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屏幕显示法:屏幕显示法是通过调整屏幕显示的颜色来调整图像的颜色,通常是在屏幕上通过颜色菜单来选择或调整颜色。这种方法在配色或开始调色时非常有用,是设计师常90用的一种调色方法。但是,由于荧光屏的发色原理和染料在织物上的发色原理不同(荧光屏是通过RGB三支电子光束混合来产生颜色的,而染料是通过吸收某些颜色的光波来表现颜色),屏幕上所能显示的颜色无法全部通过染料在织物上表现出来,而染料所表现的颜色之间的细小差别也无法在屏幕上明显地显示出来。因此这是一种大致的调色方法,不能用作调色。
(2)色卡调色法:色卡调色法是通过对比色卡中的颜色来调色。其基本过程为:首先,建立色卡模型。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颜色模式来建立色卡模型,色卡模型为一个三维立体(Lab模式和RGB模式)或一组三维立体(CMYK模式)。其次,制作色卡文件。可以将三维模型分解为二维图形,以其中一个值作为变量,对于CMYK模式,则有两个变量。制作好色卡文件后,喷印出来备用。这种调色方法简单、易用,只需对比目标色与色卡,选择相同的颜色即可。但是,若使用这种方法,不同的织物可能会产生色差,因此色卡织物与目标织物相同。此外,色卡的三维立体刻度细分也将影响调色效果。刻度过细,将大大增加色卡的数量及对比时的工作量;刻度过大,色卡数量得到控制,但对比时不一定能找到所需的颜色。
(3)测色调色法:这种调色法借助于测色仪对目标色块进行测色,并将测得的结果输入计算机,然后将颜色喷印出来。这种方法通过仪器来决定颜色,因此去除了很多人为和环境因素。在使用这种方法时,测色仪本身的灵敏度和度对测量结果有很大的影响,而测量结果不,将直接影响喷印效果。另一方面,织物质地也将影响测色。
印字对产品的重要性
平日我们总是谈论着商品的消费期限、使用期限、以及关于食品安全等话题,以上种种资料都会印到包装之上。曾有生产商因漏印产品的使用期限,而导致全部商品返厂,这例子说明了包装上的印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食品公司的车间更安装了摄像感测器来检查全部商品,可见它们都不惜消耗庞大的成本来对待印字。
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在包装上采用凹印或胶印的方法印上生产厂家名称、商品名称、成份表等内容。这些被称作原始印字(source marking)。它们对消费者来说,是传递商品的各种资料,以及凸显商品的品牌,从而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信心。此外,包装上的使用期限和生产厂商固有的符号,这些被称作直接印字(direct marking),是在产品被终包装时印字的,对产品的安全性和标准性非常重要。以往是靠打印、喷墨及热转印等方法来印字(见表1),现在已普遍采用了镭射印字的方法了。
面向包装的镭射印字
镭射印字技术本身早就在金属部件表面和电子零件等方面作为表面切削印字的用途。能够适应包装用途的镭射印字方法,一部分采用碳酸气镭射的方法,其主要分为二种,其一是利用镭射的照射能量将被照射部分的表面碳化后描出文字,另一种是可在事前将印成实地的油墨层借助镭射削除后,露出底色描出文字的方法。这些做法主要针对纸箱和较厚的树脂表面进行,其特点是不需要特殊的消耗品和减低营运成本。
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当将被照射部分的表面碳化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碳酸气,再说,采用切削印字时切削片会变成尘埃飞溅。
面对上述的的问题,目前是使用集尘机来应付,在医药品和食品的包装方面,理应在净化室内进行,然而市场极希望可开发出毫无尘埃的镭射印字方式。目前的压印方法,凡是在表面上印字的,不能否定会因为磨擦或沾脏而导致印字内容变得模糊不清。再说,在现有的食品包装方面,使用塑胶膜的软包装是主流,故有可能损伤包装基材。因此,上面介绍的使用碳化或切削的镭射印字方式不能说是很适应在采用软包装的商品上。
在上节为大家介绍的包装的振动测试,这周为大家下包装测试方法的常见的另一种方法之摔落测试,以下是详细内容:
5.3. 摔箱测试
特定的投摔平台一般是钢板,如果表面不平,建议用填充物或薄泥浆填平。有时可用大的钢筋混凝土平台以达到要求,投摔平台至少
5.3.3.2自由落摔测试顺序
●ISTA
( 底部薄弱的角,如果无法确定,就选接缝边的对底角)
●ISTA 1B(超过150LBS) 6面
