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摇摆摇摆 食品检测工程师 + 关注 已关注 私信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16天前回答

不符合要求,需要与其同类的产品进行比较。

依据条款—GB 28050 附录表C.3 能量和营养成分比较声称的要求和条件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16天前回答

表头、营养成分名称、含量、NRV%和方框。

依据条款—GB 28050问答 (十九)营养成分表的基本要素。包括5个基本要素:表头、营养成分名称、含量、NRV%和方框。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16天前回答

目前只有针对企业名称变更后食品标签标识过渡期的规定,因此,生产地址进行了变更,建议不继续使用旧包装,进行加贴整改或更换新包装。

虽然《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四十七条 因国家相关监管政策调整而导致食品标识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标准规定,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者名称变更、地址变更、生产许可证编号发生变化后,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更正错误或者补正不完整信息,允许旧标识使用的过渡期为6个月;如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或者文件对旧标识使用的过渡期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过渡期内生产的使用旧标识的产品允许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至食品保质期到期日。"明确了食品标识过渡期的通用条款,但新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还未出台,不能作为依据。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16天前回答

使用过期执行标准产品会被判定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消费者有权要求进行赔偿,具体看情况判定。

依据条款—食品安全法一百四十八条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16天前回答

如果不同字号或字体颜色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则应该使用同一字号及同一字体颜色标示食品名称。

依据条款——《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

4.1.2.2.2 当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因字号或字体颜色不同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时,也应使用同一字号及同一字体颜色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5-01-13回答
乳木果油具有如下特征:
乳木果油是以乳油木树果仁为原料,经预处理压榨、浸提、脱乳木果胶和精炼等工艺而制成。白色至淡黄色半固体或固体。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11-22回答
经表面处理的鲜食用菌和藻类是可以添加防腐剂,具体可以使用的防腐剂有:
,硫磺最大使用限量是0.4 (g/kg),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11-22回答
果酱根据GB/T 22474-2008 果酱中说明是可以添加膨松剂,具体可以使用的膨松剂有:
,乳酸钠可适量使用,碳酸钙可适量使用,碳酸氢铵可适量使用,碳酸氢钠可适量使用,羟丙基淀粉可适量使用,麦芽糖醇最大使用限量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麦芽糖醇液最大使用限量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山梨糖醇和山梨糖醇液最大使用限量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11-22回答
粉圆是不可以添加胶姆糖基础剂。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11-22回答
干制蔬菜是可以添加酸度调节剂,具体可以使用的酸度调节剂有:
,柠檬酸可适量使用,柠檬酸钠可适量使用,柠檬酸钾可适量使用,乳酸可适量使用,乳酸钠可适量使用,碳酸钾可适量使用,碳酸钠可适量使用,碳酸氢钾可适量使用,DL-苹果酸钠可适量使用,L-苹果酸可适量使用,DL-苹果酸可适量使用,冰乙酸(冰醋酸)可适量使用,冰乙酸(低压羰基化法)可适量使用,柠檬酸一钠可适量使用,葡萄糖酸钠可适量使用,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10-30回答
发酵型含乳饮料根据GB/T 21732-2008 含乳饮料中说明是可以添加聚偏磷酸钾,最大使用限量是5.0 (g/kg)。备注说明: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PO43-)计,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1包装饮用水除外)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10-30回答
威士忌根据GB/T 11857-2008 威士忌中说明是可以添加柠檬酸一钠,可适量使用。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10-30回答
其他类饮料是可以添加醋酸酯淀粉,可适量使用。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09-07回答
氢化植物油根据GB 15196-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油脂制品中说明是可以添加硬脂酰乳酸钙,最大使用限量是0.3 (g/kg)。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09-07回答
蛋白固体饮料根据GB 710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料中说明是可以添加磷酸,最大使用限量是5.0 (g/kg)。备注说明:可单独或混合使用,最大使用量以磷酸根(PO43-)计,固体饮料按稀释倍数增加使用量(14.01包装饮用水除外)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09-07回答
普通再制干酪是可以添加氧化羟丙基淀粉,可适量使用。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4-09-07回答
西式火腿(熏烤、烟熏、蒸煮火腿)类根据GB/T 20711-2006 熏煮火腿中说明是可以添加抗坏血酸(维生素C),可适量使用。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3-11-14回答
具体的肉桂酸苯乙酯检测标准可以查看:
<<GB 2835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肉桂酸苯乙酯>>,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3-09-25回答
具体的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又名司盘65)检测标准可以查看:
<<GB 29220-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司盘65)>>,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22-10-05回答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一般均认为中国造纸始于公元105年,蔡伦是造纸的始祖,但这并不完全正确。其实纸的发明与应用远在此之前。当然蔡伦对于中国造纸术的推广与改进也相当重要,他将原本制纸原料的丝絮以便宜易得的材料替代...
显示全部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一般均认为中国造纸始于公元105年,蔡伦是造纸的始祖,但这并不完全正确。其实纸的发明与应用远在此之前。当然蔡伦对于中国造纸术的推广与改进也相当重要,他将原本制纸原料的丝絮以便宜易得的材料替代,例如树皮、破布、鱼网等。因为材料来源丰富,纸的产量大增,进而推广到一般老百姓都能使用。后世各种制纸技术的改良多是依照蔡伦的方法加以推广。

