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刻板印刷工艺作为颁布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受到重视和保护。印刷术的发明始于刻板,由此奠定了文化科学传播的基础。
早在宋代就有刻板印刷术起源于成都的说法。清人《白香词谱笺》引《边州闻见录》的记载:后蜀主孟昶将经文刻在石碑上,矗立于成都市内。后来,孟昶又觉得这样不能广为流传,便发明了用木板刻印,所以“宋世书称刻本始于蜀”。有关刻板印刷术始源时限,还有东汉说、南北朝说、隋代说、唐朝说、北宋说。1966年,韩国东部佛国寺发现《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有推断为唐代武周时(武则天690~705年在位)的印本,是迄今早的刻本实物。日本光仁天皇年间,于770年刊印过《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这说明早在唐朝代宗(李豫,762~779年在位)时,中国的刻板印刷术就传入了日本。所以,刻板印刷术应早于孟昶所处的五代和后来的北宋。毋庸置疑的是,初唐已有刻板印刷了。
就现存的文献资料看,国内外所收藏年代久远的刻板印刷读物,就出自成都。国内博物馆珍藏的《陀罗尼经咒》,1944年成都望江楼出土,上面清楚标明由成都卞家刻印。鉴定,其年代不会晚于唐至德二年(757年)。大英博物馆珍藏的《金刚经》残卷,是“西川(四川成都)过家”咸通九年(868年)刻印。大英图书馆所珍藏的刻板印刷品残片,也注明了刻印者的姓名和年代历日:中和二年(882年)“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日本僧人宗睿访唐之后,于865年回国,所带的《唐韵》《玉篇》等刻本均有“印于西川”字样。《玉篇》是我国部以楷书为正体的字书。《玉篇》传入日本后,从此日本人以“玉篇”为中日字典的代名词。国内外馆藏的这些年代为久远的刻本,从另一角度也说明成都是发明和早使用刻板印刷术的地区。(成都日报)
臭氧老化试验箱工作原理:
由无声高效臭氧发生器发生的臭氧气体,和一定量的已处理的空气,在交换器中混合后送入试验箱,紫外检测仪将连续在线检测到的臭氧浓度,反馈到臭氧发生器控制系统,使控制系统根据设定值有效的控制臭氧的发生,从而试验箱保持设定的臭氧浓度,另由加热加湿系统工作,满足所有的试验条件。
昆山海达仪器工作人员在此指出在平时的试验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电源应在供电线路中装有超负荷的保险丝装置,供此箱特种,以确保设备有良好接地装置,这样既保证了试验人员的安全,也确保了设备是使用寿命。
2、将试品逐一编号后,将试品放置于试品转盘上,彼此以不相互接触和碰撞为宜,确保试验过程中臭氧以均匀的浓度试验与各个样品上。
3、上述几点完成后关上箱门。关闭控制系统各个开关,将电源插扑插上打开电源开关转盘即自动转动,同时控制系统的电源指示灯即亮,若须升温必须打开开关(即高温开关和低温开关),然后调节全自动控制系统
4、臭氧老化试验箱应放在通风良好的室内水平位置,在其周围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5、应在供电线路中安装铁壳的闸刀开关一只,供此箱特种,在外壳接地通电前请检查本箱的电器性能,并应注意是否有断路或漏电现象,本仪器无防爆装置,不得放入易燃易爆物品干燥。
6、箱内物品放置切勿过挤,必须留出空间,以利热空气循环。
纸箱印刷机印刷质量好坏,人们通常理解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印刷的清晰度,包括颜色深浅一致,图案无粘连,无重影,无漏底。另一方面是多色印刷的套印精度,一般应在±1mm之内,好的印刷机可达到±0.5mm甚至±0.3mm之内。实际上印刷机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印刷质量指标--印刷整体走位,即几种颜色套色准确,但都与纸板基准边间距不一致,误差较大。因一般纸箱的此项质量指标要求不严,容易被人们忽视。若整体走位误差超过3mm或5mm时,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无论链条送纸还是自动送纸(后推纸或前缘送纸),印刷整体走位的基准边都是与纸板输送方向垂直,因另一方向(纸板输送方向)不易产生整体走位(除非纸板跑斜)。本文将分析后推纸方式自动送纸印刷机印刷整体走位的原因。
自动送纸印刷机纸板输送是由推纸板将码齐的纸板下面的那张推向前送至上下输送辊问,并由上下输送辊往前传送至印刷部的,如此重复即完成自动送纸。分析纸板的输送过程可帮助我们找到印刷整体走位的原因。
