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食品包装可致,遇热变成“毒素制造厂”
董金狮通过多年的研究,对塑料包装背后的安全问题了解透彻。他说:“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不仅添加工业石蜡、滑石粉、碳酸钙等有害物质,还用工业级原料替代食品级原料,有的甚至用废塑料,而这些废塑料的来源就更加复杂,有的甚至于来自于垃圾或农药瓶。还有一些商家,为了掩饰原材料中的杂质,还会添加一些深色的染色剂。这无疑为人们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在董金狮看来,劣质餐盒如果盛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就是一个微型的“毒素制造场”,一些劣质包装盒遇酸、遇水后,其包装盒中的铅、镉等重金属很容易溶出,而这些有害物质也很容易溶解在食物中。如果长期摄入,不仅会导致,还会导致、肝脏系统,而制作食品包装的工业石蜡中所含的多环芳烃甚至还会致。
检测结果
有害物质超标20倍
9月14日,检测结果显示,标有“LH-102”的快餐盒的正乙烷含量是8670mg/L,乙酸的含量为710mg/L;标有“威登十八”快餐盒的正己烷的含量是5680mg/L,乙酸含量是1770mg/L。
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综合部部长杨林告诉记者,正常的标准应该等于或小于30mg/L,而这两个样本的检测结果有的指标已经超出了二十几倍,有的甚至几百倍,属严重超标,为不合格产品。
●相关法规
如此危害人们的包装产品,可以说是防不胜防,人们将何时才能远离这些垃圾的包装呢?
董金狮透露,国家质检总局对此已作出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未获得列入第一批目录的食品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该产品;销售单位不得销售无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而且一次性食品包装容器上必须明示QS标志。
●相关词条
QS标志
QS标志就是食品塑料包装容器的身份证,有12位编号,前面两位是省区编号,中间五位是企业编号,后面五位是产品编号。
●支招
如何识别劣质餐盒
一闻,看这些食品包装或餐盒是否会有刺鼻的味道;
二摸,在摸食品包装时,看其是否光滑,如果粗糙不平,而且手感发涩,那就证明其存在一些固体残留物;
三捏,用手指轻轻捏一下包装盒或餐盒,看是否留有印记,如果留有印记就证明有石蜡存在;
四照,将包装盒举向太阳,看是否有明显的不规则小黑点,如果有就证明里面存在一些杂质;
五撕,一般的塑料包装很难撕坏,而加了石蜡的包装就会软绵绵的,而且很容易被撕破。
掉纸是指纸张进入滚筒至收纸台的过程中掉落于机器下面的现象,掉纸故障会造成废品多、延误生产等后果。
(1)纸张不平服,呈波浪形
纸张不平服,造成输纸困难。特别是白板纸,极易产生前规走纸不到位,以致叼纸牙叼纸太少,甚至叼不住纸张,造成接纸牙排与递纸牙排无法正常交接而掉纸。
(2)纸张纸角上翘
纸张走至前规定位时,由于纸张叼口处纸角上翘,递纸牙在叼纸时牙片的高度低于纸角上翘高度,使递纸牙不能完全叼住,甚至在叼牙关闭的瞬间因碰到纸角,使纸张往回弹出,造成叼牙叼纸太少而掉纸。
(3)输纸出现双张
当输纸出现双张故障时,重叠的两张纸就会出现一张稍快、一张稍慢的状况。在进入前规时,慢的一张就可能不能被叼牙完全叼住,从而掉到机器下面。
(4)输纸不正常
由于机器调节不当,出现输纸歪斜、过快或过慢,造成递纸叼牙叼纸不稳而掉纸。
(5)前规定位距离不正确
纸张到达前规定位后,叼纸牙叼住纸张4~6毫米,太多则易撕破纸张,太少则因叼纸不充分而掉纸。
(6)接纸牙排与压印滚筒大牙接触时间不对
接纸牙排叼纸过早,则会把纸张叼破;太迟则会因叼不住纸张而产生掉纸。
(7)接纸牙排的叼力不够
当接纸牙排接纸到一半掉纸或个别牙排只有一半叼住纸张,则说明牙排叼力太轻,应重新调节叼纸力。
(8)定位、输纸衔接时间不正确
在纸张到达前规时,由于轮纸快慢与接规衔接时间不一致,造成输纸定位紊乱、接纸不好而掉纸。
瓦楞纸箱、纸盒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应该如何控制呢,有的包装生产厂家会连续发生包装盒爆线的情况:一种是单层瓦楞纸盒,另一种不是瓦楞纸盒(材料名称不清楚),这两种纸盒存放时间都超过半年了,向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其实很简单,包装盒爆线是由于纸板的水含量不够,一般水分含量在8-12%是正常生产的水分含量,低于这个值,就会产生爆线、翘曲等现象。
温度一般都是有自然通风系统,或者是中央通风系统来控制的,湿度由于地区差异,已经季节交替变化大,所以一般都需要专用的加湿设备来解决,室内的湿度一般保持在60-65%RH,就可以了
专业创造价值,东莞海达铸就精品!东莞海达仪器专业生产纸箱抗压试验机、破裂强度试验机、跌落试验台、振动试验机等包装检测仪器,欢迎来电!
