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包材公司主要从事包装材料的生产,销售及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如食品包装、蒸煮袋包装、化工软包装、干燥剂脱氧剂外包装、铝薄复合包装、高温杀菌袋、高低温麦拉(器械包装)、水煮袋等。公司全部设备从意大利和日本引进,是国内印刷行业中的生产企业。
该公司的主要用汽设备是各种凹版印刷机,每台机器有数量不等的热风换热器,蒸汽从锅炉出来通过减压阀减压到4bar, 再通过控制阀进入热风换热器加热空气到一定的温度(该温度的设定同油墨有关),吹出来的热风用来干燥油墨。
该工程在设计中考虑了凝结水的回收,但是未考虑使用凝结水回收设备。而该公司的领导和技术人员也意识到凝结水回收带来的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高温的凝结水排放会带来环境的了污染,同时凝结水是含有相当热量的,直接排放会造成能源的浪费。以天然气为燃料计算,回收每吨凝结水大约能节约15-17元的人民币。这对很多企业来说凝结水的投资回收期都会低于一年。
而具体的采用什么方式来回收凝结水,则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一般来说凝结水管道布置中没有提升,锅炉房处于整个厂区的低位置,则可以采用自流的方式。只是须注意凝结水管道的选型须按照二次蒸汽的量来选择。而该公司的情况蒸汽管道和凝结水管道均为架空布置,高度为4.5M,而热风换热器的凝结水出口约为2M, 同时凝结水管道在走上屋顶后才回到锅炉房。
苏州瑞克阀门作为全球蒸汽应用领域的专业公司,该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邀请我们讨论凝结水回收的问题,我们认为由于蒸汽通过控制阀进入换热器,而控制阀在温度控制器的控制下可以处于任意的开度,那么在控制阀处于小开度的情况下,凝结水无法达到蒸汽管道的高度,也就是说凝结水在这种工况下可能出现失流。而失流的出现则会造成温度控制的波动和水锤。我们建议采用瑞克的PT系列的凝结水回收泵,在每台印刷机安装一台,每台印刷机的凝结水自流回凝结水回收泵中,在通过凝结水回收泵加压后回锅炉房。瑞克的凝结水回收泵是依靠蒸汽为动力,避免了电动泵在高温下容易气蚀的问题,性能稳定可靠。该工程一期使用了我公司3台PT系列凝结水回收泵,目前运行良好。该公司使用的苏州瑞克阀门其他的产品还包括瑞克的减压稳压阀,蒸汽控制阀等。
在理论上认为,要在塑料薄膜上获得良好的印刷适性,薄膜的表面张力应高于油墨的表面张力,同时表面要有一定的粗糙度以形成吸附力。
而塑料薄膜中聚烯烃类如PP、PE膜属非极性高分子材料,化学性能稳定,表面张力小,低于油墨的张力.对油墨附着能力差。而有的薄膜虽然表面张力与油墨张力相当甚至更高,但其表面光滑,无毛细孔表面吸附力小,同时各种薄膜在合成树脂时添加的开口剂抗静电剂耐老化剂等也会影响薄膜的表面性能,使其印刷适性变差。
多数收缩膜中都存在一些印刷适性问题,为提高薄膜表面的印刷适性,必须对印刷性能差的薄膜表面进行预处理,提高表面张力和表面吸附力。常用的方法有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化学处理,涂层处理法等等。
一、上光后的色彩差异海报常用的上光方式是PP裱合上光及UV上光,而现在就以未上光、PP雾面上光、UV上光来分析其色彩差异。
上光加工后对印刷品复制的阶调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其共通点是提升了亮部及中间调的浓度域而压缩了暗部的浓缩域。根据孙益智「印刷品上光前后之色彩差异研究」中可发现:
上光种类
UV上光
PP雾面上光
各项影响
满版印墨浓度
大于未上光。
小于未上光。
印刷版调复制浓度域
黄色版比未上光小,青、洋红、黑色版比未上光大,但并未大幅改变复制浓度。
皆比未上光小,但变化范围大。
网点扩大情形
不论什麽色版从10%网点到90%网点皆大于未上光。
80%~90%的网点间与未上光的网点扩大曲线相交小于未上光。
色相差
与未上光相差不大。
比未上光大。
灰度
与未上光相差不大。
比未上光大。
