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多糖是酵母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酵母和真菌的细胞壁中,主要活性物质是β-葡聚糖、甘露寡糖和糖蛋白。相关研究表明,酵母多糖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免疫增强剂;酵母多糖有抗氧化能力,增强机体抗肿瘤作用;改善机体免疫机能;酵母多糖可以增加鱼类对鳗弧菌、鲑杂弧菌、抑麦克菌等多种细菌的抵抗力,也可提高虾对病毒的抵抗力;酵母多糖可提高赤眼鳟等多种鱼类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酵母多糖可迅速增强仔猪的主动免疫功能,从而减少仔猪的断奶应激,提高仔猪抗病性能。
酵母多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不同水平酵母多糖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在肉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酵母多糖后,对于肉仔鸡平均日耗料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明显提高平均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当添加水平为0.05%时,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日粮中酵母多糖的添加水平过少的原因。当酵母多糖添加量为0.075%-0.2%时可明显提高肉鸡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肉鸡日粮中添加适量酵母多糖在不影响肉鸡日耗料量的情况下,可明显提高肉仔鸡平均日增重。从而降低料重比。
不同水平酵母多糖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日粮中添加酵母多糖对于肉仔鸡免疫抗体效价的影响是明显的,添加酵母多糖能明显提高种鸡免疫抗体效价,增强机体免疫机能。多项研究表明,酵母多糖不仅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还具有促生长、抗病毒、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所以,肉鸡日粮中添加酵母多糖能明显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最适宜的添加水平为0.15%。
一是由于卡拉胶溶解度相对不高,因此要进行保温。如保温时间不够,溶解不完全,所做出的果冻口感就不好,严重的会造成果冻很嫩不成型;但同时保温时间过长,卡拉胶又偏碱或者加入了柠檬酸钠之类的缓冲剂,就容易发生去乙酰化变性,产生“蛋花汤”的现象,果冻仍可能不成型。因此建议夏天煮沸后不要保温,冬天煮沸后保温10min,春秋季节介于两者之间。
二是由于卡拉胶不耐酸,加酸温度越低越好,一般在70℃-80℃果冻灌装之前或根据实际工艺条件进行,否则温度越高卡拉胶越容易被破坏,影响口感,同时建议柠檬酸溶于水后添加,以免造成局部过酸;调节pH值一般不低于4,需要更酸的口感则应使用其他胶体辅助;巴氏杀菌也会影响口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三是过滤。在煮沸后,使用筛网过滤料液,其目的是去除无法溶解的魔芋胶颗粒,获得相对透明的果冻,这样做可以得到某些高档果冻透明的效果。
面包醇香味美,很多消费者都喜欢吃 ,也是当今烘焙产品的一种消费趋势。面包一般由集中生产的冷冻面团加工而成,以降低添加剂含量以及保证面包的品质,集中生产的面团经过冷冻后由于水分的结晶和重新分布会导致酵母失活,面筋网络结构弱化,面包老化等,最终导致面包品质下降,因此对面包水分分布调控是改普冷冻面团产品品质的方法之一。目前使用广泛的是添加持水剂来改善冷冻面团的储藏特性,持水剂对冷冻面团的水分分布及状态的影响很大,刺槐豆胶因其保水持水功效而被应用在冷冻面团中。
刺槐豆胶也称为角豆胶,简称LBG。具有良好的持水性,由含有许多氢键结合位点的甘露糖为主链的半乳甘露聚糖组成,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能形成高粘度的水状胶质用,能改变产品的水分分布状态,广泛应用于饮料、面包、面条、乳制品和食用涂料等方面,起到稳定以及脂肪替代等效果同。
