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打样质量的稳定性与准确性,给打样制定某些工作数据是完全必要的。
影响打样质量的主要数据指标如下:
打样实地密度 打样实地密度反映了纸张接受油墨量的状况。当油墨从印版传送到橡皮布,再由橡皮布压印到纸张上时,一部分油墨被纸张纤维所吸收,另一部分油墨会在纸张表面形成油墨层的膜面。当使用胶版纸作为印刷用马纸时,由于纸张纤维较松,其对油墨吸收性大。
因此,在印刷时其油墨需要量将会增多,在纸张表面所形成的油墨层膜面就会减薄。再加上胶版纸的表面平滑度较低,因此它吸收墨即使更多,油墨的反射密度也不会表现得很高。在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以铜版纸上的油墨反射密度作为打样的密度的数据控制标准。
黄、品红、青、黑四色油墨的光学反射密度,在一般正常的范围为:黄9-1.1;品红1.3-1.4;青1.5-1.6;黑1.8-1.9。
以上控制数据应保证在打样时取得正常的网点状态才是有效的。在网点状态不理想的情况下,其实地密度是没有意义的。同时所使用油墨的品牌不一样,其反射密度也不同。在一般的情况下,油墨色相纯度高的,其黄、品红、青的反射密度可以设定得较低一些。
2.打样网眯扩大值
既然模拟打样是模拟印刷机印刷状态,但毕竟是圆压平的印刷方式。即使其在油墨传递时,印刷压力没有印刷机那么大,但它仍然存在着印刷压力,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网点扩大。网点扩大根据纸张的不同而会有所变化。由于胶版纸的印刷油墨需要量大,并且为了适应胶版纸表面结构粗糙、松散的现象,其油墨的粘度必须要有所降低。粘度低,量又大的油墨转移到PS版和橡皮布,后到达纸张上时,终将引起网点面积扩大。因此,在胶版纸作为打样用纸时,其网点扩大值为20%。
网点因印刷压力、橡皮布包衬等发生不正常的变化,而会发生过度的扩张。但是,用放大镜很难观察到网点扩大是否符合数据控制的标准,为此,选择相对反差值——K值来作为打样网点扩大值的测定方式是有益的。扩大值能反映出网点在紧易扩大区域75处的变化状态。从而能代表性地反映出网点扩大状态。K值越大,则表明网点在暗调区域的状况就越好。在打样过程中网点扩大对质量造成的损害,在暗调与中间调区域将是严重的。K值计算公式为:
K=实地密度-(75密度)
实地密度在使用157g铜版纸打样时,黄、品红、青、黑版各自的相对反差值K的数据为0 .4-0.6之间。将K值尽可能地控制在一个较高的值,对体现画面的暗调层次是有利的。
3.打样油墨的色相与纯度
样油墨的色相直接关系到中性灰平衡和色彩形成。目前在我国平版印刷用四色版快干油墨大致可分为两套标准:一套为中黄、品红、天蓝、黑;另一套为透时黄、洋红、天蓝、黑。
在这二套油墨中,洋红与品红为主要区别。在一些以红为主基调的画面,以及肤色和大块红的部位将出现两种不同情况:以洋红印刷将呈现鲜艳的红色,而肤色区域,它不像品红那样稍多一点或稍少一点都会特别敏感地反映出来;而当使用品红一套油墨时,品红曲线会以稍高于黄曲线而存在于中性平衡曲线中。
而中黄与透明黄油墨的区别在于中黄油墨遮盖力较弱。因此在使用时将透时黄放在后一色套印,对于色彩的表现是有利的,同时也符合四色机的印刷色序。
使用不同油墨进行印刷时,其在同样网点面积形成颜色时会有区别,因此其中性灰的平衡也会给扫描质量与数据带来困难。为此,打样作业在一般的情况下总是固定使用一套油墨,而绝不会随意更改打样油墨的品牌与型号。