  宁波市溪口棠云,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造纸的民间工艺。据记载宁波市溪口棠云从明代的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开始这里就有了大规模的造纸,鼎盛时这个村有操纸槽300多个,按每个槽一天生产1000张纸计算,一天这里可以生产300万张纸,可见规模之大,而且这里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源汁原味的造纸方法。和《天工开物》记载的相同,一张纸要经过水浸、石灰沤渍、堆料发酵、蒸煮、摊晒、日光漂白、打浆、抄纸等足足72道工序。按照这种工序生产出来的纸只要保存方法得当可以保存200年不坏,是常使用的古籍用纸。

  古法造纸可分五个步骤:

  1、斩竹漂塘

  所谓“杀青”是指斩竹做原料而得名,竹材是古代造纸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盛产竹子的华南地区,尤其福建,是竹纸的主要产地,造纸的竹材以将生枝叶的新生竹为佳。造纸的工匠通常在芒种前后上山砍竹,每根竹子截成5到7尺长,然后就地开挖水塘,将截断的竹子在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时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材软化。

  19世纪造纸的材料来源由破布转为木材,因为木材容易取得,成本也较低。但由于木材纤维是由木质素所组成,木质素会氧化,这就是纸张泛黄的原因,这个问题又因造纸过程中添加酸剂而更加严重。

  2、煮木皇足火

  《天工开物》中制竹纸的第2个步骤是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个昼夜,经过碱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被除去。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清水塘内漂洗,然后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蒸煮、漂洗,竹子的纤维逐渐分解。

  3、荡料入帘

  古法造纸的第3个步骤是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面状,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倾倒入纸槽里面。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用植物原料做的催化剂来控制纸纤维悬浮液的浓度。

  这道工序在造纸过程中是费力的,抄纸的工匠站在纸槽旁重复着舀水、抬起竹帘等动作,每次承受的重量重达20公斤。另外捞纸时还得靠经验,抄得轻纸会太薄,抄得太重纸又会嫌厚,完全凭工匠的手法。

  4、覆帘压纸

  把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开竹帘,这层纸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叠起一层层的纸页,再以重物挤压,排出纸页中的水分。重物挤压之下纸膜也慢慢成形,成为一张张四四方方的纸张,手工造纸每日每个工匠平均只能做300到500张纸。

  5、透火焙干

  焙干纸张的夹巷是两道土砖砌成的砖墙,砖块之间有空隙能让热气透出。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然后将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简介 更多
职业:品测(上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食品检测工程师
学校:天津科技大学 - 食品机械与管理
地区:NULL
成就
回答获得14454次赞同
获得2人关注
2018-07-04加入
关注 0 关注者 2
擅长
干燥技术20个回答
冷冻技术17个回答
提取技术1个回答
分离技术1个回答
混合技术5个回答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