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来自话题:
,食品安全专员 2019-08-27回答
的确现在气相色谱生产厂家比二十年前、十年前要多的多,但真正可与国外名优产品相比美的有几家?质量又如何?再多,只能在拼价格。个人意见。
来自话题:
,研究员 2019-08-27回答
原文由 symmacros(jimzhu) 发表:请问是进样隔垫使用次数过多了吗?是的,以前压力上不去就将进样口的螺帽旋紧一些就可以恢复了,这次不行。拆下来一看进样垫片中间已经是镂空的了,气压当然上不去了
来自话题:
,保健食品厂长 2019-08-27回答
起始温度60度10度每分升到120度,保持5分钟
来自话题:
,食品机械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彼此都差不多,这两款市场占有率确实相对高一些
来自话题:
,食品检验员 2019-08-27回答
气体以一定的流量通过加了已知浓度的碱的吸收液,气体中的酸会留在吸收液中,然后用通过酸度滴定的方法或者酸度计或者PH计测定吸收液,最后通过公式来计算酸度,这个有国标的,你可以在网上找一下,SF6酸度的测定。
来自话题:
,质量主管 2019-08-27回答
我们貌似没像你们那么敬业维护。我们就是平时把加热板擦擦干净。没其他措施了。加热板一年多了,貌似开始腐蚀了。。。
来自话题:
,食品生产技术经理 2019-08-27回答
头次见到气相色谱仪用液相进样针的说。。。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主管 2019-08-27回答
我一般采用称重法,称重法不确定度低,效果好!譬如配制As的标准液,首先是购买的国家标准液1000ug/mL,用1%硝酸在天平上称重稀释定容,然后逐级稀释即可。
来自话题:
,食品安全员 2019-08-27回答
调零的电位器,阻值差一点关系不大,可以代换。
来自话题:
,食品化验员 2019-08-27回答
查查衬管和石英棉?
来自话题:
,食品添加剂销售经理 2019-08-27回答
减压阀坏是与总阀没关有关的。
来自话题:
,食品检验员 2019-08-27回答
如果是测蔬菜中农药残留,尽量不要分流,本来就是检测的痕量的东西,如果分流会降低检测限!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组长 2019-08-27回答
最好先确认检测器良好。然后考虑样品问题。
来自话题:
,市场推广经理 2019-08-27回答
软件涉及到版权的问题,需要谨慎哟!不知道是否有气液相通用的软件呀?
来自话题:
,食品添加剂研发助理 2019-08-27回答
看这个样子,估计只能分开消解了
来自话题:
,食品化验员 2019-08-27回答
你是要三通管呢还是三通阀
来自话题:
,食品化验员 2019-08-27回答
TCD色谱柱 压力刚开机时上不去,等系统压力自动关闭后再手动从控制界面上把压力打开,气压很块就达到要求(4.7mpa),可是近期在气压达到要求没多久又慢慢掉下来了,我估计应该是哪里有泄露? 供气钢瓶的气压还有8.0mpa,钢瓶阀门至仪器入口这段管路用肥皂水确认...
显示全部
TCD色谱柱 压力刚开机时上不去,等系统压力自动关闭后再手动从控制界面上把压力打开,气压很块就达到要求(4.7mpa),可是近期在气压达到要求没多久又慢慢掉下来了,我估计应该是哪里有泄露? 供气钢瓶的气压还有8.0mpa,钢瓶阀门至仪器入口这段管路用肥皂水确认没有发现泄露点。泄露源应该在仪器内部,这个要如何查找(该仪器没有拆过)
来自话题:
,食品分析检测员 2019-08-27回答
氮气峰?据说是空气峰,氧氮分不开吧
来自话题:
,食品化验员 2019-08-27回答
估计要重装工作站了。
来自话题:
,食品检验员 2019-08-27回答
响应因子并不是只和有效碳数有关,还和其它条件有关,比如氢气和空气的比例。这些条件是不确定的,响应因子就是不确定的,就不能通过有效碳数来计算物质含量。
来自话题:
,研发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待测组分的色谱峰峰高比基线上下波动的幅度大20倍,那么基线就很好了。slope代表色谱峰检出灵敏度,设置低了肯定会把基线误识别为色谱峰的。
来自话题:
,食品检验员 2019-08-27回答
不加垫片对仪器肯定没影响,挥发性的溶液会影响结果,而且进样针外壁更容易残留。
来自话题:
,食品安全员 2019-08-27回答
值得自豪? 预祝快速发展
来自话题:
,市场经理 2019-08-27回答
加盖回流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对易挥发的元素
来自话题:
,食品检验员 2019-08-27回答
原子荧光便宜多了,但ICP可以做多元素,功能更强大
来自话题:
,食品添加剂检验项目负责人 2019-08-27回答
用石墨炉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用荧光呢?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 2019-08-27回答
不过再核实一下分析条件,看看有无任何参数改变?
来自话题:
,江西省食品销售代表 2019-08-27回答
自己又好了,可能当时心情不好
来自话题:
,外贸业务 2019-08-27回答
当然测P比较好,测S的曲线不是一次曲线,偏差相对比较大。
来自话题:
,实验员 2019-08-27回答
放置时间长短引起结果的变化这个问题的确挺不好解决如果标准规定是放置半小时,是否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呢?不同的样品是否也存在个体差异呢?
 
其他人关注的话题 换一换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