刺槐豆胶对冷冻面团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在无盐面条中添加1.5%的刺槐豆胶后,面条的保水能力和质地都有显著的提高问。刺槐豆胶在酸奶饮料中稳定结构的作用;用刺槐豆胶和卡拉胶复配对益生乳酸菌进行包裹,使益生菌在胃肠道不良环境下其存活率能维持在8logCFU/g以上,这说明刺槐豆胶保水能力强,可添加至冷冻面团里。
刺槐豆胶对冷冻面团具有良好的持水保水性能,随着冷冻面团冻藏时间的增加,面团中的水分发生迁移,由深层次结合水向米结合水和自由水转化,自由水的占比由5.60%增加到9.00%,添加刺槐豆胶后自由水的占比由5.80%增加到8.50%,减小了自由水的占比,减弱了冷冻面团的流动性。
面团的微观结构在冻藏过程中会有明显改变,面筋蛋白逐渐弱化,包裹淀粉颗粒能为逐渐下降,淀粉颗粒的排布逐渐混乱,面团的发酵速度逐渐缓慢,刺槐豆胶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面筋蛋白的网络结构,维持了淀粉颗粒的排布状悉以及面团发酵速度的稳定。
面包的纹理结构以及品质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加入刺槐豆胶能有效的延缓冷冻面团及其烘烤面包品质在储藏期间的劣变,与面团的水分分布及微观结构分析结果相符。由此可见,冷冻面团面包的品质可以通过面团的水分分布状态来进行预测和分析。
罗望子胶是从豆科罗望子属植物种子的胚乳中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中性多糖类物质,又称为罗望子多糖、罗望子多糖胶。罗望子胶易分散于冷水中,加热则形成粘状液体,具有良好的耐热,耐酸,耐盐,耐冷冻和解冻性,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中,如在牛奶中添加0.5%左右的罗望子胶,可增强制品的稠厚感和甜味,同时不会有黏口的感觉;如用于低脂牛奶或脱脂牛奶,口感就像全脂牛奶一样。
酪蛋白与罗望子胶的相互作用
酪蛋白是哺乳动物包括母牛,羊和人奶中的主要蛋白质。牛奶的蛋白质,主要以酪蛋白为主,酪蛋白是一种大型、坚硬、致密、极困难消化分解的凝乳。在食品工业中酪蛋白主要用作固体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同时兼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增稠及乳化稳定剂,有时也能作为黏结剂、填充剂和载体使用。
酪蛋白是乳制品稳定性的主要成分,在酸奶中,蛋白质含量大于2.3%,其中酪蛋白含量在牛乳蛋白中含有80%左右。酪蛋白中带有许多的亲水性基团。在物质中,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很多种,它们可能是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空间位阻作用和静电作用等多种作用协同的结果。但对于酪蛋白和罗望子胶而言,两者都属于大分子物质,体积比较大,所以范德华力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1、酪蛋白对罗望子胶溶液的粒径影响
配制不同罗望子胶浓度和酪蛋白2%的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调整至发酵前原料乳的pH值至6.7,当酪蛋白浓度为2%时,随着罗望子胶添加浓度的增加,酪蛋白溶液的粒径也有所增加。研究发现,酪蛋白的粒径因罗望子胶的加入而有所增加增大,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罗望子胶自身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也会通过某种交互作用将酪蛋白胶束包围,同时旁边的网络结构通过交联作用与剩余罗望子胶发生相互络合。
2、温度对罗望子胶混合物的影响
当温度升高,罗望子胶混合物开始吸收热量,由有序的状态逐渐转变为向无序的状态。蛋白质的热变性和理化性质均与其分子的空间构象改变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温度升高,当酪蛋白吸收的热量达到其二、三级结构分解所需要的能量时,酪蛋白结构开始变得不稳定,分子中的氢键开始断裂,酪蛋白开始发生变性,其分子结构由折叠状态逐渐转变成展开态,蛋白质分子有原来的一级结构逐渐伸展成二级结构的肽链,因此酪蛋白的DSC曲线中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峰,也即是发生了酪蛋白的变性。在罗望子胶和酪蛋白的混合样品中只出现一个明显的吸收峰,说明罗望子胶与酪蛋白经过酸变性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结构。另外,酪蛋白与罗望子胶的混合体系经过酸变以后其相变峰整体右移,说明两者结合后更不易发生相变。