有效度
与未上光相差不大。
比未上光小。
印墨表现力
有增强趋势。
有变弱趋势。
色差
对于网点的色块色差的反应较大。
对于网点的色块色差反应较小。
印刷反差值
平网相对的印刷反差值小于未上光的印刷反差值。
平网相对的印刷反差值小于未上光的印刷反差值。
灰色平衡曲线
不论什麽颜色,其曲线皆位于未上光的灰色平衡曲线上。
亮部及中间调的灰色平衡曲线位于未上光之上,但到了暗部区,其曲线就落于未上光的灰色平衡曲线之下。
上光前后印刷品稳定情形
在中间调的变异较大,(较不稳定)但到暗部后变异(不稳定性)有趋缓的情形。
随着网点的变大而产生较大的变异。(愈不稳定)
二、视觉感受对50位同学针对「未上光海报及上UV光与上PP雾面光海报,哪一张给你的视觉感受?为什麽?」简单的问卷调查中得出:
(一)50位同学中有5位喜欢未上光海报:因为看起来较自然。
(二)50位同学中有17位喜欢UV上光海报:因为色彩看起来鲜艳、有反光的效果、亮亮的较吸引人注意、海报感觉较真实、产品(图案)显得逼真、立体、PP雾面上光的色彩被压抑住所以不喜欢。
(三)50位同学中有28位喜欢上PP雾面光海报:因为海报看来较有质感、舒服、柔和、自然、美丽、高级、精致、不刺眼、眼睛不觉得反光、视觉感受较高级、海报有价值感觉。陆、结论与建议:为海报张贴是商品及讯息传达的一种方式,强化海报表面的效果是很重要的!
海报上光与否对视觉感受真的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50人中只有5人喜欢未上光海报,而其馀45人都喜欢上过光的海报。显示出一张未上光的海报看来显得普通,不吸引人注意,很容易令人视而不见,失去它的作用。不过上过光的海报就像化过 一样增添了那一份的美感,更显出一种精致的视觉感受!
上光种类的不同而带给视觉上有不同的感受,在视觉上来说:很明显的UV上光的海报色彩明度较高,显得较鲜艳饱和,增加海报的彩色效果。高明度、高彩度及波长较长的色相能让人产生兴奋,(李长俊 艺术与视觉心理学)有加强吸引人的效果。而PP雾面上光则压抑了色彩的表现,消光的手法产生了一点点蒙蒙胧胧的视觉感受,虽然色彩不再那麽鲜明,但却造就了视觉上柔和的质感效果。视觉里的选择、抽离、认知、了解,往往经由大脑而影响到心理。
对色彩来说,色彩诉诸于感觉,色彩产生一种立即效果而成为象徵,上光可以显亮固有色彩,但在过度作用下反而破坏了色彩,太亮的色彩会造成人心理的不悦、困扰、反感。在色彩的明亮来说,适度的明亮感对人的情绪感应中激发了愉悦与兴奋的情绪。上UV光的海报比不上光的海报多了一层明亮的薄膜,造成色彩饱和度的增加,人们因视觉的观看而带动了愉快的情绪。
柔和的色彩则会引发人产生宁静、平和的情绪,上PP雾光之后的海报色彩优和、细致,视觉影响心理产生了平静的作用,情绪受到安抚,也就造就了舒缓的功能。
海报上光对海报来说是有助益的,但需要上什麽样的光应该配合海报的设计内容来选定,活泼、生动、愉快、兴奋的设计内容较适合选用明亮的上光手法,而温和感受、优美、温馨的设计内容较适合用柔和的上光方式。现在有许多上光方式都偏向于局部上光,造就更精致的视觉享受来因应多变的消费者。对于大众的视觉感受可多加探讨,以求能激发出不同的上光表现方法,给予人们更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在印刷上,碰到纸张带有静电,会带来很多麻烦。比如——整纸时纸张按规格裁切后上机印刷前,必须撞齐。带有静电的话,在静电的作用下,纸与纸牢牢咬住,空气就难以透进纸张之间,要把纸张整齐,往往需要用手去一张一张拉开。
印刷中
由于静电吸引,纸张之间贴合紧密,可能自动分纸机的分纸吸嘴都分不开。毛刷压重了,容易产生断张、空张;毛刷压轻了,又会造成双张或多张,多张纸进入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会造成闷车,压坏橡皮布或衬垫。带静电的纸张,在输纸台向前输送不自然、不流畅;到达前规处容易造成歪斜不正,定位不准,从而导致套印无法套准,产生废品。
收纸时
带静电的纸张即使走过压印工序,也容易收纸不齐,给第二次整纸带来麻烦。不少物体带静电都是由摩擦引起的,纸张带电也是摩擦引起的。上海印刷厂造纸时,纸与压光机的摩擦,印刷时,纸与橡皮滚筒、压印滚筒之间的摩擦……都是产生静电的原因。那么,怎样消除纸张静电呢?