●FEDEX(150LBS或150LB一下) 1角,三边,六面
●NMFTA RULE 181(A程序) 1角,三边,六面
●NMFTA RULE 181(B程序) 1角,三边,六面
5.3.5.摔面
5.3.6.摔角
5.3.7.摔箱高度
MTL包装测试标准
包装重量(磅)
包装重量(KG)
dro height/inches(摔箱高度/英寸)
Shipping Weight/lb
ISTA
ISTA-1B
Mod.FedEx
Rule 181
0-21
0-9.5
30″
30″
30″
21-25
9.5-11.6
24″
30″
30″
25-40
11.6-18.2
24″
30″
24″
40-41
18.2-18.6
24″
30″
18″
41-61
18.6-27.7
18″
30″
18″
61-76
27.7-34.5
12″
30″
18″
76-80
34.5-36.3
12″
24″
18″
81-100
36.8-45.4
12″
24″
12″
100-150
45.4-68.1
8″
24″
10″
ove 150
68.1
6″
12″
6″
5.4.负重测试
计算负荷
施压并保持一个小时
负重(磅力)=300+产品重量+3×(长+宽)
重
计算负载力
负重(磅力)=10PCS×(108-H)×(L×W)×DF/1728立方英寸/立方英寸-DF=design fact5(DF=参数为5)
重
海达仪器专业生产跌落试验机、摔落试验机、纸箱跌落测试仪等设备,欢迎来电了解详情。
1、热封温度对热封强度的影响为直接。
各种材料的熔融温度的高低,直接决定复合袋的低热封温度。生产过程中,由于热封压力,制袋速度以及复合基材的厚度等多方面影响,实际采用的热封温度往往要高于热封材料的熔融温度。热封的压力越小,要求热封温度越高;机速越快,复合膜的面层材料越厚,要求的热封温度也越高。热封温度若低于热封材料的软化点,则无论怎样加大压力或延长热封时间,均不可能使热封层真正封合。但是若热封温度过高,又极易损伤焊边处的热封材料熔融挤出,产生“根切”现象,大大降低封口的热封强度和袋子的耐冲击性能。
2、热封层材料的种类、厚度以及质量对热封强度有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复合包装常用的热封材料有CPE、CPP、EVA、热熔胶以及其它一些离子型树脂共挤或共混改性薄膜。热封层材料的厚度一般在20~80μm之间,特殊情况下也有达100~200μm的。同一种热封材料,其热封强度随热封厚度的增大而增大。蒸煮袋的热封强度一般要求达40~50牛顿,因此,其热封材料厚度应在60~80μm以上。
3、要达到理想的热封强度,一定的压力必不可少。
对于轻薄包装袋,热封压力至少要达到2kg/cm2,而且随着复合膜总厚度的增加而相应提高。若热封压力不足,两层薄膜之间难以达到真正地熔合,致合局部热封不好,或者难以赶尽夹在焊缝中间的气泡,造成虚焊;当然,热封压力也不是越大越好,应以不损伤焊边为宜,因为在较高的热封温度时,焊边的热封材料已处于半熔融状态,太大的压力易挤走部分热封料,使焊缝边缘形成半切断状态,焊缝发脆,热封强度降低。
4、热封后的焊缝若冷却不好,不但会影响焊缝的外观平整度,而且对热封强度有一定的影响。
冷却过程就是通过在一定的压力下,用较低的温度对刚刚熔融热封后的焊缝进行定形,消除应力集中的过程。因此,压力不够,冷却水循环不畅,循环量不够,水温太高,或冷却不及时都会致使冷却不良,热封边起翘,热封强度降低。
5、热封时间主要由制袋机的速度决定。
热封时间也是影响焊缝封合强度和外观的一个关键因素。相同的热封温度和压力,热封时间长,则热封层熔合更充分,结合更牢固,但热封时间太长,容易造成焊缝起皱,影响外观。
6、热封次数越多,热封强度越高。
纵向热封次数取决于纵向焊棒的有效长度和袋长之比;横向热封次数由机台横向热封装置的组数决定。良好的热封,要求热封次数至少达到两次以上。一般的制袋机的烫刀有2组,而烫刀位置重叠程度越高,热封效果越好。
7、相同结构和厚度的复合膜,复合层间剥离强度愈高,热封强度亦愈大。
对于复合剥离强度较低的产品,焊缝破坏往往是焊缝处的复合膜先层间剥离,致使由内面热封层独立承受破坏拉力,而面层材料失去补强作用,焊缝的热封强度由此大为降低。若复合剥离强度较大,则不致发生焊边处层间剥离,所测得的实际热封强度就大得多。
所谓UV(ultraviolet:紫外线)油墨,是指经UV光线照射瞬间固化的油墨,由于可在非吸收性承印物表面印刷,目前在各个领域均有应用。
·紫外固化的机理
UV油墨所使用的颜料与通常的原色油墨的颜料基本相同。为防止油墨快速固化所导致的变形或开裂、使墨膜稳定,采用分子量大、对UV光无反应的聚酯等中性树脂。