冷冻食品中的改良剂
猪皮明胶易溶于热水中,并且猪皮明胶胶冻的熔点较低,常作为胶冻剂应用于冷冻食品中。在冰淇淋、雪糕等的生产中猪皮明胶充当稳定剂作用,猪皮明胶能防止冰淇淋形成粗粒的冰晶,降低溶化速度和保持细腻的口感,但只有当猪皮明胶的含量适中时才能生产出优良的冰淇淋中,含量太少会产生粗感,太多则太粘稠,二者都影响冰淇淋的质量。
虽然已是冬季,但还有不少年轻人会去吃冰淇淋,可见冰淇淋需求在加大,与此同时,人们对各种花色冰淇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起增稠稳定的添加剂虽然添加量只有很低,但对冰淇淋的品质、口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下文主要围绕亲水胶体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 Na)在冰淇淋中的应用中的优势、要求、用量三方面来阐述。
一.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 Na)在冰淇淋中的应用中的优势
1.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 Na)与其它物料(如淀粉、瓜尔豆胶)相比,在冷水和热水中都能很快溶解,其水溶液有着极高的透明度和流动性,并且能在不同的温度下生成稳定的网状结构;
2.在贮存过程中,CMC - Na对温度变化不敏感,从而使产品结构稳定,故CMC - Na能增强冰淇淋的抗融性;
3.CMC - Na水溶液的粘度比黄原胶、明胶、海藻酸钠高,而且具有优良的配伍性,与这些胶配合使用,粘度有倍增效果。同时CMC - Na强力的分散作用,能使混合物料更加均匀,更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4.CMC - Na是一种强亲水性胶体,能与料液中的游离水迅速结合,且很均匀地分布在料液中,搅动时能使空气形成极细的气泡,均匀地分布于料液中,从而使冰淇淋组织细腻,口感良好,同时提高了产品的膨胀率;
5.CMC - Na能起到一定的乳化作用,它在冰淇淋中不仅能捕捉混合物中的钙,而且能解离酪朊分子团,能增长蛋白质脂肪乳化能力,同时减少脂肪凝聚,对冰淇淋料液的均质起一定的作用。
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 Na)在冰淇淋中的应用中的要求
CMC - Na作为冰淇淋的稳定剂时,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为了提高混和物的均匀性,CMC - Na要富有假塑性,以增加冰淇淋的保形性;而且CMC - Na的粘度要高;现在水果型冰淇淋较多,其料液的pH值呈酸性,所以要求CMC - Na的取代度高,而且反应均匀性要好,能耐一定的酸性;工业化生产冰淇淋都采用高温短时杀菌,要求CMC - Na的热稳定性好。
因此,冰淇淋制作中对CMC - Na的质量要求很高,取代度为0. 80~0. 85 ,酸粘比大于0. 80 ,且其溶液的透明度要好。
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 Na)在冰淇淋中的应用中的用量
CMC - Na可以单独作用,用量为0. 4 %~0. 5 %.在冰淇淋中使用时,应先与白砂糖干混,然后再溶解、过滤。如与0. 1 %~0. 15 %的乳化剂混合使用,则更能体现CMC - Na的优点。现在工业化生产冰淇淋经常使用复合乳化稳定剂,主要优点是使用方便。可以根据冰淇淋的不同要求,复配各种不同的乳化稳定剂。
1.明胶(过80目筛) 32 % ,CMC - Na 35 % ,单硬脂酸甘油酯33 %;在冰淇淋中的用量为0. 45 %~0. 50 %;
2.海藻酸钠20 % ,CMC - Na 60 % ,单硬脂酸甘油酯15 % ,蔗糖酯5 % ;在冰淇淋中的用量为0 . 45 %~0. 50 %;
3.瓜尔豆胶30 % ,CMC - Na 40 % ,黄原胶10 % ,单硬脂酸甘油酯10 % ,蔗糖酯10 %;在冰淇淋中的使用量为0. 4 %~0. 55 %。
1、洗涤与磨碎
将马铃薯置于洗涤机中。洗涤机会清除马铃薯中夹杂的石块、泥、茎叶和粘附在马铃薯表面的泥砂等杂质,用水量为原料的4倍左右,经过洗涤后,送至磨碎机处理。使用的磨碎机有齿板型和锤击型两种。
2、筛分
磨碎处理后的马铃薯糊,需要进行筛分操作。传统的方法是使用平摇筛,但现在的马铃薯变性淀粉厂都采用离心筛。在筛分过程中要加水洗涤,筛下物为淀粉乳,筛上渣子进行第二次筛分,回收部分淀粉,清洗后的淀粉渣子可作饲料。
