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食品中常见的致病性微生物食品生产是一个时间长、环节多的复杂过程。总之,与食品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致病性微生物都可能污染食品。(以乳制品为例)1、能引起人类疾病和食物中毒的致病性微生物:沙门氏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口蹄疫病毒等。2、能产生毒襄并引起食物中毒的微生物:肉毒梭菌、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也包括一些真菌,都会产生毒素。二、食品中致病性微生物的检验1、致病性微生物的检验按照国家统一的方法进行检验。2、特例:在加工食品中能够存活下来的致病性微生物注往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损伤,它们会受到增菌液中抑制剂的影响而不能被检测出来。因此,需要进行前增菌,以帮助致病菌恢复到正常状态。前增菌的适宜方法和使用的培养基则因食品的理化性质、加工方法不同而异。以检验沙门氏菌为例,干蛋品中的细菌用缓冲蛋白胨水进行前增菌,脱脂乳粉中的细菌用煌绿水进行前增菌,全脂乳粉则用灭菌蒸馏水进行前增菌,椰子用乳糖肉汤,干酵母用胰酪胨大豆肉汤前增菌。
-
(五)无机盐(mineral salts)1.定义 无机盐(mineral salts)或矿质元素主要可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源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 大量元素:凡是生长所需浓度在10-6 ~10-4mol/L范围内的元素,可称为大量元素(macroelement...
显示全部
(五)无机盐(mineral salts)1.定义 无机盐(mineral salts)或矿质元素主要可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源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 大量元素:凡是生长所需浓度在10-6 ~10-4mol/L范围内的元素,可称为大量元素(macroelements),例如P、S、K、Mg、Ca、Na和Fe等。 元 素 人为提供形式 生 理 功 能 大 量 元 素 P KH2PO4、K2HPO4核酸、磷酸和辅酶的成分, pH稳定剂 S MgSO4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等) 含硫维生素(生物素、硫胺素等)的成分 K KH2PO4 、K2HPO4某些酶(果糖激酶、磷酸丙酮酸转磷酸酶等)的辅因子;维持电位差和渗透压 Na NaCl 维持渗透压;某些细菌和蓝细菌所需 Ca Ca(NO3)2 、CaCl2? 某些胞外酶的稳定剂、蛋白酶等的辅因子;细菌形成芽孢和某些真菌形成孢子所需 Mg MgSO4固氮酶等的辅因子;叶绿素等的成分 Fe FeSO4细胞色素的成分;合成叶绿素、白喉毒素和氧高铁血红素所需 微量元素:凡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范围内的元素,则称为微量元素(microelements), 如Cu、Zn、Mn、Mo、Co和Ni、Sn、Se等。 元 素人为提供形式生 理 功 能微量元素MnMnSO4硫酸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氨肽酶和L-阿拉伯糖异构酶等的辅因子CuCuSO4硫酸铜氧化酶、酪氨酸酶的辅因子CoCoSO4硫酸钴维生素B12复合物的成分;肽酶的辅因子ZnZnSO4硫酸锌碱性磷酸酶以及多种脱氢酶、肽酶和脱羧酶的辅因子Mo(NH4)6Mo7O24 钼酸铵固氮酶和同化型及异化型硝酸盐还原酶的成分
-
如果用接种环的 灭菌方式 灭菌 环境啊==的像用75%酒精消毒的话,还不如火烧了 得了。费力 费事。达到的效力 这两种方法 应该是没办法比较的,要看你 具体在干什么了,如果消毒大面积的话,肯定75%酒精的效力大,如果是微生物 细菌 培养鉴定试验的话 效力 就是接种环的火焰灭菌 高了。根据具体情况 具体 实施? 灭菌方案。
-
白酒的重金属含量多不?岂不是喝多了中毒..
-
3.适宜的温度:各类细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大多数病原菌(人类的致病菌属于此类)最适温度为37℃。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8℃。
-
涉及最新版本的选择题,必须研读,不然不好答
-
用银做的茶具很传统。
-
有问题好联系了。
-
重金属是人体所必须的吗?我还是第一次听说。
-
在钢中加入百分之几的钒,就能使钢的弹性、强度大增 ,抗磨损和抗爆裂性极好,既耐高温又抗奇寒,钒的氧化物已成为化学工业中最佳催化剂之一,有“化学面包”之称。
-
GSB是国标的
-
硬脂酸镁在欧盟允许使用吗?限量是多少。
-
本身不应该有害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降低食品营养价值在达到预期目的时,尽量减少使用量
-
呋喃酮是肉香气或焦糖香气。
-
阿斯巴甜用做甜味剂比较多,但有的人有禁忌。
-
如果找了个增强基底,那我的检测光路部分需要改动吗,我系统是自己搭的,不是整套购买的
-
专家说法有问题。? 实验室出具的数据是经过认证的,企业实验室出具的数据一般仅供内部质量控制所用,一般没有经过认证的,它们出具的水分数据不能加盖认证标志章,如果运用他们的数据,实验室检验报告不可能盖上认证标志专用章的。? 建议出具数据加以说明,数据以样品实际质量计。
-
你指的常见微生物指的是细菌,放线菌,霉菌,大肠杆菌,还葡萄球菌
-
GB18415小麦粉中过氧化苯加酰的测定
-
曾找过肉中的风味物质,是GC和GC-MS,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后半部分让别人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