方法之一
纸张进厂入库后,存放时间尽量长一些,存放处能与印刷车间连通更好,温度控制在18~25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使纸库的温度、湿度与印刷品车间达到一致,这样有利于使所存放的纸张含水量改变。纸张含水量的改变,就是一个释放静电的过程。
方法之二
印刷过程中,在收纸部分加上潮湿的毛巾,将沾水的毛巾固定在拉杆上,51718sjm使纸张在经过的时候与潮湿的毛巾接触,这是消除静电的一种已有不少人采用、行之有效的简易办法。
方法之三
当车间里的相对湿度小于50%时,印刷或制版过程中容易产生很高的静电,因此,上海印刷厂增加车间的相对湿度和纸张的含水量,特别是在晾纸时增加室内的相对湿度,有助于消除静电。增加室内相对湿度可使用调湿设备,没有调湿设备可以用在地面上洒水增湿的方法。调湿设备主要为加湿器。在车间的天花板或墙壁上安装上离心式自动加湿器,当室内相对湿度没有达到要求时,加湿器就会自动喷出雾状水汽,增加室内相对湿度,在室内的相对湿度达到要求时,便会自动停止喷雾。
方法之四
采用静电消除器,以静电消除器产生的离子去中和带电体上的电荷,从而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目前的静电消除器有三种类型:
一种是放射元素除电器。不干胶印刷它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电离作用电离空气生成离子,来中和带电体上的静电。一种是自动放电式静电消除器。它以导电纤维、导电橡皮或导电金属材料等做成针状式细线状电极并很好地接触,利用带电体本身的电场产生电晕放电生成离子,来中和带电体上的电荷。还有一种是外施电压式静电消除器。它以给针状或细线状电极外施高电压,发生电晕产生离子。
方法之五
采用抗静电剂(又称作静电消除剂、除电剂)。抗静电剂的原理是给予纸、薄膜等带电体表面吸湿性离子,而变成亲水性,从而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减小电阻,增加导电性,使静电荷不容易积蓄。抗静电剂主要是表面活性剂,有亲水基和疏水基(或称极性基和非极性基)。亲水基对水等极性较大的物质亲和性强,疏水基对油类等极性较小的物质亲和性强。抗静电剂在印刷上有很广的用途,像用来制作防止静电的软质胶辊等等。
一张图文原稿,往往要经过许多设备的处理,才能得到其复制品。这些设备包括输入设备、图形及图像处理设备输出设备等。数字化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系统是开放型的,并不受限于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过程。各种品牌类型和颜色特征的设备的呈色特征的多样性增加了颜色准确再现的难度。图文信息在这些设备的传递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信息损失,甚至会使复制出的图像与原稿无论在色彩层次及饱和度上均相去甚远。此外,印前处理基本上已经决定了该印刷品的大致质量特性,印刷过程中所能调整的仅为网点还原特性、墨色的深浅等。要改变图像的色彩色调结构,效果,主要的还是要在印前的选材、扫描分色的操作上下功夫才行。可以说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制作初期产品质量的“等级”就已注定。
印刷中因客户提供的图片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印刷品的质量难以保障。若无高质量的原稿就不可能保证高质量的印刷品,这是因和果的关系。用数码相机拍摄的原稿要处理成A4幅面的彩图,如果没有600万像素以上精度带专业光学镜头的家用高端或专业数码相机,是极难满足印前制作要求的。另有网络下载的图像由于受网络带宽的限制或者网络图像本身的精度就不高(网络上可供传输下载的图像分辨率往往很低,基本上是72DPI),难以满足印刷需要。要达到专业印刷的要求,分辨率一般要达到300DPI。
在彩色印刷作业中,常出现粘脏堆墨标题或实地发虚等印刷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不能排除所使用的纸张油墨的印刷适性和设备方面的因素,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印前设计未能很好地结合印刷生产中的实际要求所致。
