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标准来理解A3 ONPG是阳性时就不是了.表5生化群鉴定的ONPG阳性是包括A1A2A3,A1A2有ONPG阳性的。但是ONPG这个靠感官判断阴阳性的也是比较纠结,最好有其他鉴定方法鉴定下。
-
先加酸先消解一下,消解完倒掉后,再加酸消解
-
这个是根据你的生产工艺来的,而且解冻环境、时间等和失水率相关,这个解冻时间越长,你的得率就越低了。
-
货品摆放的不合理、杀菌排气不充分也是原因。
-
不同的食品有不同的杀菌方式。
-
委托加工的,委托商,地址,生产商,地址,产地都要有。
-
外盒上标识清楚就好了! 里面两种东西能明显区分吧?最好还是简单的标识一下!
-
个人认为没有问题,只要别错标追溯码到这个注销的地址就行。
-
做成蔬菜制品的预包装食品,以土豆为主要原料,添加其他辅料
-
就是取几个整的,称重 混匀,检测指标后,换算成100g产品 吗?
-
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在感官上发生了变化。不知道食药局那边是啥情况?能用还是不能用?
-
石墨为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是碳质元素结晶矿物,它的结晶格架为六边形层状结构。每一网层间的距离为3.40人,同一网层中碳原子的间距为1.42A。属六方晶系,具完整的层状解理。解理面以分子键为主,对分子吸引力较弱,故其天然可浮性很好。墨的用途非常之广,但是石墨的生产并不是很简单,工序也多。石墨的干燥是石墨的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石墨工业的干燥经历了自然干燥、室式烘房干燥,到现在的各种热源的连续式干燥器、远红外干燥器、太阳能干燥器和微波干燥技术。干燥虽然是一个技术相对简单,应用却十分广泛的工业过程,不但关系着石墨的产品质量及成品率,而且影响企业的整体能耗。然而,随着微波能的广泛应用,微波对于石墨的干燥有着其他干燥方法都不具备的特点。 微波干燥可将石墨物料从百分之九干燥到千分之五以下,由于石墨水分干燥的时候同时石墨吸收微波的性能很好,所以石墨是极为适合于微波干燥的,比单纯物料不吸收微波的物料干燥的效率要高很多。 用微波干燥机干燥石墨,干燥速度快,石墨脱水均匀,节能高效,省时省力,而且更安全可靠,所干燥出的石墨更符合所需标准,有可靠的质量保证。干燥机操作更简易,生产环境更清洁环保。
-
商业无菌是CN标准承认的,那么国际上,其他国家是否使用商业无菌这个概念,用在果汁,牛奶上呢,你看,商业无菌唯一正式的概念 来源于自GB 7098罐头食品术语 :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热杀菌,不含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在通常温度下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状态。 就这...
显示全部
商业无菌是CN标准承认的,那么国际上,其他国家是否使用商业无菌这个概念,用在果汁,牛奶上呢,你看,商业无菌唯一正式的概念 来源于自GB 7098罐头食品术语 :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热杀菌,不含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在通常温度下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状态。 就这句话看, 达到商业无菌,必定经过热杀菌,不含致病菌。 我的疑问是, 对一个利乐包产品做微生物检验, 如果选择做商业无菌测试,则不需要再做致病菌测试,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对吗?如果检验结果达不到商业无菌, 还必须重新检验具体是什么微生物超标 。另外:企业号称自己的产品可以达到商业无菌状态, 外人无法质疑,因为外人没有办法从(巴氏杀菌/无菌罐装等)工艺条件来判断这个商品是否满足商业无菌; 没有办法直接判断,只有靠检验结果,才能宣判; 当我不知道这款商品是否达到商业无菌的时候, 直接送检, 按照国标,按商业无菌生产,做商业无菌,不按商业无菌生产,做4大微生物; 实际上,送检也是要求我事前必须明确,这是个悖论啊。 因为无法从工艺判断,所以产生疑惑,从而送检,但是送检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将问题循环到原点。 是否制定标准的人,认为全做一遍检验项目,就知道是否商业无菌?
-
制定托盘管理标准,量化、细化规定破损达到一定程度后报废;对托盘的使用、维护进行规定,并纳入对相关责任人的考核。
-
你做点产品试试啊!跟你的包装有很大的关系啊!
-
参考:GB/T21928和GB/T9685都可以
-
我们公司已经开始实施GB/T 19343-2016, 替代了10402,
-
我们的纸箱只是运输用,现在有家客户因为我们没有写贮存条件要拒收我们的产品,所以我想找一下这样的法规
-
松露就入口即化,加了淡奶油。正常的黑巧熔点也不高
-
同意楼上,一般密封用的话,PTFE用的很多。可以做到食品级的,或者生物制药级别。所以还是看具体是拿来做什么用?需不需要接触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