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织物面料的服用穿着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不仅注意服装的款式,而且更加强调织物的质地、手感、观感等与服装款式的结合,同时也对服用的舒适性、美观性、冷暖性也提出较高的要求,起绒印花、发泡产品的出现,给新颖别致的各种纺织品锦上添花,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1 起绒发泡立体印花原理
1.1 起绒与发泡
起绒发泡立体印花是属于在平面织物上实践传统平面新花纹,具有立体效果的印花方法。起绒印花酷似绒绣,加上立体发泡印花花纹,使织物呈现出凹凸分明,色泽明亮鲜艳,外观华丽。印花方法与设备及工艺,和一般涂料印花相似。但是在热处理中,花纹迅速升高和膨胀,形成的立体形状与之不同。
1.2 起绒印花浆料组成
起绒印花用的印花浆物质组成如下。
微囊制剂40g~60g~
粘合剂/10g~15g
胶黏剂/0g~5g
尿素/5g~10g
增稠剂/适量/100g
1.3 起绒发泡印花的图案与色彩设计
起绒发泡印花因质地厚实,故在图案设计上,应采用块面性大,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加强视觉的冲击力。可选用民间刺绣中的龙纹、凤纹、金纹等动物纹样,再加上传统的回纹、云纹、卷曲纹等点缀,形成富贵吉祥的装饰效果。图案的设计采用仿制刺绣的方法,如“挑花”、“十字绣”、“平绣”。无数形状不同的图案组成,加强起绒织物经纱和纬纱平行线、垂直线、45毅斜线上的层次感,使图案显得自然随意。图案的色彩设计可具有色釉的倾向性,每组图案具有明显的色调,或者是红色调,或者是蓝色调,或是绿色调,从而使图案的色彩明朗、强烈、协调,有主有次,安排得体。
2 泡沫色浆助剂选择及其对稳定性的影响
泡沫印花色浆由全水相粘合剂、发泡剂、稳定剂等组成,通过机械的方法,均匀地掺入一定比例的空气,形成无数细小均匀一致的气泡微聚体,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在机械外力作用下,该分散体印到织物上去。由于纤维的毛细作用和泡沫的湿润能力,泡沫破裂而形成,色浆的初始粘度得到恢复,继而达到理想的均匀印花效果。
2.1 助剂的选择
泡沫印花中泡沫大小、强度、稳定性主要与其中的发泡剂、稳定剂有关。因此必须加以选择,使其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以期泡沫具有相对稳定性。许多表面活性剂都可用作发泡剂。常用的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等,稳定剂有羟乙基纤维素、海藻酸钠、十二醇、硬脂酸胺等。我们认为发泡剂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稳定剂选用硬脂酸胺为好。
2.1.1 发泡剂的用量
发泡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发泡剂用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发泡效果及泡沫的稳定性。用量少,不能充分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就会产生大小不均的泡沫,且泡沫的稳定性也差;用量多,就会形成过多的泡沫,使泡沫本身的带液量减少,降低了泡沫的湿润能力,使印在织物上的泡沫破裂排液后不能迅速在纤维内部渗透扩散,造成织物表面光洁度差。通过大量的试验,认为发泡剂用量在1%~1.2%之间比较适宜。
2.1.2 稳定剂的用量
稳定剂主要是用来提高泡沫的半衰期,延长泡沫的寿命。一般用量控制在0.8%~1%之间。过少达不到稳定的目的,过多则泡沫湿润能力差,不易破裂。2.2初始粘度、pH值和温度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2.2.1 初始粘度
泡沫色浆具备一定的粘度是为了保证泡沫正常工作的压力和增加泡沫壁的厚度。根据试验结果,认为在一定情况下,粘度应控制在35Pa·s~37Pa·s,应用旋转式粘度仪,在3#转子30r/min条件下测定。粘度过低,发泡效果差,泡沫不均匀;粘度过高,印制织物手感发硬。
2.2.2 pH值
泡沫印花的增稠剂采用PTF,其用量决定着色浆的初始粘度。pH值低,PTF得不到充分膨化,使泡沫浆的流变性差,pH值过高又使PTF的用量加大,织物手感发硬。PTF的膨化状态是pH值在9~10。
2.2.3 温度
温度对泡沫的稳定性影响比较大。由于泡沫由液、气两相形成,本身能量就不平衡,温度提高会加剧分子的热运动,从而导致泡沫的破裂。因此在泡沫发生器上装上冷却管,使产生的泡沫始终保持温度一致。