印前设计造成粘脏的原因是图片阶调值总和即油墨总量设置得不够切合实际,不带烘干的冷固型单张纸油墨阶调值总和规定不超过260%。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不了解这些,只凭个人的喜好去追求色彩饱满,常会将阶调值总和设置得很高,造成用实地压出标题至使大面积的暗调部分堆墨发虚,以及诸如叠印不牢背面透印和由于油墨未充分干燥产生的背面蹭脏等现象。对于这些问题,在印刷实践过程中,必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其一,合理设置图片阶调值总和,有意识地将图像油墨总量尽可能接近于而不是高于国标值,这样印刷出来的图像才能够既有层次和清晰度,同时又能减短油墨干燥时间,使印品不易粘脏。其二,合理运用底色去除技术,部分去除底色,合理控制中性灰平衡,拉大图像反差,增加饱和度。这样既能有效地保证图片色彩鲜艳,又不易产生堆墨色彩沉闷和粘脏。考虑到商业轮转印刷的网点扩大等情况,用90%左右的深网替代实地,对解决标题或实地的发虚偏色很有效。
通常黑字要正片叠底,要用的黑,在大面积的黑中要加入至少35%的青,但操作人员却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里我结合手中的资料和自己的经验简要谈一下其中的原因。
我们在画色彩画(水粉画)的时候,会碰到一种情况,就是用单纯的黑色画色彩时,画面干后会发现黑色发灰,这时我们加入一部分的普兰色或深红色就会感觉到黑色变得厚重,同样的道理,在设计时大面积的黑色中加入至少35%的蓝色,就会觉得颜色变得厚重。为什么不加入红色呢?这里我们就要看看黑色在软件和印刷中的各种情况。
在Photoshop中四色黑的设定是很特别的,就Photoshop7.0而言,软件默认的黑色总是为:C75、M68、Y67、K90,这是个不太好理解的数字其实这个默认的黑,Photoshop是以LAB模式来作初设定的,数值为L0a0b0,这是软件系统内的计算数值,而RGB色的R0、G0、B0这个色与L0、a0、b0完全相同,所以这个色也是准确的“黑”色。但是,CMYK色中,K100——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黑并不能准确地表达这个“系统黑”,在比CMYK色系更大的RGB(Lab)色系中,K100只是个不的深灰色而已,而且这个深灰色是偏红色调的!在实际印刷过程中这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印刷师傅们无论用多名贵的黑(K)色油墨,印出来的效果总是远远不如RGB(Lab)色系上的黑,而且还偏红色调。关于偏红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大量的印刷品中的“灰”色部分——仔细长时间观察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不纯净的灰红色。
现在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会有Photoshop中这个令人费解的数值了:C75、M68、Y67、K90,即然单黑还不够黑,那就多加点其它颜料,事实证明CMY与K共用时,能得到更饱满的黑色效果,而且同时也为了修正那令人不愉快的“偏红调”,C、M、Y、K色系又加了约8个百分点的青(C)墨来平衡,其实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使得印刷出的产品色彩更正确。
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讨论一下黑(K)墨的偏色:把黑墨用白色的印刷油墨冲得很淡时(注意不是减网),单黑(K)墨是偏青色调的,但随着冲淡的减弱,偏色会慢慢偏向青-紫蓝-紫-紫红-红色。可为什么印刷品中并没有看到偏蓝色呢?用放大镜来看印刷品中的灰度色就会发现,其实它们并不是用白色的印刷油墨冲淡调和来产生的,而是用的黑墨通过减网来实现,所以它们都显示出深时的偏色:偏红色调。
在油墨中红色是具有渗透性的颜色,也就是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油墨更让人感觉到颜色的存在。当黑色油墨中加入红色时,会让人明显地感到红色显现出来,而蓝色则没有这种情况。
