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版面和文字的正确无误。
2)颜色模式是否为CMYK,是否缺色。
3)药膜朝下是否未被选择。
4)尺寸有没有问题,每张底片上应注明CMYK色标或者专色色标及专色色号。
5)各专色版是否存在分色错误。专色版容易出问题,经常会因为是否叠印、陷印等制作原因造成输出错误,需要仔细校对。
6)版面上需要的规矩线是否齐全,位置放置是不是经济的。
7)整个版面的拼版方式是否体现节约,是否还有更适合的拼版,哪怕再增加一个相同的或不同的、本批产品或非本批产品的图案。
8)需有位产品的设置及量是否符合客户的设备、技术、材料等的实际要求。
9)网印产品大多需要模切、压痕,而印刷时的网版变形、伸长及放置承印物位置的轻微变化等,都会导致后加工的困难。所以,此类产品的刀模线版底片,印刷后以实际印刷品为准再行制作,这点很重要。
10)网印产品诸如标牌一类,常需要打孔。在设计制作这些印刷品刀版底片的时候,打孔部分只要注明位置和直径就可以了,甚至还可以直接在打印或打样样张上标明打孔中心点和直径,而不必制作刀版底片。
11)光盘的网印制作不需要边,即要多大的印刷范围,就做成多大。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盘的图案将来要印刷在银色基底上,此时就需要加印一道白色底墨,当然,特殊需要除外。这一点往往会被设计制作人员及客户所忽视。
12)对于异常严格的企业标准色等,必须在制作完毕并且打样之后,交由客户签字才能付印,否则极有可能返工甚至遭索赔。
13)建议使用椭圆形状的网点,因为这种网点过渡较圆,网点更平稳、自然,也利于网版晒制和印刷中降低龟纹出现的几率,这在笔者十几年的制版生涯里已得到很好的验证。
其实,网印印前制作需要注意的事项远不止这些,重要的是印前制作人员应善于总结和积累每一个网印产品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作“前车之鉴”。
要注重印前制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北方一大型连锁培训机构,从2006年起,在原来仅有的软件设计基础上,增设了印刷工艺课程,笔者曾参与授课。问及机构负责人的思路时,对方坦言:用人单位反映,从这里毕业的同学操作软件的熟练程度很好,不足的是输出之前或输出之后,总是存有必须修改甚至报废的问题,造成效率低,客户不满意。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只懂软件操作而不懂印刷工艺。其实,印刷工序是设计制作工序的铁杆客户,其明显的和潜在的需求等都需要印前工序人员深入挖掘才行,决不能似懂非懂,似是而非。
为重要的是,当今网版印刷技术的讲授已经登上高等院校的大雅之堂。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已成功开设现代网印艺术专业,在这里,本科生通过四年的艺术设计、印前图文处理软件及网印制版、印刷全过程还有网印相关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将来会成为既懂印前设计制作又懂印刷的高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必将会改变印前制作的现状,当属网印领域的先河之举,明智之举。
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一般均认为始于公元105年,蔡伦是造纸的始祖。
