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菇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适应能力强、易栽培、产量高、销路广等特点成为北方地区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品种。其营养价值高、肉质肥厚、蛋白质含量高、含有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经常食用,能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并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其适应...
显示全部
平菇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适应能力强、易栽培、产量高、销路广等特点成为北方地区栽培最普遍的食用菌品种。其营养价值高、肉质肥厚、蛋白质含量高、含有18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经常食用,能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并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其适应性很强,生命力旺盛,对栽培方式、场地要求均不严格,栽培季节从秋末至冬、春,甚至初夏都可生产;其生长周期短,原料来源广泛,生物效率高,从种到收只需40 d左右,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生产项目。现将平菇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常用栽培配方
配方1:棉籽皮94%,尿素0.3%~0.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石灰2%~3%。配方2:棉籽皮45%,玉米芯43%,饼粉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配方3:棉籽皮45%,麦秸43%,饼粉5%,过磷酸钙1%,草木灰1%~2%,尿素0.3%~0.5%,石灰2%~3%。
2 配料准备
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0∶(1.3~1.5)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pH值为7.5~8.0。选向阳、地势高、干燥的地方,培养料加pH值为9~10的石灰水拌料,含水量达65%~70%。拌匀后按50 kg/m堆料,建成宽1.5 m左右、高1.2~1.5 m、长度不限的堆料。为通气良好,铺料时底部放2根竹竿,上面两侧打孔时与底部竹竿交叉,堆好后撤出竹竿,然后盖膜保温保湿使之发酵。发酵结束即可进行装袋接种[1]。
3 装袋接种
选用(22~25) cm×(45~50) cm的塑料袋,采取4层菌种3层培养料的层播方式,菌种量一般为15%左右。两端袋口菌种量应大,有利于菌丝生长。
4 发菌管理
菇棚消毒后把接过种的料袋搬运至菇棚内,在畦床上堆垛发菌,或搭架码放。早春晚秋温度低,可南北2行并列为1排,每排留出走道,可堆10~12层,其他季节单行排列。气温高时也可堆放2~4层料袋堆成“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并留出人行道。覆膜保温时定期揭膜通风,防止因缺氧抑制菌丝生长[2]。
5 出菇管理
在温度25摄氏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暗光和通风良好条件下,一般中、高温型平菇25 d左右、低温型30~35 d菌丝即可长满袋。当部分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表明菌体已经成熟,这时即可适时转入出菇管理。菇棚消毒,注水浸湿待晾干后,按菌袋菌丝成熟早晚整齐地堆放于畦床,堆高7~8层。然后解开菌袋两头扎口,当料面见有小菇蕾出现时,剪去袋两头的薄膜,暴露料面,以促使菇蕾迅速生长。
6 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平菇病害有绿霉、曲霉、毛霉、根霉、细菌、病毒病、细菌性褐斑病、黄斑病等,主要是防治绿霉和黄斑病。绿霉是侵害食用菌最严重的一种杂菌,在培养料中灭菌不严格,或接种时消毒不严格,或出菇后因采菇时菇根处被侵染,均能产生绿霉。当菌床培养料上或菌袋两端发生少量绿霉时,用0.1%绿霉净、0.1%~0.2%克霉灵或浓石灰水清液涂抹或喷洒被害部位,可防止分生孢子扩散蔓延,或用0.02%菌绝杀处理侵染部位能抑制杂菌生长。若菌床或菌袋出现绿霉已深入到料内,应及时用0.2%菌绝杀液浸纱布盖住,然后轻轻挖掉已污染的料块,在挖除后的料面喷0.2%多菌灵或其他杀菌剂,也可涂抹浓石灰乳,再用新鲜料或菌种填平,可控制其发展。对于污染严重的菌袋可深埋处理。在出菇期间,可用克霉灵800倍液,隔3~5 d喷雾1次,能收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他病害的防治与绿霉的防治方法基本相似,只是用药有所选择。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对工具和手要用酒精或高锰酸钾严格消毒[3-4]。
6.2 虫害防治
平菇栽培时常见的虫害有线虫、螨类、蚁、蜗牛、果蝇、菇蚊等。药剂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乳剂2 500倍液喷雾;用灯光和糖醋液诱杀蝇类;骨头烤香诱杀螨、蚁类;用盐杀蜗牛等。
7 采收及收后管理
在适宜条件下,从子实体原基长成菇体大约7 d,当菌盖充分展开,菌盖边缘出现波状时及时采收。采菇时大、小一次性采完,勿摘大留小。采收时要整丛收,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菇体,不要把基质带起。采菇后清理料面,剔除死菇、菇根及杂物等,喷水1次,保温、保湿,让菌丝充分恢复。经7~10 d见有菇蕾出现时,再按出菇要求管理,采完2潮菇后,一般菌袋发生失水,应给以补水。
-
选块。将发好菌的香菇块与菌筒,充分干燥,选择无污染,完整的块或菌筒作处理,如老菌筒过厚,可进行搔菌,待其菌丝愈合后方可选用。
