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你怎么做资料了,申请资料你就按烘烤类糕点的细则来做。必须设备同细则对号入座。实在不行的话专门打份报告给质监局,说明情况。当年我就是这样做的,一开始按饼干做,没过,后来改成糕点就行了。我是在广州。
-
一般都用二氧化氯吧,浸泡杀菌
-
建议标注,不然到时被盯上就吃不了兜着走了。。。除非标签上标注了具体的每日食用量,且≤10g或10mL...
-
看了市面上大多是应该是臭氧杀菌的。但是臭氧杀菌的话要注意挑选香精。
-
低酸性饮料,杀菌温度一般为115~121度,121度的较为普遍,时间根据所杀菌的产品大小而异。酸性饮料的杀菌温度一般采用85~100度,时间根据所杀菌的产品大小而异。制定杀菌公式时, 还要看产品的原料特性、产品的ph值。
-
均质、稳定剂、护色、掩盖、避光。
-
白兰地的前身是 白葡萄酒 ,早年间,由于 白葡萄酒 的酒精含量较低,会因为长时间的运输而变质,所以法国人就想出了 " 双蒸之法 " ,就是把 白葡萄酒 蒸馏两次来提高它的酒精含量以便运输,这就是最早期的白兰地。但其实白兰地不止有葡萄酿造的,还有苹果白兰地、樱桃白兰地等。
-
色素类添加剂,可以的
-
1、用熏醋生产工艺可以提高食醋的风味,口感和熏醋特有的香味。2、香醋生产工艺添加炒米色液,炒米色是用大米加热炒造而成,炒米色液有香醋特有的焦香味。3、陈酿,在食醋生产过程中,醋酸发酵结束后,发酵过程中生成的各种物质之间还需要较长时间相互作用和融合的过程,在陈酿的过程中,水和醇分子之间融合,减少了醇分子的活度,使食醋风味醇和,同时各类酸和醇在陈酿过程中发生酯反应,使食醋总酸有些下降,而酯特别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已酸乙酯将有所提高。食醋香气成份主要包括酯,醇,醛,酸,酚和双乙酰等,它们在食醋中含量极少,但在恰当配比下能赋予食醋特殊芳香。这三种方法供你参考,我从事食醋行业将近有20年了,也不断的收集食醋增香的方法,从来没有看到添加一种或几种物质提升食醋的香味和口感,但也不能完全否定,既使有此技术,拥有者也不会外披露的。
-
取决于消毒前水果表面的大肠菌群基数。
-
50度是酶解 85度是反应 鱼腥味和你温度无关,和你设备也无关,而是和你的配方设计有关。就靠一点姜汁去除不了。美拉德反应组成的东西很多,就你列举的那几个原料明细不够
-
不是胶体的问题,是你的乳化剂没有选择好,或者量不够
-
从微生物角度讲,一般60℃以上,10℃以下比较安全,如果在产品口感、颜色等方面没特殊要求,尽快通过这个时间段,是必要的。
-
墙面用彩钢板、地板有水磨石、环氧自流平
-
SB/T10423-2007速冻汤圆的执行标准
-
粉状微晶纤维素,指的是粒径在2-100微米之间的,普通微晶纤维素,即常规型号,粒径多在60-80微米
-
葡萄糖晶体的甜度是白砂糖甜度的0.7倍
-
加些卵磷脂试试,麦麸要用好的,不可霉变
-
我们是生产饮用水的,超滤膜透过分子量为50000道尔顿。对你们产品的生产工艺不懂,你们使用的超滤膜估计透过分子量会大一些吧。如果抛开苹果汁的预处理,我认为提高超滤膜的有效方式也就是加强设备的反冲洗。
-
速冻生制品,还没有加热至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