千百年过去了,在距甘肃省西和县城60多公里的西高山乡朱刘河村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我国古代造纸的民间传统工艺,他们按原始的工艺流程在生产着这种古纸。这个与工业文明毫不着边的传统工艺给我们保留住了一个古老的文化信息,更是把一个未曾流逝的文明传递给了世界。
该村西南两面被西汉水紧紧环绕,西北方是高耸云端的仇池山,700多户人的这个小村庄被一堆一堆的枸树簇拥着夹在两座山谷中间,路边溪水清流,潺潺有声,耕牛在山坡上吃草,小鸡在阡陌之间悠闲觅食……一切都是如此安静,就像陶渊明时代的世外桃源。
朱刘河村做枸树皮麻纸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据当地人介绍,该村造纸历史至少有1000多年,现在有几十户人家在做,而且大部份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和中年人。记者看到这里灌木丛生,枸树随处可见,成为造纸用之不尽的原料,滔滔西汉水和村前四季不枯而冬不结冰的一条小溪又为枸树皮的浸泡、发酵、漂洗、打浆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直以来,朱刘河村的村民祖祖辈辈一直使用原始、简单的工具,按照原始、复杂、完整的流程制造着的手工枸树皮麻纸。这套工艺大致可分为备料、原料加工、挑拣、蒸穰、碾穰、刀切、手搓,砸穰、淘穰、打捞、麻钱记数、榨水、上墙,撕下扎捆、刀切剪齐等几十道工序,有所谓“造纸七十二道手,上墙还要吹一口”的谚语,和《天工开物》中的记载如出一辙。
称为麻纸仅仅是从古至今的一种流传叫法,并不是因为造这种纸的原料是麻,这里造纸的原料取材于枸树皮。枸树为多年生落叶乔木,古名楮,又名谷浆树,树皮自古以来就是造纸的上好原料,分布于中国黄河、长江和珠江流域地区。
村民把收集回来的树皮进行初步筛选,浸泡,同时加上生石灰泡制约一天(石灰可起到腐蚀、易蒸的作用),然后放进大锅里蒸,通过高温使其进一步软化。蒸枸树皮的锅是用一个口径二尺多深的铁锅,锅里要放8担水,里面放上处理好的枸树皮后用泥土将顶抹裹成伞形围圈。然后蒸8个小时左右才能熟了,再闷上2天让树皮熟透。经过这道工序后生料就变成了熟料,此时,树皮中的纤维才被充分软化,达到做纸浆的要求,但还不能直接用于造纸,必须把它拿到有活水的地方洗掉石灰和其它杂质,过程中要用脚不断的踩踏,使其更加疏松,柔软。
洗净后,还要在水中继续浸泡3天,待纤维软化后放到石碓上砸成穰,再用穰刀切碎,在一个大木杵的踏翻下把穰压成松散状。之后放入一个石槽中,用碗口粗的圆木尽量捣碎,使植物纤维变得更软更细,后放到石槽里淘浆变成均匀的纸浆。
终成型的麻纸是从一个深1.5米的大池子里“捞”出来的。装满纸浆的池子上有一块长方形木架子,上面摆好竹帘,用两根小木棍将小竹帘卡住,这便是抄纸的主要工具——模型。在这里,每家造纸作坊的墙壁上都供奉着造纸祖师爷的牌位,纸匠要先虔诚的顶礼膜拜,然后才能开始抄纸。纸匠双手握住木架两端,先将竹帘的一端稍微倾斜插入纸浆槽中,挑起来后,再将另一端完全缓缓地沉入,大约5、6秒钟后迅速将竹帘捞上来,一张纸就在竹帘上“飘”出来了。将竹帘反扣轻轻一揭,一张原始的纸就造好了,这样一层接一层的纸垒在一起,并不粘连。纸匠用两个古铜币翻来覆去的记着纸张的数量,外人根本无法看懂,让人觉得神秘而又不可思议。
“捞”出来的大迭湿纸,要用木板和大石块持续压十个小时以上挤干水分,接下来,便是揭湿纸,一张一张地往墙壁上晒湿纸。等纸张完全干燥,然后裁剪、打捆就可以作为成品纸张出售了。
据了解,这种纯手工制造出来的枸树皮麻纸,拥有耐久性好、寿命长、不发脆、强度大、无污染、吸水性好等优点,在艺术领域有着大量的市场。
瓦楞纸箱表面进行防潮制作,通常采用涂布防水剂的办法来解决。根据防水剂的作用可以将防水瓦楞纸箱的处理方法分为:暂时性防水处理和长久性处理。
1
暂时性防潮处理:“拔水剂”