浸泡。热水浸块是冬季栽培香菇催蕾的一种理想方法,浸块时,将水热至33度,然后将香菇块或菌筒倒入池内,浸泡3—5个小时,如果水温降低可添加开水,调节水水温到18度到33度,然后将浸好的香菇块捞出,置于出菇场地,,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持其温度,直至块上现蕾,再进行通风换气,出菇期间如气温低,可直接向块上喷洒18—33度热水,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提高薄膜内环境的温度,以利香菇正常生长。
菇的采收及块的营养补充。浸泡过的块用薄膜覆盖后要继续保温,菇蕾能很快拱出菌块,此时加强通风,提高气温,10---17天便可采收第一茬菇,采完后,揭开薄膜让香菇块充分干燥,7—15天再用热水浸第二次。采完第二茬菇后,应给香菇块补充一定养分,。常使用营养物质有:三十烷醇溶液,30ppmlm柠檬溶液,0.2%的磷酸二氢钾和葡萄溶液,小于0.2%的尿素,豆浆,淘米水,蘑菇生长素。
-
一般堆积材料配合比例是:
各种作物秸杆、杂草、落叶等1000斤左右,加入粪尿200—300斤,水100—200斤(加水多少随原材料干湿而定),石灰15—30斤,或磷矿粉50—60斤,过磷酸钙10—15斤,氮素化肥8—10斤。为了加速腐熟,每层可接种高湿分解纤维细菌(如酵素菌),若缺乏时,可加入适量骡马粪或老堆肥、深层暗沟泥和肥沃泥土,促进腐解。但泥土不宜过多,以免影响腐熟和堆肥质量。所以农谚讲:草无泥不烂,泥无草不肥。这充分说明,加入适量的肥土,不但有吸肥保肥的作用,也有促进有机质分解的效果。
-
碳铵不能与钙镁磷肥或草林灰混合,因为后两种肥料都是碱性的,混合后会加速碳铵分解为氨挥发而损失氮素。碳铵也不宜与氯化钾混合放置过久,因氯化钾吸湿性大,碳铵在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分解而加速氨的挥发。碳铵可以与过磷酸钙混合,因过磷酸钙一般是酸性的,而且混合后有部分转变为磷酸铵,可减少氨的挥发,但是如果该种过磷酸钙含酸较高,容易吸湿,混合后堆放过久也会有氨的挥发,所以混合后以尽快施用为宜。
-
尿素[(NH2)2CO],学名碳酰二胺,含氮量在44%~46%之间,是固体氨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理化性质比较稳定,纯品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体或小颗粒,内加防湿剂,吸湿性较小,易溶于水,为中性氮肥。尿素养分含量较高,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最适合作追肥,特...
显示全部
尿素[(NH2)2CO],学名碳酰二胺,含氮量在44%~46%之间,是固体氨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理化性质比较稳定,纯品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体或小颗粒,内加防湿剂,吸湿性较小,易溶于水,为中性氮肥。尿素养分含量较高,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最适合作追肥,特别是根外追肥效果最好。
尿素施入土壤,只有在转化为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由于存在转化的过程,因此肥效较慢。一般要提前4~6天施。同时还要求深施覆土,施后也不要立即灌水,以防尿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
尿素每次每亩的施用量约在10公斤左右。根外追肥时,尤其是叶面,对尿素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很快,利用率也高,增产效果明显。喷施尿素时,其浓度要求较为严格,一般禾本科作物的浓度为2%左右,果树为0.5%左右,蔬菜在0.5%~1.5%之间。对于作物的生长盛期,或者是成年的果树,施用尿素的浓度可适当提高。
使用尿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不宜作种肥。因尿素中含有10%的缩二尿,缩二尿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均有害。如果不得已作种肥时,可将种子和尿素分开下地,切不可用尿素浸种或拌种。
(2)当缩二尿含量高于1%时,除前述不能用于种肥之外,还不可用作根外追肥。
(3)尿素转化成碳酸氢铵后,在石灰性土壤上易分解挥发,造成氮素损失,因此,要深施覆土。
-
金针菇生产上常出现菌丝生长细弱、缓慢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培养料营养不足。金针菇菌丝分泌的酶能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但不能直接分解木质素。因此,人工栽培时必须合理搭配培养料,以满足金针菇生长发育的需要。特别是用木屑或其他代用栽培料大面积栽培时,应添加10-20%的细米糠或麦麸及氮素营养。要求培养料湿度适宜,湿度过大,菌丝发不到袋(瓶)底或者生长缓慢;培养料过干,菌丝生长很慢且纤细。培养料要装均匀,过紧过松都会影响菌丝生长。
-
领导也说安排去参加内审员审核,有用吗?
-
申请扩项(增项)啊
-
啤酒花提取物就是啤酒花制品,国内国外都是作为原料使用的
-
不能处罚。两年是建议而非强制。
-
季节性那么强的东西你们一年都在销售?
-
不是这么标的,应该如下:配料:葡萄汁,二氧化硫葡萄品种:赤霞珠100%配料表不能标注赤霞珠100%如果有人投诉你,让对方拿出你不是赤霞珠100%的证据谁主张谁举证
-
难道企业会无缘无故在产品上标注不添加防腐剂吗,不就是为了让误导消费者认为是不含防腐剂吗,否则企业干嘛不直接写不含防腐剂呢?就是因为保证不了产品无防腐剂。所以,技术上实事求是不等于认知上实事求是。
-
真空包装没杀菌?保质期15天?配料没有防腐剂?配料表惨不忍睹啊!
-
水分含量多少
-
建议找厂家委托加工,专门定做预包装的。
-
可以和稳定剂及香精公司的应用工程师合作!他们会有办法的!
-
用一般的淀粉可以吗
-
可以使用姜黄啊,颜色很好!!!
-
目前使用的大部分脱氧剂都是基于铁粉氧化反应。在反应时还需水的参与,因此,在低水分含量的食品中应用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