同时油墨在色彩形成过程中,也会因其纯度而影响印刷品颜色的正常表现能力。在打样过程中影响到油墨的纯度,主要原因在于:在打样机换色过程中,墨辊清洗不干净,使油墨的色相受到上一色残留油墨影响。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使油墨保持原有的色相和纯度是非常必要的。利用反射密度计来测定油墨的有关数据不失为一种控制油墨色相的有效方法。用反射密度计R、G、B三色滤色镜在标准打样密度下测定纯净油墨的另两色油墨密度,实际上是根据一种颜色油墨的三个不同滤色镜所得的数据,计算出油墨的色相误差、灰度及色效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便于操作,只要控制其中两个滤色镜低密度即可控制油墨的色相纯净度。在测定青油墨时用G、B滤色镜;测定黄油墨时用R、G滤色镜;测定品红油墨时用B、R滤色镜。
模拟打样是在印前领域中一项模拟印刷过程专门技术,需要凭借一定的经验性操作。特别是打样机都是由人工进行添加墨量和调整水量,打样机的印刷压力调整都需要由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来进行。同时,在打样过程中需要利用反射密度计和高倍放大镜来控制油墨密度和网点质量,用以保证样张的稳定与准确。上表为打样过程中所产生的弊症及原因。
包装破裂强度测试仪广泛地适用于包装材料,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纸板及单层和多层瓦楞纸板,也可用于丝绸、棉布等非纸质材料的耐破强度的测试。一台包装破裂强度测试仪如果保养的好的话,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降低企业维护成本,那么包装破裂强度测试仪该如何维护保养呢?昆山海达仪器工程师给您温馨建议:
1、打扫表面灰尘,保持机体干净。
2、检查设备夹具是否有被腐蚀损坏的情况,如有立即更换。
3、启动设备时,检查风机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如有立即关闭设备通知维修工检修。
4、开启充(放)电时,对应通道的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若没有正常亮起通知维修工检修。
包装破裂强度测试仪的月保养方法
1、检查通风口是否堵塞,并清理积尘。
2、检查设备电流、电压是否正常,线路是否老化。
3、检查风机运转是否正常。
4、打扫设备内腔灰尘(打扫时不得让沾染到PCB板及电源上影响设备的性能)。
包装破裂强度测试仪的半年保养方法
1、检查线路及开关是否正常。
2、检查设备所有电源是否正常。
3、变压器绝缘不少于5兆欧,如达不到,必须把变压器重新干燥。
4、对可调整机械部件进行全范围调整,次数不少于3次。
5、每2次保养要求对设备精度进行1次校准。
在现有市场上,有如下废旧的塑料包装袋一定不能够买,否则会得不偿失的。
第一类:装有毒、氧化性或腐蚀性化学品的编织袋。这类编织袋在长期盛放化学品后,化学品会进入塑料的分子间隙中,并很难除去。
曾有一家生产PP再生料的企业买了十吨装硫磺的原料编织袋,原料不错,价格也合理。应该有一万元以上的利润.实际情况是亏了一万元。为什么呢?买回来后,和其它白原料袋放在一起,等到清洗好,到造粒机生产,问题出来了,一种刺激性的气味让人呼吸难受,连续换气通风也不行,造出来的颗粒发泡.只能停产,所有原料全部第二次重新认真清洗,延长浸泡时间,后再造粒.情况有好转,但是颗粒还是发泡的,导致场地上所有原料造出来的四十吨颗粒全部有点发泡,且带点怪味.降低销售价。用户回去使用,拉丝容易断,味道难闻,只能掺和其它料使用,连注塑的制品表面光洁度都达不到!其结果可想而知!
还有一家PE颗粒加工厂,拉了化工厂的原料包装袋内膜,拉回来几天,发现堆放该原料地四周的青草全部枯死.没留意而进行清洗,少部份污水流到了旁边的鱼塘,数千条鱼全部白肚皮朝上,后果很严重!