1.在推纸过程中,推纸板的传动链不得有较大的积累间隙。
自动送纸印刷机推纸板为往复式直线运动。绝大多数厂家采用的是曲柄(滑块1导杆机构加摇杆滑块机构。为了使机构轻便、磨损小,曲柄滑块导杆机构的滑块是轴承。因轴承与两滑板的间隙太大会造成推纸板运动的不确定性,从而产生送纸误差,引起印刷整体走位。所以如何保证轴承在导杆的两滑板间作纯滚动,又不使轴承与两滑块有较大的间隙是关键。采用双轴承结构,无论轴承沿滑板向下移动或向上移动,都可确保轴承在两滑板间作无间隙的纯滚动,从而使得机构既轻便磨损小又能消除间隙。
导杆和摇杆与轴连接处因受力为交变载荷易产生松动,也是产生间隙造成推纸板推纸误差的原因。推纸板传动链中其它机构均匀齿轮传动,提高齿轮的加工精细度(如采用磨齿、珩齿),提高各对齿轮的中心距精度(如采用加工中心加工墙板),减小传动的累积间隙,提高推纸板推纸的性,从而减少纸板印刷的整体走位。
2.推纸板将纸板推入上下送纸辊的瞬间,实际上是纸板速度由推纸板的线速度提升为上下送纸辊线速度的一个瞬时提速过程。
此瞬时的推纸板线速度必须小于上下送纸辊线速度(否则,纸板会被推弯拱起)。而小多少,两者速度的比值匹配关系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到纸板提速的瞬间是否打滑,送纸是否准确,从而影响到印刷整体走位。而这一点恰恰是印刷机生产厂家注意不到的。
在主机速度不变的情况下,上下送纸辊的线速是个定值,而推纸板的线速度却是个变数,从后极限位置的零到正向到前极限位置的零,从前极限位置的零再到反向到后极限位置的零,形成一个循环。
当然,影响纸板印刷整体走位的因素还有诸如纸板的弯曲度,纸板的表面粗糙度,纸板的含水量以及上下送纸辊的间隙是否合适等,但设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上两方面。
收缩机在包装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收缩机运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印刷、五金、家居、电子、食品、制药等行业中。一般收缩机使用的收缩材料有PVC、POF、PE等。目前POF收缩膜应用为广泛,以其透明度好,收缩性强、任性高、尤其环保的良好优势被广大厂家认可及使用。也可以称为环保收缩膜。所以使用领域非常多。PVC收缩膜化学名称为:聚乙烯属于有毒材料不环保,任性低、逐渐被POF所代替。一般适用于化工非环保行业中。PE收缩膜一般在饮料行业中应用广,特性:透明度差、任性好、拉力强适用于产品比较重收缩膜包装。适合易拉罐、玻璃瓶、啤酒、矿泉水等大批量自动收缩包装的物品。
收缩机种类繁多,我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材料上分有:PE收缩机和POF、PVC收缩机。机型大同小异,原理一样。厂家需要根据客户的包装要求及产品有关特性来选择合适的收缩机机型。收缩机无非分为三个主要机构1、发热机构 2、吹风机构3、输送机构 这几部分有着互相关联的因素,下面就介绍三大机构的使用和调整:
收缩机温度的调整:
PE收缩机功率一般比较大在20-40KW左右,设置的温度也比较高,一般在180°-220°左右,根据材料的厚度、输送产品的速度、运风风量的大小、温度高低设置也有不同,产品不耐高温的可以使用低温度,采用薄收缩膜。收缩膜厚的话温度需要加高,收缩机功率也需要选择大点的。输送产品速度加快温度相应加高,反之减低,运风风量加大温度相应降低,反之升高。POF、PVC收缩机功率一般在5-20KW,温度一般设置在140-°160°左右 调整和PE收缩机基本一样
输送带速度调整:
输送大部分厂家会使用变频器、电子调速器来控制速度。产品长的话速度必须要慢,收缩机输送要长,一般调至在20m/min-60m/min 如果产品对收缩效果要求非常高的话,建议使用较长的收缩机,采用低温慢输送来满足收缩效果。选择功率比较大的机型。温度设置高输送速度需要加快,反之降慢。运风风量小输送速度减慢,反之加快。
风流量的调整:
风量大小一般使用变频调速,控制电机的转速。但很多收缩机没有这种功能,功能强的还有风向的调整,有效的把热风吹到产品需要收缩的位置,风量大小对收缩效果也影响很大,风量太大收缩膜瞬间受热,膨胀很容易导致收缩后爆口影响收缩效果。风量太小短时间内膜没收缩好 表面会出现鱼鳞纹。风量的大小和风轮大小、角度也有关系。温度越高风量调小,反之调大,速度越快风量调大,反之调小。
所以说收缩机发热机构 、吹风机构、输送机构调整都是相互的,改变一项的参数会影响到其它的参数设置,具体细节还要根据产品特性、收缩材料种类和厚度、产能的要求等来细微调整各参数,以此达到收缩表面光滑美观,收缩后无爆口、褶皱、等现象。
