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面冲击试验机模拟了产品包装在实际环境中抗冲击损坏的能力,如搬运、货架的堆叠、电机的滑动、机车的装卸、产品的运输等等。用户在购买了斜面冲击试验机之后,应该如何保养,延缓该仪器的寿命呢?昆山海达仪器给大家介绍下斜面冲击试验机的保养措施。
1. 斜面冲击试验机保养遵循“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强制进行,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不允许只用不养,只修不养;
2.保养人员和保养部门应做到“三检一交(自检、互检、专职检查和一次交接合格)”,不断总结保养经验,提高保养质量;
3. 斜面冲击试验机保养坚持推广以“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的“十字”作业法,实行例行保养和定期保养制,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周期及检查保养项目进行。
4. 斜面冲击试验机例行保养是在机械运行的前后及过程中进行的清洁和检查,主要检查要害、易损零部件(如机械安全装置)的情况,冷却液、润滑剂、燃油量、仪表指示等。例行保养由操作人员自行完成,并认真填写《机械例行保养记录》。
5.一级保养:普遍进行清洁、紧固和润滑作业,并部分地进行调整作业,维护机械完好技术状况。使用单位资产管理人员根据保养计划开具《机械设备保养、润滑通知单》下达到操作班组,由操作者本人完成,操作班班长检查监督。
6.二级保养:包括一级保养的所有内容,以检查、调整为中心,保持机械各总成、机构、零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由使用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开具《机械设备保养、润滑通知单》下达到操作班组,主要由操作者本人完成,操作者本人完成有困难时,可委托修理部门进行,使用单位资产管理员、操作班班长检查监督。
7.换季保养:主要内容是更换适用季节的润滑油、燃油,采取防冻措施,增加防冻设施等。由使用部门组织安排,操作班长检查、监督。
8. 走合期保养:新机及大修竣工机械走合期结束后必须进行走合期保养,主要内容是清洗、紧固、调整及更换润滑油,由使用部门完成,资产管理员检查,资产管理部监督。
9. 斜面冲击试验机转移保养:机械转移工地前,应进行转移保养,作业内容可根据机械的技术状况进行保养,必要时可进行防腐。转移保养由机械移出单位组织安排实施,项目部、资产管理员检查,资产管理部监督。
10.停放保养:斜面冲击试验台停用及封存机械应进行保养,主要是清洁、防腐、防潮等。库存机械由资产管理部委托保养,其余机械由使用部门保养。
一、海报
海报是团体对外发布消息时,在特定的位置贴出的通告,也是一种向大众传播讯息的媒体。(欧秀明 应用色彩学)它属于平面媒体的一种,没有音效,只能藉着形与色来强化传达讯息,所以对于色彩方面的突显是个很重要的要点!
通常人们看海报的时间很短暂,大约在二至五秒内便想获知海报的内容,所以色彩中明视度的适当提高、应用心理色彩的效果、使用美观与装饰的色彩等都有助于传达的效果,如此才造成了海报有说服、指认、传达讯息、审美的功能。海报创造视觉吸引力的要领:
(一)、针对对象、广告目的,采取正确的视觉形式。
(二)、对比的力量。
(三)单纯,单纯非单调,单纯未必不是复杂。
(四)掌握不同的新鲜感,重新组合的新创造。
(五)冲突的力量。
(六)形式与内容的一致,使吸引力深刻而隽永。
二、海报的特性
(一)张贴的位置可自由选择;
(二)依大小及色彩使其醒目;
(三)张贴时间长具有重覆宣传效果;
(四)可在同一地点连续张贴增强视觉效果;
(五)适合重点式广告;
海报的色彩诉求:传达商品色彩的讯息运用色彩的心理效应强化印象的用色技巧优良的海报要事先预知观赏者心理反应与感受,才能使传达的内容与观赏者产生共鸣!
在样本印刷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印刷问题,所以说印刷是项细致活,需要我们在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万分仔细。如果我们不及时解决印制品上出现的问题的话,难免会被人认为是次品,不仅有损印刷品的质量和品质,还可能降低客户对公司的信赖度和评价,所以对于样本印刷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我们一定要万分小心。所以为什么会出现气泡和怎么样去避免呢?