实际上,UV油墨的固化成分,是环氧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系的低聚物和单体。单体即指分子化合物单体,低聚物则是由若干个单体聚合而成,其分子量较小,这些低聚物和单体不断地聚合从而完成油墨的固化,但仅有这些成分即使是在紫外线照射下聚合也不会发生,必须有光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产生的“导火索”。
光聚合引发剂如二苯甲酮在紫外线照射下,成为带不配对电子的自由基团。这一自由基带有一个不成对的电子,处于不稳定状态,具有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特点。为使基团的电子变为配对,需要将丙烯酸单体或者是低聚物的双键打开后再聚合,这一次丙烯酸单体即变为自由基团。这一反应反复进行,分子量逐渐变大,其形态将由液态变为固态。实际上这一反应在瞬间即完成,印品从印刷机出来的时候,已经有90%的油墨完成了固化。
·颜料与UV光线穿透力
UV灯随种类的不同所发出光的波长不同。水银灯的波长在200-400nm之间,峰值多处于短波长区域,用于不含颜料的UV光油等的固化;金属卤素灯波长在200-500nm附近,主要用于彩色油墨的固化。
要使不同类型的光聚合引发剂产生上述反应,所需配置的UV光源的波长是不同的。另外对不同的颜料光线的穿透力往往不同。一般要在一种油墨中加入数种引发剂。
从UV光线对颜料的穿透力来看,黑墨中使用的炭黑会将光线吸收殆尽,因此,减少黑墨中炭黑的比重,可加大洋红以及蓝色等补色颜料的用量,使光聚合反应容易发生。从道理上说,UV油墨若不使用专用的UV灯不会产生固化,尤其是太阳光影响很大。紫外线成分少的荧光灯仍然会使UV油墨产生固化,使用时必须予以注意。
1、平口机的冷切刀切不断怎么办?
当平口机的冷切刀总是切不断时,要检查切刀是否锋利,是否需要重新磨好;检查上下刀的平衡度是否合适,刀滑块使用久了,磨损有间隙,会导致刀不平衡。
2、平口机切三条或多条,袋子尺寸长短不一怎么办?
在那一条薄的膜后胶辊上垫上一层,就可以与其他的材料均匀。
3、平口机的弹簧断了,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自粘条没有贴到位,翘起来卷进弹簧,弹簧就会断,在操作中一定要把自粘条贴好。还有一种原因,料不整齐或一坨塞进胶辊,导致弹簧不顺断掉。
4、骨袋制袋机封边两边差异大怎么办?
需将铝压辊调试好,调到封边两边都压得到,就会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5、边封机切自粘条经常粘到输送带是什么原因?
自粘条错位,粘到了输送带,需要将后面的纠边机的自粘位调试好,把纠边电眼一定要放在自粘位纠边,防止跑位。
6、切OPP边有毛边或防爆边会烂是什么原因?
热刀和吸臂没有调好,正常情况是热刀切下去上来2公分,吸臂再把料送出去。
7、边封机切出来成品长短不一怎么办?
压簧未压紧导致胶辊打滑,或者后面的夹板夹过紧,需要调试到合适。
8、平口机在冷切刀前面出现堵料怎么办?
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袋子过电子太强,应用橡皮筋把一块小纸皮贴在刀梁上的螺丝,切出来的带子同时把出来的袋子卡下去。
9、吹膜机出料收卷厚度不匀均,一边薄怎么办?
需要在薄的一边上在电子架缠上一圈到合适为止。
10、印刷袋送料不顺畅,电眼不够敏感怎么办?
先检查电眼有没有使用正确,电眼对颜色的敏感反应有一定的讲究,如果袋子是单色用蓝色,重色用红色,红色可用于单色、重色。纠边机的电眼底下的辊要喷黑色,如果袋子颜色单一而且较重的话就用白底。
11、新机没切袋多久,切刀切不断较薄的膜,或某一处切不断怎么办?
造成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上刀梁滑块经过一段时间磨合后,造成滑块与铜片垫块间隙太大,进而造成切刀切不断。可以调整铜片垫块的顶缝(M6内角),调整到用手摇不动上刀梁滑块为止,但又不能调到太紧。
开机每分钟切15—20张时,上刀梁没有明显抖动证明间隙松紧刚好。此外还可调整上刀梁弹簧压力。
12、平口机、R机封口不牢固怎么办?
①检查热刀是否有卡顿:热刀封切不顺畅会造成封口有时牢固,有时不牢固。
②检查刀口是否因为加热而变形,弯曲。检查方法就是把热刀转动到底位,当热刀刚要接触到硅胶辊或硅胶板时,通过透光法判断热刀有无变弯曲,如有弯曲,修复刀口平面度。
③检查薄膜过电子是否太强,用没过过电子的薄膜测试一下,有封切的看看封口有无明显的变化,如是,证明该卷膜过电子太强,建议换一卷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