3 结束语
起绒发泡印花是一项新工艺,用该工艺印制的花纹具有植绒、绣花和贴花的立体感。起绒发泡印花工艺中色浆、助剂的选择和用量及加工过程中的初始粘度、pH值、温度、压力等因素对起绒发泡印花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合理选择助剂、严格控制发泡剂和稳定剂的用量,可以提高起绒发泡印花产品的质量。
干燥箱的使用方法
1.使用环境要求:
a)温度:5~40℃
b)相对湿度:≤85%RH
c)电源电压:AC220V±10%50Hz
d)周围无强烈震动及腐蚀性气体影响
2.抽真空调试:
a)将箱门关上并将门拉手旋紧到位,关闭放气阀(使橡皮塞上的孔与放气阀上的孔扭偏90°),开启真空阀(由逆时针旋转90°),第一次使用可能真空阀开关较紧,可用力旋转。
b)用随机配件真空连接管(内径:Φ16mm壁厚:10mm)将真空干燥箱抽气管(外径:Φ16mm)和真空泵(2XZ-2型,进气口外径Φ16mm)连接牢固(6090及6210型已连接好)。接通真空泵电源,开始抽气,当真空表指示值达到-0.1Mpa时,先关闭真空阀后关闭真空泵电源,以防止真空泵机油倒流到工作室内,此时箱内处于真空状态。
3.干燥箱的真空箱调试:
在真空度调试完毕后,可作如下操作:
a)打开真空箱电源,此时电源指示灯应亮。控温仪通电自检,PV屏显示工作室内测量温度,SV屏显示出厂时设定的温度。控温仪上AT及HEAT等灯应亮,表示仪表进入加温的工作状态。
b)干燥箱修改设定温度
1.按一下控温仪的功能键(SET);PV屏显示SP字符后,可用键头按钮进行设定温度的修改。
2.修改完毕后,再按一下SET键,PV屏显示ST字符,设定定时时间。
如不使用定时功能,则仍然让其ST=0
3.再按一下SET键,使PV屏显示工作室温度,SV屏显示新的设定温度。仪表AT及HEAT灯亮,此时仪表重新进入加温的工作状态。
c)当工作室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时,HEAT灯忽亮忽暗,表示加热进入PID调节阶段,仪表有时测量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有时低于设定温度属正常现象。当测量温度接近或等于设定温度后,再待1~2h后工作室进入恒温状态,物品进入干燥阶段。
d)所需温度较低时,可采用二次设定方式,如所需工作温度70℃,第一次先设定60℃,等温度过冲开始回落后,再第二次设定70℃,这样可降低甚至杜绝温度过冲现象,尽快进入恒温状态。
e)当物品干燥完毕后,关上电源,如果加速降温,则打开放气阀使真空度为0,待5分钟左右再打开箱门。
4.若工作室内干燥物的湿度较大,产生的水气会影响真空泵的性能,建议在干燥箱和真空泵之间,串入一个“干燥/过滤器”。
5.若在干燥物品的过程中,需要加入氮气等惰性气体,应在合同中注明,增配一个进气阀。
(注意:1.若真空泵正常且符合技术要求,不能抽真空,则打开箱门使用产品附件中的板手将箱体上的门扣向里拧一圈收短,重新关门。2.此真空干燥箱不能作为电热干燥箱使用,因工作室不在真空状态,测量温度与工作室内实际温度误差极大)
印刷中,压印后的印张,一方面被橡皮滚筒上的油墨以黏力把印张粘在橡皮布表面,而另一方面纸张咬口边被压印滚筒咬牙咬住,随着压印滚筒的转动,迫使纸张与橡皮滚筒分离。黏附在橡皮滚筒表面的纸张所受到的垂直于纸张表面,把纸张从橡皮布表面拉下的力称为剥离张力,如果这个剥离张力使承印物表面强度无法承受时,则纸张表面的纤维、填料或涂料会被橡皮布上的油墨拉下,堆积在橡皮布和印版表面,这样油墨就不能均匀完整地吸附转移到纸张上,造成网点破损、小网点丢失;印刷网目调图像时,层次丢失,印迹发虚不实。纸屑在印版和橡皮布上的堆积,严重时还会将橡皮布硌坏,粘在印版上纸屑还会被传到水斗中,降低了润湿液的作用。
出现拉毛现象时必须增加清洗橡皮布的次数,这样就加大了印刷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影响了生产效率,同时,由于过多地停机,造成供墨量不均,印刷出的印品墨色前后极易不一致,严重时还会出现废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引起纸张拉毛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纸张的表面强度,二是印刷时的剥离张力。而剥离张力的大小又取决于油墨的黏性、印刷速度等。
不同的纸张,原料和造纸工艺也各不相同,表面强度相差很大,表面强度差的纸张容易出现拉毛现象,多色胶印时,后印色是在空白部分已被润湿液润湿过的纸张上印刷,纸张被湿润过后,表面强度下降,拉毛现象就会加重。
解决拉毛的方法是:
一是印刷时根据印刷设备和印品的特点,选择表面强度合适的纸张。
