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喷墨打印机一直使用正常,近搬动地一次后,打印机开机自检完成后,打印头无法自动移动,打开打印机机盘盖后,发现打印机的传动皮带很松,请问该如何解决?
该问题应该是由于你搬动打印机前,非正常关闭打印机,造成打印头没有正常移动到右侧固定位,搬动中的震动,造成打印机传动皮带从导向齿轮上脱离,建议你手动将传动皮带重新安装到导向齿轮,一般问题可以解决。具体方法如下:打开打印机机身盖,将打印机左侧传动皮带放在动力齿轮上的正确位置,右手拉伸传送传送皮带,使传动皮带从一侧开始逐渐绕到导向齿轮上并处于中间位置,传动皮带复位后,用手拨动打印头,如果可以正常移动,说明可以正常使用了,此外安装好传动皮带后,需要重新对打印头进行校冷,以免出现打印图像错位的问题,将打印机与计算机连接,启动打印机,双击我的电脑/控制面板/打印机和传真机,右键单击相应打印机图标,选择打印项,单击维护/打印头对齐,一般问题可以解决。
光源和周围环境对视觉判断都有重大的影响,仪器测量的数据则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目视判断的局限性
光源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光源和周围环境对视觉判断都有重大的影响,仪器测量的数据则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背景色的影响
北京对视觉的判断具有极大的干扰作用,但仪器色两数据则不会收到干扰。
保证印刷质量
密度测量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能帮助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由于颜色不符而导致退货的经济损失。
印刷标准化
进行数据化质量管理,有助制定标准,提供给不同地区的印刷人员监控生产过程,达到一直的效果。
颜色档案
实现颜色数据化已成为基本印刷品质管理的前提,避免由于样张退色而导致错误的生产情况。
1910年大清度支部印刷局印制的大清银元兑换券是中国发行的套雕刻凹版纸币,其中雕刻的部分是由美国雕刻师海趣完成的,“无凹不成币”的说法在世界广为流传。
凹版印刷,凹版印刷是印制钞票的一种传统方式,这种印版的着墨部位是凹下去的,凹纹内的油墨在强大的压力下直接转到纸上,油墨在纸上呈现出的是立体状态,所以用手触摸会有一种高低不平的感觉。 纸币上的团主要是通过手工雕刻制版,精美的人物图景,不但本身就属于高级艺术品,而且还具有防伪的功能。每个雕刻师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这是无法仿制的,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先进的复制技术和伪造技手段,仍然无法复制出于手工雕刻作品一模一样的钞票。因此,手雕刻,凹印仍然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防伪手段。
手工雕刻师印制钞票关键的环节之一,因此难度是非常大的,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手雕的工具不是刀而是笔,钢板的板材要比普通的钢板稍微软一些。雕刻师在工作时,必须一手拿放大镜,一手握笔,在钢板上一点一线的刻划,有一丁点的失误也将前功尽弃。有人计算过钞票上点与线的数目,一位雕刻师在一张钞票上要刻上百万刀。凹版印刷中除容易引起火还有各种各样的故其中较为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油墨溢出:其现象为油墨满版部分产生斑点花纹主要原因是由于油墨粘度过低油墨的流动性过大印刷速度低油墨干燥太慢或有静电。排除的方法是添加原墨及调整剂以提高油墨粘度降低流动性,也可以提高印刷速度或改变刮墨刀的角度。
②油墨在版纹中干燥并埋版:油墨的干燥速度太快造成油墨在版纹中干燥。造成埋版的原因较多,如油墨颜料颗粒较大、异物混入、油墨固着剂再溶性差、油墨粘度过高、印版着墨孔过浅等。排除方法是降低油墨的干燥速度增加油墨的溶剂量改善油墨的再溶性清除异物降低油墨的粘度同时还应防止干燥装置的热风吹至版面,引起版纹内油墨的干固。
③印刷品盲糊起毛:主要是静电造成的应去除承印物及油墨的静电提高承印物的湿度或在油墨中添加极性溶剂、调整剂提高油墨的粘度,适当提高印刷速度。