3、流槽分离与清洗
从筛分工段来的淀粉乳,先在流槽内分离蛋白质等杂质,再在清洗槽内进行清洗。从流槽中分离出带有淀粉的黄浆水送入流槽回收淀粉,再经清洗槽。
4、脱水干燥
淀粉清洗后,含水分很高,必须用离心机脱水,得到含水分为50%的湿淀粉,利用气流干燥机进行干燥,至平衡水分为18%的干淀粉,即为成品马铃薯变性淀粉。
如果食品被污染就会引起腐败、霉变等现象,会导致食品产生异味、营养破坏以及色泽会改变,最终产生有损健康的毒素,所以食品防腐剂的使用就能突显其价值。但是防腐剂的安全系数在人们心里一直是一个问号,防腐剂对身体有没有危害备受关注。
下面解答一下大家心中的疑惑。我们根据食品添加剂的相关规定和定义中了解到,食品防腐剂的生产不是简单随意的,都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价和毒性试验,是在确认对身体没有危害的情况下才能被允许使用,再确认安全的情况后会制定出一个安全的使用范围,如果在此范围内,正确使用食品防腐剂对身体是不会造成危害。
我们在使用防腐剂的时候要根据防腐剂的种类、性质、使用范围、价格和毒性等进行合理地使用。
1、在使用防腐剂之前要了解各种防腐剂的有效使用环境,如果使用环境不对时,是不会产生多少作用的,例如酸性防腐剂只能在酸性环境中使用才具有较强的防腐作用,但用在中性或偏碱性的环境中却没有多少作用,如山梨酸、苯甲酸等。
2、在使用防腐剂之前要了解各类食品加工工艺的不同,应考虑到防腐剂的价格和溶解性以及对食品风味是否有影响等因素,综合其优缺点,灵活应用。
3、在使用防腐剂之前要保证食品已经完全灭菌,如果食品中有大量的生物存在,添加防腐剂也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例如:苯甲酸钠,不但不会起到防腐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微生物繁殖的营养源。
4、在使用防腐剂之前要了解各种防腐剂的毒性和使用范围,不能私自乱添加,应按照防腐剂的安全使用量和使用范围进行添加。就像苯甲酸钠,它的毒性是比较强,我国严格规定只能在罐头类、酱类、酱菜类、果酱类和一些饮料类、酒类中使用,在很多国家是禁止使用的。
5、在使用防腐剂之前要了解各类防腐剂所能抑制的微生物种类,掌握好防腐剂的特性,才可对症下药达到理想效果。有些防腐剂对霉菌有效果,有的对酵母菌有效果,有的则对乳酸醋酸菌有效果。在食品工业中采用复配形式更能有效的防腐保鲜。
温馨提示: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只是为了抑制细菌生长,能将细菌杀死的功效却是微乎其微。但是部分企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认为防腐剂加的越多,那么食品保质期就会越长。但实际上,防腐剂是需要与食品原料和清洁生产配合,才能达到食品的保质期效果。一味地添加只会导致防腐剂超标。
黄原胶被誉为“工业味精”,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且用途最广泛的微生物多糖。黄原胶是淡白色或浅米黄色粉末,无味、无臭、无毒、食用安全,易溶于水。黄原胶在饮料、糕点、果冻、罐头食品、海产品肉制品加工等领域中成为重要的稳定剂、悬浮剂、乳化剂、增稠剂、黏合剂及具高附加值、高质量的加工原料。关于黄原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请查看下文。
1.食品增稠稳定剂
黄原胶应用于各种果汁饮料、浓缩果汁、调味料(如酱油、蚝油、沙拉调味汁)的食品中。如黄原胶的稳定效果明显优于其它胶,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一般的高温杀菌对其不会有影响,可用于各种果汁饮料、果肉饮料、植物蛋白饮料等,用量0.08~0.3;黄原胶优良的耐盐、耐酸碱性可以完全取代酱油中的传统增稠剂淀粉等,可以克服淀粉沉淀的缺点,且能使酱油细腻均一,提高挂壁性和着色性,延长货架期;果酱、豆酱等风味调制酱,用黄原胶作增稠稳定剂,使酱体统一,涂拌性好,不结块,易于灌装,且提高口感。
2.食品乳化稳定剂
黄原胶作为乳化稳定剂应用于冷冻食品,在冰淇淋、雪糕中能调整混合物粘度,使其具有均匀稳定的组成,组织滑软,由于黄原胶的粘度和温度的关系有可塑性和剪切性能,故在加工操作时粘度下降,阻力减小,有利于工艺进行,而在冷却老化阶段,粘度恢复,有利于提高膨胀率,防止冰淇淋组织中大冰晶的形成,使冰淇淋口感润滑细腻。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冻融稳定性,而且在融化时奶油和水混合均匀,不会产生浆液分离现象。一般老化时间2~3h,用量0.2%~0.4%。
3.食品乳化剂
