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答 问题
提问 通知 消息
来自话题:
,食品销售经理 2019-08-27回答
呵呵,应该是两种状态,取样和进样状态,取样是样品经过定量环,多余的排出,平衡应该是保持让定量环中的样品在一个恒定的压力(常压)下进样,保证重复性吧。
来自话题:
,食品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一般升温不到20 分钟,再稳定半小时。。。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就应该能做了,FID是个比较简单的检测器,只要真正洗干净了,装上去快就能用。。真正要等的是柱子的平衡。。一个半小时能够稳定。。
来自话题:
,食品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无疑,砷用原子荧光检测较好,但有谁用原子吸收做过砷?理论上应该也是可以的,不知有什么注意事项?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主管 2019-08-27回答
气相色谱啊,毛细管柱
来自话题:
,业务员 2019-08-27回答
确实原因很多,分部件、步骤讨论比较好
来自话题:
,食品研发 2019-08-27回答
有时候发明同应用到实际中距离还是很远的
来自话题:
,采购专员 2019-08-27回答
再点一次火试试看呢?
来自话题:
,农产食品检测销售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分流流量是多少? 气源没问题吧?气瓶分压是多少?
来自话题:
,研发专员 2019-08-27回答
这个好像都是用顶空做的.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员 2019-08-27回答
这三点基本算是精髓了,不过那不是一朝一夕可做到的,你要对试验方法很精通,原理上要分析透彻,对设备熟悉,就像自己的左右手一样,难啊,每个同行内干十年八年的做不到啊!
来自话题:
,研发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肯定不是通用的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好像是石英管对其原子化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的说不太清楚不知道是否有版友了解,来讲解一下!
来自话题:
,中药/食品检测员 2019-08-27回答
你的流速和压力都很稳定,如果没有漏气报警,应该是进样针的问题,你可以查看一下进样针的密封推杆,应该是针的密封性不行了。
来自话题:
,食品项目销售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定容和载流最好用相同的浓度,免除试剂干扰。
来自话题:
,业务员 2019-08-27回答
进样量过大?分流比过小改下这两条件试试。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国外的好用一些
来自话题:
,淘宝运营专员 2019-08-27回答
为了TCD控温的稳定,两者温度一致为好。
来自话题:
,销售主管 2019-08-27回答
温度降好,就直接关了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分析员 2019-08-27回答
操作屏幕上面(顶部)有显示的项目看一看
来自话题:
,中药/食品检测员 2019-08-27回答
估计有残留,老化吧
来自话题:
,研发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如果一定要固定可以升高柱温的
来自话题:
,高级销售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可能是样污染了
来自话题:
,食品研发 2019-08-27回答
用TDX-01固定相。
来自话题:
,食品生产主任 2019-08-27回答
进样,点击“采集标样”就可以了。
来自话题:
,食品反应类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原子荧光动态测量,影响因素非常多。如果测量的会一般分为仪器的影响和样品处理的影响及操作人员的影响
来自话题:
,农产食品检测服务销售工程师 2019-08-27回答
购置Agilent公司GC仪器专用皂膜流量计,将皂膜流量计进气口一端(专用衔接借口)连接检测器出口,通过调节GC主机控制面板上柱压表调节阀后,再启动皂膜流量计当气泡通过皂膜流量计起始线同时启动主机面板上“time”记速器来测量柱流量直至所需流量为止。
来自话题:
,食品安全专员 2019-08-27回答
分流比影响色谱柱过载程度,并因此影响峰宽,最终影响分离度。但如果组分含量很低,不过载,那么没影响。
来自话题:
,食品检测 2019-08-27回答
找国产仪器的厂家,肯定有三通,断开气路管,用三通连接。
来自话题:
,研究员 2019-08-27回答
标准曲线没有问题吗?
来自话题:
,食品检验员 2019-08-27回答
我用的是FFAP的填充柱,柱室170 进样口:200 检测器:220 N2流量26ml/min溶液为邻苯二甲酸酐的丙酮溶液,现在只出一个丙酮的平头峰
 
其他人关注的话题 换一换
 
21food
首页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 13738199242
  • 微信咨询:
  •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本网官方微信
这是一条消息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