④印品光泽不佳:加入适量的原墨也可适当地提高油墨的干燥速度更换优质的承印材料。
⑤叠色不良:先印的油墨墨膜有排墨性造成的原因是叠色各油墨粘度不匹配叠色用的油墨干燥速度不匹配可以降低油墨的粘度减慢重叠油墨的干燥速度。
打包机是许多行业必须的包装机械,在商品的整合运输中占据重要,所以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单位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共同研究开发系列液压捆扎机械,液压压捆打包机给各行业软纤维物资的仓储与运输带来极大的方便。该系列结构紧凑合理,运行可靠,液压系统采用先进的多路换向阀(或分配器)具有溢流和防止系统超载功能,动作灵敏,打包速度快等特点,并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中高档产品结构先进合理,配置齐全,外型美观,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安装操作简单。抵档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维修方便,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客户可根据办单位的规模、经济等不同需要选用。
液压压捆打包机维护保养及警示说明:
1、正常使用后,班前班后应长查看螺栓是否松动,或机器有无变形或开焊的部位,发现异常应及时维修,否则出现意外事故自负。
2、机器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初次使用一个月后应更换或过滤一次,以后每隔六个月更换或过滤一次,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加油前必须把油箱清洗干净)。
3、如打包物料为易燃品,应加强防火措施,以免发生火灾。
4、在不具备压力试验条件时,不允许拆掉换向阀的铅封和调整调压阀的螺杆。
5、泵不允许反向旋转,否则极易损坏。
6、包箱门未关牢或开门后严禁加压,否则会造成活塞杆弯曲。
7、活塞杆运行时严禁向送料口伸入头、手或送料。
主要用途
紫外线老化试验箱适用于非金属材料的耐阳光和人工光源的老化试验。主要用于模拟对阳光、潮湿和温度对材料的破坏作用;材料老化包括褪色、失光、强度降低、开裂、剥落、粉化和氧化等。
昆山海达仪器技术在此指出紫外线老化试验箱在试验时是如何工作和运行的:
1.模拟阳光:阳光中的紫外线是造成大多数材料耐久性能破坏的主要因素。在试验中我们使用紫外灯来模拟阳光中的短波紫外部分,它产生很少的可见光或红外光谱能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测试要求选择不同波长的UV紫外灯。
2.潮湿冷凝环境:研究表明造成这种户外潮湿的主要因素是露水,而不是雨水。冷凝功能来模拟户外的潮湿侵蚀。在试验过程中的冷凝循环中,测试室底部蓄水池中的水被加热以产生热蒸气,试样被固定在测试室的侧壁,试样的测试面曝露在测试室内的环境空气中。试样向外的一面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导致试样内外表面具备温差,这一温差的出现导致试样在整个冷凝循环过程中,其测试面始终有冷凝生成的液态水。
3.紫外老化试验箱温度控制:在每个循环中,温度都可控制在一个设定值。试验时可以通过观察监控温度。温度的提高可以加速老化的进程,温度的控制对于测试的可再现性比较重要。
4.喷淋系统:水喷淋能更好地模拟终使用的环境条件。水喷淋在模拟由于温度剧变和由于雨水冲刷所成的热冲击或机械侵蚀是非常有效的。在某些实际应用条件下,例如阳光下,聚集的热量由于突降的阵雨而迅速消散时,材料的温度就会发生急剧变化,产生热冲击,这种热冲击对于许多材料而言是一种考验。
1. 问:什么是圆点胶?
答:圆点胶是我们公司独立研发的新款无痕胶点,我司将此胶点做成圆形,取名圆点胶,是为了方便区别其他种类胶水。
2. 问:如何使用圆点胶?
答:使用圆点胶水可以按照不同的包装方式来决定如何施胶。有带施胶器的款式,建议配合施胶器点胶。施胶器有塑料(PS)材质和纸质之分。使用时仅需参考施胶器包装上的使用说明。对于无施胶器款式,一般需要手动取胶点后使用。请参考产品介绍中的图片说明。
3. 问:圆点胶适用于什么材质?
答:我司的圆点胶适用范围非常广。可以使用于纸张,塑料,木材,钢板,玻璃,陶瓷等基材;但是使用前需要确定产品的表面不可有油渍,否则将影响粘合效果。
4. 问:贵司产品的粘性如何?