更多详细产品系列及相关技术参数请咨询: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711-808
海达国际仪器:0769-89280808
公司网址:
临近年关,又到了置办年货的时候。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买年货,尤其是食品的时候,已经不是只追求口感了,更多是要考虑其营养价值以及是否有利于健康。这时,凭借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来选择,就很重要了。
营养标签透露了食品营养成分信息和特性,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等。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信息。
看营养成分表
按我国食品标签相关法规,2013年1月1日以后出厂的每一种产品都必须标注4个营养素(也叫核心营养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3+1,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三个产能营养素和一个钠,以及这些营养素含量占一日营养供应参考值(NRV)的比例。其中,能量是基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计算得出的。看营养素含量,是选购食品时很关键的指标。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是搞清楚NRV的含义。NRV即营养素参考值(nutrientrefer-encevalues,NRV)的简称,是专用于食品标签的、比较食品营养成分含量多少的参考标准,是选择食品时的一种营养参照尺度。这个值主要依据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和适宜摄入量(AI)而制定。
“NRV%”即每100克/毫升或每份食品所含的主要营养素占每日营养素参考值的百分比。例如:一包100克的方便面,“钠”的“NRV%”为,就表示吃下这一包面,钠的摄入已经达到全天的摄入标准了。食品上标有蛋白质和能量,是高还是低,可以用NRV快速指导,大于15%NRV是高,小于5%NRV是低。
看配料表
食品的营养品质本质上取决于原料及其比例,按国家规定,含量的原料应当排在位,少的原料排在后一位。通过配料表选购食品,有以下几个诀窍:
主料有营养、辅料少的食品才健康。主料营养价值的高、低,界定了食品的营养价值。如果主料营养价值很低,就算是无添加,也不能划入健康食品范畴。例如,某蛋黄派配料表中排在位的是白砂糖,其主料就决定了是一款不健康的食品。再以麦片为例,两款不同的产品,产品A配料表上标示“米粉,蔗糖,麦芽糊精,燕麦,核桃……”产品B表示为“燕麦,米粉,蔗糖,麦芽糊精,核桃……”显然,如果想要从麦片中获取膳食纤维多一些,B要优于A。
细心读标签,揪出反式脂肪。如果配料中含有“人造奶油”、“起酥油”、“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固体菜油”、“酥油”、“人造酥油”等字眼,那该食品无疑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在关注食物标签上成分的同时,还要留意这些成分的排位,如果这些成分排名靠前,那就要特别小心了。
看营养声称
营养声称是指食品营养标签上对食物营养特性的确切描述和说明,包括:
含量声称:指描述食物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含有”、“高”、“低”或“无”等,例如,牛奶是钙的来源、低脂奶、高膳食纤维饼干等。
比较声称:指与消费者熟知的同类食品营养成分含量或能量值进行比较后的声称。声称用语包括“增加”和“减少”等。所声称的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必须≥25%。例如,普通奶粉可作为脱脂奶粉的基准食品,普通酱油可作为强化铁酱油的基准食品等。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指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的声称。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败火、清肺、,无抗、不添加人工色素、无添加剂、无过敏原,鲜冻、纯巧克力饼干、添加了奶等用语均不属于营养声称的范畴。
1.调整打印机的线性
进行数码打样调色时,首先需要调整打印机的线性,打印机在使用不同的纸张和墨水时,其线性不同;打印机的状态变化时,线性也会发生改变。
线性的准确性可以通过打印灰度梯尺快速查验,线性控制中关键的问题是保证不出现局部偏色,也就是说防止不同的阶调偏不同颜色的情况,如果暗调偏某种颜色,中间调或亮调又偏另一种颜色,这样的话,以后的调整非常难做。
2.印刷ICC和打印机ICC的比较
打印机ICC的色域大于印刷ICC的色域,如果打印机色域小于印刷色域,就可能出现打样效果偏浅。当原稿中既有图像,又有相同色系的暗调色块时,印刷不好跟色,跟图像时,暗调色块密度不够,发灰;跟暗调色块时,图像也就过深,甚至可能会糊版。这样的打印机ICC可调整性不大,颜色匹配效果肯定不好,需要重做。
导致打印ICC色域偏小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打印纸张、墨水的原因,纸张太薄、吸墨性能不好,墨水不纯、过期质量下降等,都会导致打印色域的缩小。