由于所有单黑的灰度色,严格来说都是微偏红的,所以在Photoshop中,想要得到理想的灰度色,都要多加一定比例的青(C)色。
对于文字,我们都知道多通道的黑色会很容易印糊掉,所以在Photoshop中设计印刷的文字时(特别是小字),必须用的单(K)黑。
若有灰色块,文件做的是K20,在出片时灰片发出来会有网点,显示器上看不到网点,这主要是颜色的深浅是由网点的疏密来控制的。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色块,但印刷是依托网点来实现的,我们用放大镜来看,其实每个网点的颜色都是纯色的,只是它们的分布有疏密。那怎么才能做出不露白的灰呢?建议用非渐变的专色。
塑料水性油墨是由水性树脂、助剂、颜料、水等原材料组成。在选材料时,均需要符合环保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全部用纯净水代替有机溶剂。水性油墨不燃、不爆,无味、无毒,是目前世界上的印刷油墨。
水性油墨的环保优势
塑料水性油墨由于用水作为溶剂,在印刷过程中无有机溶剂(VOC)挥发,没有气味。对环境、对印刷操作人员的身体均无任何的污染及损害。水性油墨产品自身不会燃烧,更不会由于静电及电线短路等原因引起火灾,采用水性油墨印刷,印品无任何的溶剂残留,符合世界上任何国家与地区对食品包装及其它包装的环保要求。
水性油墨在印刷成本上的优势
使用水性油墨印刷,首先它不需要用任何的有机溶剂稀释,只用清水便可。印刷行业常说的“可加入多少溶剂”,如在油墨中加入30%-50%的溶剂,并错误地认为加入溶剂越多越好,这样的成本就越低。其实不然,所加入的30%-50%溶剂是在整个印刷过程中加入的,这是由于溶剂的挥发引起油墨粘度变化而加入的。印刷速度越快所需调配的稀释剂的挥发性就要越快,加入溶剂的次数就越多,这就等于不断地增加印刷成本,所以并不是10KG油墨加入5KG溶剂后才开始印刷,以油墨行业的标准来看,油墨的色浓度高,粘度低(除丝网等)才是好油墨。
这关系着油墨生产厂商所选的原材料,如树脂的分子量的大小、配方、生产工艺等。印刷过程中溶剂的添加量除了封闭式的印刷车间外,其余的均会因温度、风力等的因素而产生变化,油墨中加入稀释剂只作为降低油墨的粘度,使其适宜印刷,如过量地加入,油墨的色浓度会降低,连接料的份量同时降低,这样便印不出好产品。所以,水性油墨只加纯净水,而且是一次性加入(印前)。在印刷过程中,它不会因为粘度的变化而引起颜色的变化,更不会像油墨那样,因印刷途中需加入稀释剂时所产生的废品,这就大大提高了印品的合格率,节省了溶剂的成本,减少了废品的出现这便是水性油墨成本优势之一。
一.绒面光油和金属光油
针对于现代印刷的特点,环保以及防伪实效性,在水性光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特殊效果的水性光油,其中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是水性绒面光油和金属光油。
水性绒面光油是使用水性上光系统在上光涂布后的干燥过程中呈现为绒面的效果,绒面效果的强弱和上光的光油量有关,如果使用陶瓷网纹辊上光系统,通过对网纹辊的线数调节以达到改变上油量的目的,以增强或减弱绒面效果。
水性金属光油是使用水性上光系统在上光涂布后表面呈现金属色泽,其颜色有许多种,包括银色、亮金色、古铜金色等多种色泽,其金属色泽的强弱主要与上光量有关,上光涂布量越大金属效果越强。
二.免酒精(ipa)润版液
为了减少印刷生产中的酒精用量,提高印刷品质,使用免酒精润版液已经成为趋势,针对这种情况,一种由varn新的免酒精润版液解决了这种问题。
(1)润版液添加量:3-5%;
(2)异丙醇添加量:0-6%;视润版液的添加量和印刷机上水方式决定,生产过程中不需持续添加;
(3)在使用免酒精润版液是应该注意由于上水系统对润版液的适应性和操作习惯问题,建议首先做到减酒精,一段时间后,再做到免酒精运行。
使用免酒精润版液时注意印刷机的原配水辊均含有亲水物质,是能够直接使用免酒精润版液的水辊,但是如果更换非原配的水辊,未含有亲水物质,会影响到免酒精润版液的使用。
三.hybrid技术应用
1.水性光油hybrid技术
水性光油hybrid技术是指在同一张印刷品上一次印刷就可以呈现出高光和哑光两种上光效果的技术。
这种技术的硬件要求比较高,操作技术和应用技术比较简单:
(1)承印材料必须是高光泽纸张;
(2)印刷设备必须是5+1或以上设备;
(3)使用油性哑光油在后一个色组通过ps版进行局部上光,再配合高光水性光油在上光色组上进行满版上光,注意油性哑光油和水性高光光油是比较特殊的光油,非普通光油;