答:具体的粘性目前尚无统一的单位和标准。我司也没有关于粘性的具体数值。现在阶段,我司的产品分成三种粘合力,即,低粘,中粘,高粘三种。我们的业务员会根据黏贴的基材和用途推荐不同的产品。一般而言,如果两种物品粘合后需要容易取下,那么我们会推荐低粘产品,如,将名片粘到纸张上,后续需要取下;如果被粘合的物品本身重量较大,我们会推荐中粘或者高粘产品;如果两个物体粘合后无需取下,希望粘合度越大越好,我们将推荐高粘产品;
我司将低粘,中粘两种粘度的产品称呼为“可取圆点胶”,被粘物取下后,在基材和被粘合物表面都不留残余;高粘产品则被称呼为“性圆点胶”,虽然终胶点也可取下,但是取胶过程不如低粘、中粘产品容易。
5. 问:圆点胶都有哪些尺寸?
答:我司现有的标准尺寸有:5*5*0.4mm; 10*10*0.6mm; 13*13*0.6mm 三个规格;我司接受各种尺寸的定制单。
6. 问:圆点胶都有哪些包装?
答:我司现成的包装分两大类,一类为卷状,另一类为片状;
卷状产品可以搭配施胶器使用,有80点/卷、200点/卷、250点/卷、2000点/卷等现成包装。其中,80点/卷配有纸质施胶器,200点/卷可以配合塑料施胶器使用,2000点/卷产品可以搭配硬质纸板施胶器使用,使用于工业或者礼品包装施胶;
片状产品大多为13*13*0.6mm 胶点,12粒/片,分5片装彩色纸袋和15片装PE袋等不同包装。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改变包装方式。
片状产品的纸张背面可以印刷不同logo, 起到宣传的作用。
7. 问:圆点胶的产品符合国内外安全标准吗?
答:我司产品的PH价为6.0;产品的配方已经通过SGS根据RoSH进行的安全测试并通过;2007年,我司产品已经通过BV 根据美国ASTM D-4236 的测试(LHAMA testing).根据CE标准所进行的测试正在进行中。
8. 问:圆点胶产品是否享有国内外相关专利?
答:我司产品已经申请国内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专利文号为:ZL200630185270.0
国际专利暂为申请。
9. 问:贵司是否有新产品开发计划,买家如何了解新产品信息?
答:我司有新产品开发计划。新产品范围主要是施胶设备。可以通过网站的新产品推介栏目了解到我司的新产品图片和使用。
河北省日前公布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迁安手工抄纸传承人杨永安榜上有名。
今年45岁杨永安,是土生土长的迁安人,1987年高中毕业后,从父亲手中接过祖传的这种手艺,如今已经干了27年了。
迁安素有造纸传统,在城北三里庄小学,残存的一块庙前走廊石柱上的石刻对联写到:“开抄始于后汉,规模成于大清。”迁安出产的以桑皮为原料的毛头纸纯净绵韧,色泽洁白光滑,书画、装裱,早有“北迁南宣”美誉。
“咱制作的手工纸叫毛头纸,又称桑皮纸,是书写纸的前身,从被称为四大发明的那种造纸术传承过来,对槽、点皮、揣捣、打陷、碾边、合浆、抄纸……抄出一张纸,要经过72道工序。”杨永安介绍。
在自西北往东南穿城而过的三里河两岸,清朝晚期有几十个村庄都从事手工抄纸,到民国期间,毛头纸作坊已有800余处,日产纸近200万张,产品华北及东北三省。杨永安说,“在民国时期,光我们村就有100多条陷(陷即陷坑,缫纸的水池),到改革开放时还有20多条。”但现在全村只剩他一户人家。
究其原因,杨永安表示,自从机制纸诞生后,手工毛头纸就不再吃香,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还有就是这活儿又苦又累,枯燥单调,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就连他的两个儿子也都不愿意学习这一项手艺,说起传承,杨永安满脸无奈。
一堆麻袋堆放院中,两米见方的打浆池陷落院东,西边的土坯作坊传达着手工抄纸技艺的沧桑,窗台上摆满了晾晒的纸张,屋里屋外到处叠放着成令的纸……环顾杨家院落,每件物件都与手工抄纸有关。现在,老伴成了杨永安的助手,他抄纸,妻子晾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