用的油在高温条件下,还会生成对心血管系统有害无益的“坏脂肪”即反式脂肪酸,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 提示4:其他注意事项 用具要生熟分开:吃没有加工熟透的鱼虾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病,用切过生鱼的刀、砧板直接切熟食、拌凉菜或水果,很容易被细菌污染。 不可过量吃鱼肉:鱼肉蛋白质含量很高,过量食用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内火蓄积。 注意吃鱼的频率:专家建议一周3~4次,或是隔天食用,这样即便存在重金属污染,也能给肝脏一定的排毒时间,且不会因摄入量过大而造成蓄积。此外,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出发,全面食用各种动植物,才有助于健康。
-
铝的问题很多,但是到底怎么样,还说不上呢
-
芽孢杆菌科 细菌的1科。本科细菌为能形成芽孢 (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繁殖体。绝大多数是一个菌体仅形成一个芽孢。芽孢位于菌体内,由核心、皮层、芽孢壳和外壁组成。核心是芽孢的原生质体,内含DNA、RNA、可能与 DNA相联系的特异芽孢蛋白质以...
显示全部
芽孢杆菌科 细菌的1科。本科细菌为能形成芽孢 (内生孢子)的杆菌或球菌。芽孢是休眠体,不是繁殖体。绝大多数是一个菌体仅形成一个芽孢。芽孢位于菌体内,由核心、皮层、芽孢壳和外壁组成。核心是芽孢的原生质体,内含DNA、RNA、可能与 DNA相联系的特异芽孢蛋白质以及合成蛋白质和产生能量的系统。粹,还有大量的吡啶二羧酸钙布满整个芽孢。皮层处于核心和芽孢壳之间,含有丰富的肽聚糖。芽孢壳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类脂类,可能还有大量的磷。最外层是外壁,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一定量的葡萄糖和类脂。由于芽孢具有厚而含水量低的多层结构,所以折光性强、对染料不易着色,芽孢对热、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和其他理化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这可能与芽孢独具的高含量吡啶二羧酸有关。 本科细菌对外界有害因子抵抗力强,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以及动物肠道等处,与人类关系密切。如炭疽芽孢杆菌引起人、畜的炭疽病;破伤风梭菌引起破伤风;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蜡状芽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韦氏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引起气性坏疽。对人有利的芽孢菌有枯草芽孢杆菌,产生工业或医疗用的蛋白酶、淀粉酶;丙酮丁醇梭菌用于生产丙酮丁醇;**多粘芽孢杆菌生产多粘菌素(用途:拮抗作用,推迟水果发病,降低果腐率,抑制病斑扩展);地衣芽孢杆菌生产杆菌肽;著名的细菌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能杀死 100多种鳞翅目的农林害虫,现已扩大到杀蚊、蝇幼虫;日本甲虫芽孢杆菌、幼虫芽孢杆菌和缓病芽孢杆菌可用于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芽孢杆菌分解有机物能力强,在自然界的元素循环中起重要作用。有些种(如多粘芽孢杆菌和巴氏梭菌)有固定分子态氮的能力。
-
关键实验室的温湿度计需要检定
-
这样的问题我们出现过,显示的两种压力都不相同,先是找电工没有搞定,后面是找质量监督局的师傅搞定的。说的都听不懂!~
-
异辛烷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遇强氧化剂会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正己烷危险特性: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上面两种资料是来源于化工字典上的,能看出正己烷和异辛烷是一样危险的,但是正常合理的实验操作是不会带来危险的。
-
电导率的单位us/cm,电阻的倒数,上面的单位应为兆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