(4)通过调整油性哑光油的涂布量来控制亮光和哑光的对比效果。
2.uv光油hybrid技术
uv光油hybrid技术是使用uv光油进行一次印刷即可以出现以下两种效果的印刷技术:枝纹及高光效果;哑光及高光效果。
(1)uv光油hybrid技术对印刷硬件的要求和水性光油hybrid技术相似,需要在高光泽纸张上进行印刷,同时需要5+1以上的印刷设备,操作相似,但是干燥方式为紫外固化干燥,硬件要求更高;
(2)调整枝纹和高光的对比效果以及调节亚光对高光的对比效果均是通过对油性uv光油的上墨量调节来完成的,请注意uv光油的干燥问题,为保证uv光油干燥可适当降低印刷速度,具体速度以干燥情况决定;
(3)同时请注意,完成枝纹及高光效果的枝纹效果油性光油和高光泽uv光油是配合使用的特殊光油;完成哑光及高光效果的哑光光油和高光uv光油是配合使用的特殊光油。
跌落机专用于测试产品包装受到坠落之受损情况,及评估运输搬运过程时耐冲击强度。采用双柱导向、高度跌落次数可置,工作稳定可靠,可实现棱、面、角跌落,昆山海达仪器HD-520BS满足GB/T4857.5-92、ISO2248-1972E。
跌落机的几个重要的注意事项:
跌落机建议放置首层,因为体积较大而重量有850Kg,一般电梯进不了,搬动不方便;进行跌落试验时要注意安全,物品跌落时请勿靠近冲击台面,以免物品跌落和托臂回缩时伤及人员和影响试验结果;跌落试验机要注意定期保养,使设备寿命更长。
●请完善安装环境。
请置于室温下。
湿度低的场所。(80%以下无结露)
灰尘和尘埃少的场所。
●请按要求安装试验材料。
按要求安装试验材料,否则可能出现不可预期故障。
●进行配线和维护作业时,请务必关闭电源。
为了防止在作业过程中机器失去控制而导致事故和,请在进行作业前,务必先关闭电源。
●电源
关于本跌落机的电源,请注意以下事项。
※原则上配电方式采用三相380V电源。
※关于电源及电源工程,请与电气工程人员或有同等知识的人士商量。
●电源线
请务必使用随设备提供的电源线。发现电源线和电源插头有异常情况时,请与本公司联系。同我公司服务人员进行更换或指导更换。
●保险丝
为了防止火灾和内部电路的破损等,请不要用规定以外的保险丝。更换保险丝时,请使用与原设备相同型号和形状的保险丝。
●特别警告:警告应注意所执行的应用、或条件均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甚至死亡。
为了防止意外伤害或死亡发生,在搬移和使用设备时,请务必先观察清楚,然后再进行动作。
本跌落机采用光电控制,可设定七档跌落高度,也可自由选择跌落高度,跌落释放采用电磁控制,能使试样瞬间自由落下,对包装容器进行之棱、角、平面进行跌落冲击试验。跌落机分类:单臂跌落机,双臂跌落机。
所谓绿色包装,至今未见到完整的定义。本人认为一般具有四方面的内涵,即:材料省,废弃物少,且节省资源和能源;易于回收再利用和再循环;废弃物燃烧产生新能源而不产生二次污染;包装材料少和自行分解,不污染环境。
包装与环境相辅相成,一方面包装在其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能源、资源,产生工业废料和包装废弃物会污染环境,也要看到包装保护了商品,减少了商品在流通中的损坏,这又是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
在解决包装与环境的关系上,决不仅仅考虑如何处理包装废弃物,而是考虑人们的一切活动中所需要的包装产品都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源及能源,产生废弃物并且影响地球环境作为代价。因此,包装的目标,就是要以保存大限度的自然资源,形成小数量的废弃物和低限度的环境污染。
70年代,环保提出LCA(Life Cycle Assessment)即“生态循环评估法”。
LCA技术正在国际上引起重视,在日、美、德等国家已用这种分析法来评估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从原材料选取,材料加工制造,及废弃物处理或回收利用等各阶段均与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LCA技术,可对这些影响进行量化的评估,并制订出相应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