瓦楞纸板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暂时性防水剂处理后,具有暂时防水功能。即当水短时间落于其上时,不沾湿而成水滴,能防止水浸透纸板。在大多数纸箱厂主要采用“拔水剂”对纸箱进行防潮处理。
拔水剂的防水原理:
是一种蜡乳液,固体含量一般为48%~51%,它的大特点是在使用时可用30倍左右的水稀释,然后涂布于正在成型的瓦楞纸板面上,经过l50℃左右的温度干燥,纸表面纤维由于醋的包裹,而具有低表面张力,形成对水不浸润的面层。当遇水时,水在这个纸板上不浸润,形成水滴滚落,从而达到防水的作用。
拔水剂的缺点:
但是,蜡对纸纤维的附着力并不好,特别是当拔水剂被稀释了30倍以后,其固含量只有1.5~1.7,纸表面纤维只有很薄一层被蜡包裹,在遇到摩擦,如纸箱在搬运,堆码过程中遇摩擦,往往会使这一防水表面失去作用。另外由于蜡乳液中蜡的粒径一般都比通常的高分子乳液粒径大,要往纸纤维深处渗透也难,同时拔水剂一般对明矾一类化学品敏感,在纸表面往往很快破乳而沉淀下来。
不太适用于:需要冻库的瓦楞纸箱,需要在高湿环境中存放的瓦楞纸箱,需要海运的瓦楞纸箱,
特别提醒:不同牌号的拔水剂,其原料和制备工艺往往不同,在水比上用一些差别,使用时掌握好这个适宜的水比很重要,水比过高,拔水度将,起不到防水效果;水比过低,往往在纸板面上形成深色的蜡质油点、损害了纸板的外观。
2
长久性防潮处理:防水涂料
所谓长久性防水处理,就是既使长时间与水接触也几乎不透水“的一种处理方法。在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对纸箱的防水处理都是采用这种办法。纸箱用手工涂刷一层防水剂,光亮、强度好,耐水性良好,并且在涂刷后不会产生塌楞现象。
这类防水剂往往是溶剂型(或者称为油性)的,对操作者身体损害较大,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纸箱的回收也不利,近年来已很少采用。
取而代之的是水性或乳液型防水涂料。水乳性防水涂料可以达到长时间与水接触而几乎不透水的要求,但在进行手工涂刷时如果涂料含水较多,自然干燥时间长,容易引起塌楞或面纸与瓦楞的分离现象出现。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三方面着手:
(1)涂料的不挥发份要高。
(2)可适当添加一点无毒可溶于水的挥发性溶剂,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
(3)改变手工涂刷的操作方式,用机涂加烘干的方法进行生产。
现有的防水涂料,前二项实际上已被采用,第三项用目前的这些涂料来进行,是有困难的。因此瓦楞纸版干燥成型温度一般在150℃左右,有的高达l 80℃,一般的热塑型高分子涂料在这个温度下已发粘,涂有这种涂料的纸板在热板上通过时往往由于发黏,把纸拉毛甚至表面可拉破。
然而,一种新型的瓦楞纸板防水涂料可以克服这一缺点。这种涂料是一种高分子乳液与蜡乳液的结合。这种高分子乳液成膜性、耐水性均好,乳液的粒径比蜡乳的粒径更细,在涂布后,对纸的渗透性比蜡乳液强,由于它与蜡相溶性较差,成膜后,蜡从高分子膜中析出,加上被纸纤维挡做的大部分蜡粒子都浮于纸表面纤维上。瓦楞纸板通过成型加热板时,由于蜡的作用,减轻了纸表面发黏的现象,不会出现纸面被拉毛的现象,同时在蜡的下高分子膜也不会被,使纸板能具有长久防水的效果。这种涂料也解决了手工涂刷效率低的问题。同时,由于有蜡的存在,它又起了一个消光剂的作用,使纸板保持了本色。这种涂料是水乳型的,采用水性油墨进行印刷不会出现不沾墨的现象。后必须指出的是,这种高分子乳液中的主要树脂,易被碱水解固,此对于纸的回收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