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包装印刷者和油墨制造者掌握好、运用好、调配好油墨色相,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应近期国内数百家油墨、印刷企业客户朋友提出的问题,粗略地回复如下,不对之处一并请求指正。
1、印刷油墨墨膜的光学性质是怎样形成的?
在包装印刷油墨体系中,连结料是无色或带有微色塑性液体。连结料折射率和水的折射率很近,所以说连结料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当我们加颜、填料后,由于颜、填料阻挡了光线的射入,使墨膜再反射出来,并会发生一系列的光学变化,从而导致了印刷油墨墨膜的光学性质。
2、混合色(或复色)是如何确立的?
当人们在试验、比对的求证后发现:当日光射入黄色彩印油墨墨膜时,则意味着它将日光中的蓝色光谱吸收掉而发射出黄色和绿色。但当反射出来的黄光或绿光又遇到蓝色颜料颗粒时,往往会将其反射出蓝光吸收只余下绿光。由此经过一系列的反射、折射之后只能体现绿色油墨墨膜。因此,人们称这种印刷油墨颜色的混合是减差混合——即互相吸收各自所需的波长,(中国金包网是专业金属印刷包装行业门户网站)而不会被吸收的光谱反射出来,这就是混合色的由来(确立)。
3、包装印刷油墨中,三原色的减法和自然界的加法是如何区分的?
我国的包装印刷油墨行业中由于使用减法原则,所以采用三原色的补色——即减法三原色(红的补色是青,绿的补色是品红,蓝的补色是黄),我们正是利用3个减法原色中的品红、青、黄三色重叠形成了黑色(在高密度下),并在这三者密度变化时所形成的各种混合色。为了避免概念上的相混,自然界的加法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因而我们不能笼统的将包装印刷油墨的三原色简化为红、黄、蓝。一句话:红不等于品红,蓝不等于青,这是减法和加法两类三原色事实上的不同概念和区别。
4、何为印刷油墨的三原色?何为印刷油墨的三间色?何为印刷油墨的四复色?
(1)三原色——即黄、品红、青;
(2)三间色——即红、绿、蓝;
(3)四复色——即紫红、古铜、橄榄绿、黑。
5、怎样能够掌握减差原理?基础知识又是什么?
由于我们的包装印刷装潢设计者在色彩配置上需要,我们在印刷色彩上往往经过充分的构思,从三原色、三间色、四复色中就能够组合成又一新的表现形式。就像人们已熟知的将不同的油墨颜色色相(色调)、不同的油墨明度、不同的油墨彩度组合调配在一起,也一样会给人一种美的柔和而和谐的感受。印刷油墨颜色的韵律也有它基本的规律,常分为暖色和冷色。笔者所讲的暖色是:红、橙、黄;而冷色是:绿、青、蓝、紫。另外,除暖、冷色调外,(中国金包网是专业金属印刷包装行业门户网站)还有中性色的淡紫、浅灰等等。我们知道,不同的印刷油墨颜色色调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并会以各种不同的包装印刷油墨颜色色相触发人的不同心情的描述和刻画。例如白色墨膜象征纯洁、朴素;红色墨膜是喜庆、热情和正义;黄色墨膜使人能够兴奋;青色墨膜往往体现宁静和致远;而灰色墨膜确给人以大度和平衡。
除三原色外,绝大多数是复合色,复合色调本身就是一门科学。
配制的包装印刷图文颜色终还是用目测法去审定其效果——好差优劣。但出发点都离不开印刷油墨的色彩学,尤其是颜色美学。所以说,印刷颜色的选择必须与环境密切配合,这就是减色法基本原理的基础知识。
6、如何利用印刷油墨的图文装饰去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无论是暖色给人感受的是扩张明快,热烈及心理平衡;还是冷色给人的感受是收缩、淡雅、柔和庄重及心理得以。在人类的大千世界里,我们不可能时刻处于同一强烈的氛围中,需要有一定的调节剂。例如浓烈的色彩装饰环境下会使人疲劳或等,而在灰暗的环境下又会使人心情郁闷。我们的装潢设计者及包装印刷者正是运用印刷的装潢色彩给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装饰出五彩斑澜而又琳琅满目的油墨色彩,不断调整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亦会给人良性的刺激,有利于促进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只要围绕调整工作、生活环境空间这一主题,往往就会为在同一环境的商品包装装潢并存着几个颜色或并存着浅、中、深层次。所以说色彩之间的协调、层次淡浓之间的运用始终是我们研究不完的中心课题。例如互补的(红和绿)颜色(两种色相相加等于白色),有时配不好会给人以俗气甚至脏的感觉。调配得好,会给人感觉强烈和醒目甚至讲究清洁和卫生。再如浅黄色配红棕,往往因黄红之间的颜色接近,色调相近能给人以和谐的美。(中国金包网是专业金属印刷包装行业门户网站)还有深绿与浅绿配合,颜色清新又不刺眼。近年来人们采用消色与彩色同时搭配的方法,给人以明快的感觉,且又保护了视力。红、白、蓝三个色相同时出现在一个包装上,给人感受的是:红得热烈,白干纯洁,蓝得庄重,体现了一种商品物资的美。