一.拉力试验机测量系统
1.力值测量
通过测力传感器、放大器和数据处理系统来实现测量,常用的测力传感器是应变片式传感器。
所谓应变片式传感器,就是由应变片、弹性元件和某些附件,能将某种机械量变成电量输出的器件。应变片式的拉、压力传感器国内外种类繁多,主要有筒状力传感器、轮辐式力传感器、S双连孔型传感器、十字梁式传感器等类型。
从材料力学上得知,在小变形条件下,一个弹性元件某一点的应变ε与弹性元件所受的力成正比,也与弹性的变形成正比。以S型传感器为例,当传感器受到拉力P的作用时,由于弹性元件表面粘贴有应变片,因为弹性元件的应变与外力P的大小成正比例,故此将应变片接入测量电路中,即可通过测出其输出电压,从而测出力的大小。
对于传感器,一般采用差动全桥测量,即将所粘贴的应变片组成桥路,
简单来说,外力P引起传感器内应变片的变形,导致电桥的不平衡,从而引起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变化,我们通过测量输出电压的变化就可以知道力的大小了。
一般来说,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都是非常微弱的,通常只有几个mV,如果我们直接对此信号进行测量,是非常困难的,并且不能满足高精度测量要求。因此必须通过放大器将此微弱信号放大,放大后的信号电压可达10V,此时的信号为模拟信号,这个模拟信号经过多路开关和A/D转换芯片转变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数据处理,至此,力的测量告一段落。
2.形变的测量
通过形变测量装置来测量,它是用来测量试样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形变。
该装置上有两个夹头,经过一系列传动机构与装在测量装置顶部的连在一起,当两夹头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带动光电编码器的轴旋转,光电编码器就会有脉冲信号输出。再由处理器对此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出试样的变形量。
3.横梁位移的测量
其原理同变形测量大致相同,都是通过测量光电编码器的输出脉冲数来获得横梁的位移量。
二.拉力试验机的驱动系统
主要是用于试验机的横梁移动,其工作原理是由伺服系统控制电机,电机经过减速箱等一系列传动机构带动丝杆转动,从而达到控制横梁移动的目的。通过改变电机的转速,可以改变横梁的移动速度。
三.拉力试验机的控制系统
顾名思义,就是控制试验机运作的系统,人们通过操作台可以控制试验机的运作,通过显示屏可以获知试验机的状态及各项试验参数,若该机带有电脑的话,也可以由电脑实现各项功能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试验结果打印。试验机同电脑之间的通信一般都是使用RS232串行通信方式,它通过计算机背后的串口(COM口)进行通信,此技术比较成熟、可靠,使用方便。
1.由于不了解客户对印刷品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生产中选用了高档材料,但实际上只要选用中,低档的材料就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2.由于客户不了解材料的性能,盲目地对标签生产厂家做一些硬性的要求(如按照国外规定的材料编号等),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对于第一种情况,业务人员应与客户加强沟通,了解客户对产品性能等各方面的要求,并让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把关,避免大材小用。
对于第二种情况,印刷厂家在与客户的协调上更应多下工夫,通过合适的方法说服客户,这其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阻力,但对降低成本却是很重要的。
此外,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有的标签印刷厂家选用"合资材料"或通过ISO认证的材科。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这些材料性能较好,能满足标签印刷的要求,比较容易与客户达成一致,选择起来又简单方便。但要更好地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在印刷不同档次的标签时,可以分别采用不同档次的油墨、纸张、不干胶等材料,以有效控制标签印制过程中的浪费。