要查看印刷ICC和打样ICC中是否存在跳变,如果存在跳变,这类版面的颜色打样时无法正常模拟出来。导致印刷ICC色域跳变的原因主要是印刷网点增大;打印机ICC跳变的原因主要是打印机的线性没有做好,需要校正打印机的线性,修正或重做ICC。
在ProfileMaker5中对印刷ICC和打印机ICC进行的色域比较。可以看出,在暗调区域(L值为23),打印色域不能包含印刷色域,那些色域之外的颜色无法正常打样模拟出来。产生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色靶印刷不正常,偏色程度大;另一种可能是打印色域过小,需要重做打印机ICC文件。
另外,在图中还可以看到印刷色域的边缘不光滑,出现跳变,如果依此印刷源来调整数码打样,很多颜色会模拟不准。
3.使用第三方软件调整ICC文件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第三方软件来调整ICC。编辑ICC的软件很多,但校色基本思路是一致的。下面以ProfileMaker5为例,说明校色的基本步骤。
(1)校正底色。根据公司的生产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保留底色,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底色的颜色。
(2)使用灰平衡工具校正灰平衡。可以通过中性灰梯尺打样来检验调整效果(注意:灰平衡的变化会对所有的颜色产生影响,调整的幅度不应过大)。
(3)使用线性工具校正CMYK基本色的偏色,特别是单色K的校正。调整过程中要注意灰平衡的变化。
(4)使用线性调整工具对二次色C+M、C+Y、Y+M、C+K、Y+K、M+K进行校正。特别是这些色的暗调、中间调部分。
(5)再次对CMYK进行选择性校色。选择性校色是针对打印机墨水来说的,一般来说,颜色越单一,选择的效果越好,对于合成的中性灰色,使用选择性校色的效果并不明显,用灰平衡工具调整的效果反而好一些。
对于中性灰色,可以适当加大黑色的比例,稳定颜色。
(6)后调整打样图像的亮度、饱和度、反差,进行整体校色。
(7)做完这些之后,用密度仪测量CMYK实地色块,保证其密度与印刷接近。
德国曼·罗兰公司是全球的印刷设备供应商之一,其COLORMAN型号印刷机是报业印刷进的机器之一,分为8滚筒和10滚筒COLORMAN 两种型号,在国内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广州日报印务中心作为中国目前印刷能力的印刷厂,每小时的印速可达654万对开张。印务中心拥有目前世界进的7条印刷生产线,其中就包括德国曼·罗兰公司的8滚筒和10滚筒COLORMAN型号印刷机各2台。
虽然同样都是COLORMAN型号印刷机,但是8滚筒和10滚筒COLORMAN 印刷质量却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10滚筒COLORMAN 印刷标题发虚、版面不平整,8滚筒COLORMAN 印刷难套准等问题,笔者将结合实际的生产实践,解析这些差异的产生原因和探讨解决的方法。
一、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
1.结构差异
8滚筒COLORMAN型号是曼·罗兰公司二十世纪传统主流有轴驱动轮转印报机的成熟技术代表,印报速度达每小时75000份。
10滚筒COLORMAN型号是曼·罗兰公司的产品,它代表报纸无轴传动印报机成熟技术和、的产品。10滚筒技术体现了目前世界报业轮转印刷机进的设计理念,目前,同类型的10滚筒设备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印报速度达每小时85000份。它具有纸路灵活、维护界面人性化、套准精度高、废报率低、印刷质量更优等特点。
有轴传动是采用一个主轴传送动力,每个部分之间又靠传动齿轮来传递移动力矩,虽然在设计都考虑了扭转变形的影响,但是这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而无轴传动方式不存在机械转轴扭曲和齿轮间的齿隙游移。因此也就不会产生所谓的传递误差,而齿轮之间长时间的磨合挤压就会产生变形和磨损,从而会影响到动力的传动精度,就会造成印品的套印误差,而无轴传动系统就不会产生这种缺陷。于是出现8滚筒COLORMAN 印刷相对比较难套准。
2.印刷纸路差异
8滚筒COLORMAN两面同时印刷,而10滚筒COLORMAN两面不是同时印刷的,先印正面的四色叠印,然后再印反面的四色叠印。由于正面的C、M、Y、K四色叠印完成之后,再经过反面的四色压印,这样的话,正面的图文及实地的油墨在完成印刷后极短的时间内再一次经过压印辊,于是会出现一种情况:在油墨未完全干透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将会被粘附到压印辊上,导致图文部分不结实,实地发虚甚至部分缺失,导致版面不平整等现象。
二、解决方法探讨
1.8滚筒COLORMAN 印刷套准问题
对于8滚筒型有轴传动的构造是无法改变的,传递误差也是无可避免的,只能在实际生产中,特别注意机器传动系统的保养和维修工作,尽量将这种传递误差减到小。
给印刷机装配自动套准系统,用电眼自动追踪前面两色印刷的色标,再以信号反馈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从而自动做出正确的调整,实现印刷套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