二是通过向油墨中添加调墨油或去黏剂来降低油墨的黏度和黏性,这是印刷表面强度差的纸张时常用的方法。拉毛现象会随着油墨的黏度增大而加剧,而油墨的黏度受温度的影响为明显,所以印刷车间尽可能地要保持恒温,使印刷车间有一个理想的生产环境,在往油墨中添加调墨油或去黏剂时要适可而止,否则会引起油墨乳化加重、网点扩大增加和延长干燥时间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在印刷表面强度差的纸张时,应控制印刷速度。印刷速度越高,纸张和橡皮布剥离时的剥离张力越大,越容易拉毛,纸张表面纤维、填料的结合力有大有小,并不均匀,某些粒子、纤维结合强度较小,故在印刷速度不很大的时候就会发生拉毛现象,但并不严重。而大部分粒子或纤维的结合强度相当,只是印刷速度在高于某一临界点时,剥离张力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比较严重的拉毛现象。而且会随着速度的加大,拉毛现象也会不断加重,所以在印刷表面强度差的纸张时应控制印刷速度,以较慢的速度进行印刷。
四是更换橡皮布,或用滑石粉混合硫磺粉擦拭橡皮布,降低橡皮布的黏性。印刷时发生拉毛现象有时是由于橡皮布发粘引起的,所以每次印刷任务完成后,要及时卸版,并将橡皮布清洗干净。另外,条件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印刷表面强度差的纸张时,可用单色机来印刷,这样可以减轻拉毛现象,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生产。
油墨脱色试验机也称油墨脱色测试仪,油墨印刷脱色试验机,油墨脱色仪,油墨耐摩擦试验机,属于印刷检测仪器中典型的一款。
油墨脱色试验机由昆山海达仪器专业生产,型号为HD-507,用来测试油墨粘着力,以此来判断油墨的好坏.本机可做干磨测试,湿磨测试,脱色变化测试,纸张模糊测试及特殊磨擦测试。墨迹耐磨测试是为评估纸张或纸板上墨迹的耐磨损或耐磨擦力而设计的测试方法。
油墨印刷脱色耐磨仪操作方法:
一﹑油墨印刷脱色耐磨仪用途:油墨印刷脱色耐磨仪主要应用于印刷品印刷墨层耐磨性、彩印盒耐磨性、Ps版感光层耐磨性及相关产品表面涂层耐磨性的测试试验。有效分析印刷品的抗擦性差异、墨层膜脱落、Ps版的耐印力低及其它产品的涂层硬度差异等问题。
二﹑油墨印刷脱色耐磨仪原理:油墨印刷脱色耐磨仪通过被测物与白色道林纸之间摩擦以判定其耐磨性及脱色程度。 油墨印刷脱色耐磨仪依据国标GB7706符合JIS5701及ISO9000机关标准。磨擦块呈直线水平往复运动;行程约60mm。取下上摩擦体用白色道林纸取长宽为50mm×230mm后,固定于上摩擦体(白色橡胶体上)。
三、油墨印刷脱色耐磨仪操作步骤:
1、将被测试样品固定于下磨擦台面上。
2、将包有白色道林纸的上磨擦通过,固定于传动臂上,其上再置砝码。打开计算器小盒,可设定磨擦次数选择,磨擦速度21、43、85、106 次四种速度可调。
3、按下0N/OFF开关,则磨擦次数可到设定次数的自动停机。
2,确认印刷品的主色调及所含的辅色调,主色调墨作为基本墨,其他墨作为调色墨,以基本墨为主,调色墨为辅,这样调配专色油墨才会更快,更正确。
3.调配打样和小样油墨时,尽量使用与印刷所用纸张相同的纸,由于油墨的颜色会跟着纸张吸收性的差别等因素而变化。只有保持不乱的纸质,才能避免因纸张的差别而造成的颜色误差。
4.用普通白卡纸打小样或刮样,墨层的薄厚会直接影响墨迹的颜色,墨层薄,则颜色浅、亮度高。实地或网线,湿压湿或湿压干,喷粉量大或小,纸张表面的平整度及白度,墨层的薄厚等不同都会引起颜色的差别。
5.调专色油墨,首先要调出油墨的饱和色相,打出薄薄的小样,确认不缺少主色调和辅色调后,再用冲淡剂调至所需的专色。
6.影响专色油墨颜色因素还包括印刷工艺,水量、墨量控制,车速及印刷设备等,应掌握印刷及其规律,确保产品质量。
剥离试验机又称剥离强度试验机,适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日用化妆品塑料包装、胶粘剂、胶粘带、不干胶、贴剂、保护膜、复合膜、人造革、编织袋、薄膜、纸张等相关产品的剥离、拉断等性能测试,可用于食品包装QS认证用专业仪器。海达作为剥离强度试验机生产商,为大家介绍下它的分类与特点:
一、分类:
1、卧式:电子剥离试验机
2、单柱:智能电子拉力试验机
3、双柱:微机控制剥离试验机。
二、特点:
1、微电脑控制、LED数码显示、PVC操作面板
2、剥离、拉伸两大试验程序、七档试验速度
3、大值、小值、平均值三种测试数据成组统计分析
4、自动清零、故障提示、过载保护、行程保护
5、伸长量读数标尺
6、微型打印机
7、RS232接口,网络传输接口支持局域网数据集中管理与互联网信息传输
以上就是海达剥离试验机的特点介绍,作为一款在胶带行业非常受欢迎的一款设备,海达生产的剥离试验机可按客户要求进行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