第三类:装印染等原料的编织袋,其原因和上面大同小异。
有一加工厂靠大河边,进了一万多条印染厂的原料袋,本以为影响不大,没想到颜料很厉害,四小时清洗好,竟让100米河道慢慢变色,好事者的举报电话也让环保检测的赶到了现场!
所以,有刺激性味道,包装有毒有害化工原料的废塑料,一定要搞清楚,能否生产,否则,废塑料多得很.这种废塑料送给你也不能要!
1、色光的三原色
能以不同比例在视觉中构成各种颜色,而又非其它两个原色光所能混合出来的色光称为原色光。色光三原色是绿、蓝三种色光。国际标准照明委员会(CIE)1931年规定这三种色光的比波长是:
红色光(R) 700nm
绿色光(G) 546.1nm
蓝色光(B) 435.8nm
自然界中各种原色都能由这三种原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2、色光加色法
按红、绿、蓝三原色的加色混合原理生成新色光的方法为色光加色法。
在蓝光和绿光重叠的部位是青色,蓝光和红光的重叠之处是品红光,绿光和红光重叠处是黄色。这里用红光和绿光的混合来说明色光加色法的原理。
我们采用两种色光,一个是通过绿滤色片后得到的绿光,一个是通过红滤色片后得到的红光,将这两种色光混合可获得黄色光。这是因为眼睛中感红和感绿的系统受到了同样的刺激而感到黄色。可见,不但特定波长的单色光可刺激感色系统产生黄色的感觉,且感红和感绿的刺激值粗略相等时也能产生黄色的感觉。当不同波长色光相混合时,其光谱频率相加,可产生一种新的、更加明亮的色光。所以色光混合称为加色混合,色光加色法混合的规律可用下图来表示。
用颜色方程可表示为:
红 + 绿 = 黄
绿 + 蓝 = 青
红 + 蓝 = 品红
红 + 绿 + 蓝 = 白
一般情况下,纸张是呈现弱碱性的。理想中的纸张PH值为7,呈中性,由于在造纸的过程中,需要添加烧碱(NaOH)、硫化物,氯气等化学物质,在制浆和造纸过程中处理不妥当,可能会使纸张呈酸性或碱性。
纸张的酸碱性对印刷工艺和印刷品的颜色耐久性有很大的影响。纸张酸碱性对印迹的氧化结膜干燥有直接影响,酸性大的纸张印迹干燥就特别慢,这是因为酸性的物质有抑制印迹氧化结膜干燥的作用。
纸张的酸碱性也会引起油墨的退色、变色问题。原材料纸张PH值小于7呈酸性,大于7呈碱性,酸性强的纸张和由于水斗溶液也呈弱酸性等因素,就会影响到油墨,使其发生变色,如孔雀蓝遇酸后变绿。
油晕耐碱性能更差。基本上所有的油墨遇碱都会退色或变色。铬黄墨遇碱变红色,中蓝遇碱性大的纸退色。尤其是金墨、银墨、电化铝箔烫金遇到碱性物质会失去原有的光泽,金光灿灿的颜色变成了古黄色,银变黑不亮,并且附着力下降,往往会造成印刷品报废。
塑料瓶重复使用有害身体健康,对于这一常识性的知识,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中得到普及。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一些城乡结合部很显然这些常识性的知识并未得到普及。
在塑料包装市场,塑料瓶经常被一些家庭主妇用来反复使用。目前,在市场上袋装的料酒、酱油、醋市场销量近年一直不错。这些袋装的调味品需要容器来盛放。很多时候一些使用过的饮料瓶和矿泉水瓶变成为了调味品瓶。一些大容量的广口塑料食品瓶,则成为了很多家庭用来腌制咸菜的常用容器,咸菜腌制时间往往时间会比较久,这对于塑料瓶来说必然会影响到使用安全。5L的食用油塑料瓶则是很多家庭用来酿造白酒的常用容器。常常要使用很长时间。
对于这些不正确的塑料瓶使用方法,我们希望能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家庭主妇中能及时普及。而在家庭日常盛放器皿中还应以推广玻璃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