在样本印刷中,承印物之所以在墨迹上出现气泡,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承印物的前处理不良,也就是之前没有清洁干净承印物,使得其表面富有灰尘或是油迹等污渍。
2、油墨中的气泡。多为油墨中调配不当所致,当我们添入添加剂或是溶剂进行搅拌时,油墨中就会混进少许气泡,放任不管的话,粘度较低的油墨就会自然脱泡,而粘度高的油墨则不能自然脱泡。虽然有的气泡会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油墨的转椅而自然消除,但是也有的会越变越大。所以为了去除这些油墨中的气泡,我们需要在油墨中添加0.1%~1%左右的消泡剂,但是注意要适量不然会过犹不及反而产生新的气泡。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当油墨转椅后及时发泡,但是主要承印物表面的油墨的流动性以及湿润度良好,印刷墨膜表面的气泡也会逐渐消失掉,终形成平坦的印刷墨膜。但是相反如果油墨气泡没有消除掉,那么终油墨的膜面就会凹凸不平。普通的油墨在通过丝网时会因丝网的作用脱泡,为了能让油墨有着更好的脱泡效果,搅拌时使用一些热水或是开水效果会更好一点。
对于一些透明红、透明蓝、透明绿的油墨。因为微粒子中的有机颜料量减少,所以使得这类油墨的连结材料具有容易发泡的特点,但是如果我们往里添加一些撤粘剂、增粘剂或是稀释剂,也可以使其变成稳定性高,适应性良好的油墨。
3、印刷速度过快或是不均匀,也是导致产生气泡的一大原因,改进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适当降低一下印刷的速度,并且尽可能保证印刷速度的均匀就可以了。
如果上述几条都还不能帮助消除掉印刷品种的油墨的话,这时就不妨考虑一下使用其他种类的油墨。
造纸是指用纸浆或其它原料(如矿渣棉、云母等)悬浮在流体中的纤维,经过造纸机或其它设备成型或手工操作而成的纸及纸板的制造活动。
一、行业特点
造纸行业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生产状况与工人技能和机械化水平有很大关系。
行业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料是麦草、龙须草、浆板、烧碱,主要辅料有乙氯、AQ等,主要动力为电能,主要燃料为原煤。
原材料的抵扣凭证多为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可抵扣进项税额相对较多。
二、采购环节
原料结构以木浆、草浆为主,需大量的木材、木片、收购麦草、棉杆及废纸;进口废纸、木片。这个环节大量使用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容易出现多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现象,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在收购业务的真实性上。
农产品收购发票是增值税抵扣凭证中一种由纳税人自行填开、自行申报抵扣的发票,具有票面种类多、项目不一,使用范围广、填开金额大、抵扣税额大等诸多特点。近年来,
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监控措施,这一由企业自开自抵,未有任何认证制度约束的农产品收购发票,为不法分子肆意抵扣税款大开方便之门,成为基层税务机关无法控制的一大政策漏洞。特别是近年来在税务部门查办的一些偷税、出口骗税案件中发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和企业利用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生产货物或者出口货物进行偷税、骗税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农产品抵扣管理、加强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出口货物退税管理已成为目前增值税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解决办法:一是严格收购发票领用资格审查,抬高“门槛”把好关。对申请使用农产品收购发票的纳税人逐户进行事前审查,除对资格审查外,还应系统检查全年收购发票的使用情况,发现虚开问题的,一律取消自行开具收购发票的资格,确保从源头上监控好。二是制订配套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监控,确保管住管好。