因此笔者深有感触地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印刷油墨用的花色和品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印刷油墨用的是价廉和质量,而二十一世纪的包装印刷油墨用的是安全和健康。
任何机械或者设备都需要正确的操作,还需要适当的环境和维护保养得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相关器件的使用寿命,高低温冲击试验箱作为高端的环境检测设备,更需要加强维护和保养。确保高低温冲击试验箱高效的工作状态和完善的检测结果。
昆山海达仪器工程师在此提出6个维护保养措施:
(1)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由专业电工定期更换冲击钻的换碳刷及检查弹簧压力。
(2)及时增补因作业中机身上丢失的机体螺钉紧固件。
(3)高低温冲击试验箱定期检查传动部分的轴承、齿轮及冷却风叶是否灵活完好,适时对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以延长手电钻的使用寿命。
(4)保障冲击电钻机身整体是否完好及清洁及污垢的清除,保证冲击电钻动转顺畅。
(5)高低温冲击试验箱由专业人员定期检查手电钻各部件是否损坏,对损伤严重而不能再用的应及时更换。
(6)高低温冲击试验箱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将手电钻归还工具库妥善保管。杜绝在个人工具柜存放过夜。
目前,市场上防伪技术多种多样,防伪市场也越来越混乱,大部分的技术都通用,能自主研发的防伪技术少之又少。像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的防伪技术有电码防伪技术,电码防伪技术是通过电话、短信或者网站来查询标签的真伪。电码防伪虽然用的比较多,但是正因为技术通用,所以技术不能够保证,不能够起到真正的防伪。
华德防伪公司总经理李经理指出,客户一般有两种需求。
第一种客户要的不一定是防伪,而是能够给消费者一种有防伪的感觉,消费者在看到公司产品上有防伪标志时有踏实感,增加品牌的美誉度,给消费者感觉是正牌产品,能否真真正正起到防伪不重要,即便市场上造假者能仿造也没所谓。那这种客户如果对标签的价格有要求,那可以采用目前市场上比较通用的防伪技术,像电码防伪技术。这种防伪相对来说价格要比的防伪技术价格要低,能满足客户的一般要求。
第二种客户要的是一定能防伪的,客户的产品都是中高端产品,利用此防伪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品牌,维护市场的稳定。让消费者能真正的不受假冒伪劣产品所欺骗。造假者对于此防伪技术无从下手,没办法进去仿造。这种防伪技术市场上一般的防伪技术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像电码防伪、安全线防伪、激光镭射防伪、温变防伪、荧光防伪等,这些防伪技术在市场上好多家防伪公司都能做,只有防伪技术性,性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像目前市场上应用的纳米湿敏防伪技术,此技术标签湿水后能快速显示隐藏的信息,辨别方便。
综上所述。客户在选择防伪技术时要根据自已的要求来选择,在选择防伪技术时多听从的意见。
水性油墨是由四种不同化学的原料组合而成,它们是:
·色料——它是传送视觉感观,让我们可以看见颜色。
·树脂——它将带着色彩转移於被印体表面。
·添加剂——它是纠合一些原料来修正印墨的表现。
·溶剂——它是降低黏性使印墨更容易转移至被印体,然後乾燥。
当然水性油墨的溶剂就必须是用水,不过某些供应厂商仍然会混合一些易燃性的溶剂也称之是水性油墨。
对现今而言,油墨的主要功能就是呈现一个讯息或显现出一个卖点,它也常常是一张的图片,所以说印墨中重要的部分是色料。