合理选择印刷方式
面对各具特色的印刷方式,为了减少设备调试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标签印刷厂家常根据不同档次和不同批量的活件,将产品归类后再选用不同的印刷方式进行印刷。
目前我国的标签印刷以凸印、胶印和丝网印刷为主,而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采用柔性版印刷方式。随着国内制版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价格的不断降低,柔性版印刷的综合成本将大幅度降低,其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标签生产厂家。从长远来看,柔性版印刷将是包装印刷尤其是标签印刷的。在标签印制领域,组合印刷越来越被看好,原因之一就是它能一次完成印刷及后加工,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标签印制成本。
此外,当印刷方式选定以后,如果调机方法得当,也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及机器等的损耗。例如,印刷高档标签时,先用普通的,价格较便宜的特光纸调试机器,然后再换上较好的材料进行印刷;调试机器时以中速开机,调试好再加快机器速度;校印版压力的同时校套色,这两步完成之后再校颜色等。
印后模切 注意细节
在采用脱机模切时,经常出现模切不准现象,甚至可能造成大量的标签报废,并且还必须停机调试。若检验员掌握不好模切标准,也会加大印制成本。
另外,在一些不干胶标签(尤其是一些小面积标签)的印刷中,标签在模切、排废加工时常常出现废料粘连现象,这也是造成印刷材料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建议可采取如下方法解决。
1.设计标签时可适当增加标签的面积,且标签形状不要过于复杂,采用合理的排列方式。
2.适当降低不干胶材料储存车间以及印刷车间的温度,防止不干胶材料面纸上黏合剂黏度的下降。
3.更换使用时间较长、刀刃发钝的模切刀片,或者在模切版与刀刃之间粘连海绵片,也可以重新制作模切版。
4.通过下垫模切底板的方法,调整模切版的压力,使模切版的压力均匀,模切压痕的深浅一致。
5.提高模切排废的速度。
科学管理 严格把关
为了降低标签印制成本,除了在各个工艺环节上多下工夫外,还应积极推行规范化、数字化的管理。国内的标签印刷企业在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同时,更应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以科学、规范的管理全面提高标签生产的质量,降低成本。在这一方面,天津琳得科实业有限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图1为该公司目前的管理模式示意。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管理模式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对新产品的管理有很好的效果。
确定产品要求
评审产品要求
生产准备
制定生产计划
产品生产实施
成品检验
产品交付
总之,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以将标签生产的各个工艺步骤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整体控制。
结束语
降低标签印制成本是一个全局性的工作,而其关键便是在印前设计阶段进行合理统筹,兼顾各工序的工艺特点,通过科学的管理从整体上对标签印刷进行合理控制,从而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减少浪费。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标签印刷厂家与客户的协调也一直贯穿其中,影响着标签印制的每一个环节。对于提出明确要求的客户,标签印刷厂家应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尽量协调好生产与客户要求之间的关系,大限度地降低标签印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