制订农副产品收购发票定期缴销制度,明确管理职责,以便及时发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巡查,对大宗单项收购业务由税源管理责任人随时查验,并同时检查库存有无突变,通过账实核对,以防库存材料“就地循环”,其他收购业务定期查验;企业收购业务必须遵循现金支付管理制度,超过支付限额1000元的一律采用银行转帐,并在纳税申报时报送《企业收购资金支付情况报告表》;完善收购发票开具项目设置,把销货人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号)放到突出位置,必要时,对长期供货的销货人可要求其提供身份证明复印件。企业申报时,当月有收购业务的,必须持有税源管理责任人出具的当期查验报告;5000元以上的大额收购业务税源管理责任人必须进行现场查验;严格区分流动小商小贩和购销批发商的划分界限,对农副产品购销商贩一旦定性,随时纳入税收管理,按照规定领购使用普通发票;对收购企业,凡是从批发商贩手中购进的,一律不得自行开票自行抵扣税款,而应从销售方取得普通发票,按照价税分流原则计算抵扣税款。三是实行内部制约法。即对收购单位完善内部传递手续,建立约束机制。在调研工作中,发现凡是建立健全了各项手续传递制度的单位,从收购到开票、结算整个过程是由多个岗位操作的,其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不易出现大的漏洞。四是加大税务稽查力度,促进长效机制建立。在税务稽查中,应重点核查收购环节的真实性;其次是收购材料的损失及进项税额的转出情况;第三是对上游供货的规模较大的商贩进行追踪稽查,弄清到底是供货人偷税,还是企业虚开;第四是测算原定消耗定额和正常损耗率是否符合实际,对不符合实际的,应及时予以调整。通过税务稽查,逐步形成以查促管、以查促收、管查结合、精细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三、生产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基本固定,投入产出率基本稳定。如高强度瓦楞纸吨耗麦草1.8吨左右,投入产出率为60%左右;普通瓦楞纸吨耗麦草1.6吨,掺入稻草20%——30%以上,吨纸耗草量1.8——2吨,投入产出率为50%——55%.不同品种的纸耗电量有所不同,如高强度瓦楞纸吨耗电量380——400度;中强度瓦楞纸、通瓦楞纸吨耗电量为360——390度。单位产品的耗煤是基本固定,为0.63——0.75吨。纸车型号及所附带缸数不同、设备的新旧程度不同,日生产量也大不相同,如单台1092、1575、1760、1880、2400、2880、3200型纸车(双缸)日生产能力分别为5吨、8吨、10吨、13吨、15吨、17吨、20吨。纸车每增加两缸,日生产能力增加0.8吨。
生产一定数量的产成品由于耗用的原材料、动力(电)、燃料(煤)基本都比较固定、明确,在一定时期内耗用的原材料、动力(电)、燃料(煤)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比较确定,由于投入产出率相当稳定,从耗用的原材料、动力(电)、燃料(煤)可以推算出当期产成品的数量,对照帐薄、凭证上的产成品数量或金额,确定企业是否如实记录生产出产成品的准确数量。涉税风险点就在是否如反映产成品的数量。通过耗用的原材料、动力(电)、燃料(煤)的投入产出率进行验证,或者根据纸车型号、所附带缸数、设备的新旧程度推算出日生产量,再按照生产时间或停工时间,也可推算出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量,确定企业是否如何记账、隐瞒产量等违法现象。解决办法是企业按步就搬,一步一步做好记录,一步一步如实反映,不要过多的耍小聪明。
四、销售环节
(销售方式、出口、包装、印刷等)涉及销售环节涉及的问题较多,不如实申报销售收入或少申报销售收入,应视同销售的不计销售收入,出口虚假等不同的现象。如自产产品用于馈赠、宣传而不按视同销售处理,少计提增值税销项税金。红字冲销不合规定等问题也时有发生。这样涉税风险较多,绝大多数以偷税现象出现。
根据期初库存产成品数量+当期产成品的数量—期末库存产成品数量,可以准确计算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数量,再按照销售单价计算出应税销售收入,由应税销售收入减去申报的销售收入就可以得出企业当期少申报的销售收入。乘以适用税率可计算出少申报的增值税税款,因大多数都造成不缴或少缴税款的事实,定性为偷税是不用怀疑的。事实上企业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不懂税收政策或计提税金不及时造成的,需要企业在这一方面加强政策学习和与税务机关多沟通、多咨询,因为咨询权是纳税人的一项权利,应当好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