色料为染料或颜料的其中之一,染料是一般普通的色彩药剂,可以在食物添加色料及原子笔墨水中发现。虽然印刷效果不佳且容易退色,由於价格低廉仍然有些纸品印刷及纸板印刷还在使用。
今天高品质的油墨都采用颜料加以化学合成,着名的炭黑及大量二氧化物除外。事实上是颜料的显现及其特性来自承载它的树脂。百多种颜料做成油墨的配方可覆盖全部颜色的光谱,可是在平常使用中,典型的印墨配方只限约在50种。
世界上几个色料制造厂包括德国BASF,还有一些很小的工厂。色料制造是一批批的,但是每个工厂的色系略有不同。就以一般通称的四色墨:蓝、洋红、黄、黑,每一套都有一点点的差异,并没有真正的标准。特别是东方与西方市场所注重的色彩是不同,以洋红墨为例东方较喜爱蓝一点而西方喜爱黄一点的色调。
在印墨中颜料是昂贵的成分,会因为要求更高的耐抗性及更高色彩强度而增加成本。
被印体的选择也会影响色料的选用,例如有一种特殊情形,我们被要求做一个蓝色印墨,将印刷在白色纸板上,可是打样时却用的是黄色的牛皮纸板。
油墨配方里的另一部份是树脂或承载转移系统。树脂在这里主要的功能是把颜料从印刷过程中将它转移至被印体上。这些过程的第一步从树脂溶解在溶剂中经过印版到被印体上,在溶剂被吸收或挥发乾燥之後,树脂会留下来承载保持颜色。我们有很多的树脂可以选择,其实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树脂。可能我们会考虑印刷物的要求用不同的树脂,如:抗高温、抗酸硷、高光泽……
典型的水性油墨用的树脂有:
·防止水扩散微粒树脂。
·不溶解于水的树脂。
·溶解于碱性水的树脂。
油墨组成的第三要素是“水”,它主要功能是使印墨的流动性更佳,才可以将印墨从花纹滚轮的雕刻墨槽带至被印体,当树脂和颜料带到被印体时,多馀的水必须去除,这在不吸水的被印体上显得较困难,所以移除比率及烘乾速度在印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油墨中的水是有限制用有机溶剂的,因为会影响水的干燥速度及减低溶解力。在油墨中的水也不是的加入,水的PH值、硬度、软度都会影响乾燥性。很快的我们会谈到水的PH值。
添加剂在水性油墨的配方中少,它的加入却是能显现或修正油墨的表现。添加剂种类也很多,我们必须选择其功能,且能与印墨成份完全结合。添加剂包括表面光滑剂、消泡剂、平整剂、合成树脂和等。
讲到这里我们要讨论一下某些原料的使用,如重金属、化学溶剂、合成树脂等这些都会造成环保问题,记得我前面说过有些供应商,并没有依标准来限制使用这类原料。亚洲地区这种问题仍然存在有很多,虽然政府的法令也没有严格规定,不过你们要考虑到外销。
一个典型的印刷油墨组成会是:
·溶剂70%
·色料10%
·添加剂5%
·树脂15%
当然这只是一个概略的数值,还得依据油墨及印刷品质的要求来做後决定。现今对高品的柔性印刷,色料的成份可加到17%,也是说我们可以考虑需要来调整成份比例。一个印刷人来说重要的是用一个可接受的成本做出令人满意的品质;且还得兼顾环保及健康问题。
油墨的基本观念已经有了,不过我要声明这是简单的版本。我们回到黏度问题,前面我们谈的每一个要素都会影响黏度。
常常油墨商会问你需要什么粘度,或推荐你要用什麽粘度。然而印墨黏度很重要,不论是一个工作换到另一个工作,或是印刷机换到另一个印刷机,或是其它情况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粘度。它取决於几方面,不同印刷机型、带墨滚轮、刮刀或不同花纹滚轮和网目粗细。
黏度很容易用量杯测量出,但必须注意温度变化及量杯的清洁与保护。
在干燥方面,水的蒸发是很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不吸收的材质上,这点可采用一种能量来使溶剂蒸发。水的湿度是水的表面张力和被印体间的一种系数,水会自然地形成一个小的表面积,与被印体分界相邻这样就无法湿润。水性油墨的干燥有吸收被印体及不吸收被印体两种,很清楚不吸收被印体如塑胶膜就不吸收水。就算吸收被印体也只能容相当的水量,但如果水和树脂在干燥时没有完全被吸收分离,也就是被印体的水容量饱和,不再吸收印墨的水印墨就不会干燥。这时如果有磨搓会有颜色转移。
在水性印墨中PH值是极重要的要素,缺乏控制或是不正确的PH值都会造成许多问题。PH值是测量溶剂酸碱性的方法,PH值的范围是从0-14,但是不必过分死盯着数字6、7或8或9,因为也有人用100、800或900等。真正注意的是什么?即PH值会影响水性印墨的黏度。在典型的水性印墨中从曲线图可知一般PH值范围应该在8和9之间。
控制油墨的几个简单步骤:
·使用前先充分搅拌。
·检测上印刷机的印墨粘度。
·调整粘度及再确认黏度及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