黄原胶作为乳化剂用于各种蛋白质饮料、乳饮料中,防止油水分层和提高蛋白质的稳定性,防止蛋白质沉淀,也可利用其乳化能力作为起泡剂和泡沫稳定剂,如用于啤酒制造等。在以豆类蛋白为主的乳化体系中加入0.02%的黄原胶后,乳化性明显提高,并使混合体系具有高的剪切率和热诱导的高粘特性。
4.食品填充剂
黄原胶作为稳定的高粘度填充剂,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点心、面包、饼干、糖果等食品的加工,在不改变食品传统风味的前提下,使食品具有更优越的保形性、更长的保质期、更良好的口感、有利于这些食品多样化和工业化规模生产。在各种冷冻食品生产中,黄原胶具有防止其失水、延缓老化、延长保质期的作用。
5.食品黏合剂
黄原胶可将一些水溶性粉末物质,如褐藻酸钠、酪蛋白、甲基纤维素和聚乙二醇纤维素钠盐等交联起来从而制成一种黏合剂。此黏合剂用于食品加工,可起到改善质地增加成膜性的作用。利用黄原胶的这一性能可以制造粒状糊料。与传统糊料相比,用黄原胶制作的糊料飞散性小,均一性和可溶解度高,流动性及填充性能好,因不具凝聚性固保存性优良。
6.黄原胶在特定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①黄原胶可以改善牛肉品质
添加黄原胶将有利于改善牛肉的保水与质构品质,0.5%的黄原胶浸泡液可以改善牛肉的嫩度。
②黄原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黄原胶的加入增大了面条质构的硬度、粘合性、咀嚼性,粘附性和弹性、粘结性、回复性较空白有所降低。对面筋的形成成现出先强化后弱化的趋势,其中对持水率的影响会影响面筋其他指标。与此同时,黄原胶对蒸煮特性有很好的改善,随着胶体比例的增大,蒸煮特性各项指标降低。
以上就是黄原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总之,黄原胶自1996年允许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以来,黄原胶能改善食品的质地、口感、外观品质,提高其商业价值,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是当之无愧的“工业味精”。
护色剂也称发色剂,是指食品加工工艺中为了使果、蔬制品和肉制品等呈现良好色泽所添加的物质。发色剂自身是无色的,它与食品中的色素发生反应形成一种新物质。这种新物质,可加强色素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护色的目的。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护色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一种,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了解护色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与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护色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适当添加非色素性的化学物质──护色剂,可使肉制品呈现良好的色泽。加工中,作为发色剂普遍使用的有亚硝酸钠、硝酸钠、硝酸钾、亚硝酸钾。这些发色剂一般单独使用,但是多数情况下是与其他发色剂并用。人们在使用发色剂的同时,还常常加入一些能促进发色的还原性物质,这些物质称为发色助剂。常用的发色助剂有L-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烟酰胺等。
护色剂在肉制品中的护色机理
鲜肉的红色是由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呈现的一种感官性状。由于肉的部位不同和家畜品种的差异,其含量和比例也不一样。肌红蛋白为还原型,呈暗紫色,很不稳定,易被氧化变色。为了使肉制品呈现鲜艳的红色,在加工过程中常添加硝酸盐与亚硝酸盐。它们往往是肉类腌制时混合盐的成分。硝酸盐在亚硝酸菌的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很不稳定,即使在常温下,也可分解产生亚硝基。所生成的亚硝基很快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鲜艳的、亮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呈现良好的感官性状。
如果在肉制品的腌制过程中,同时使用L-抗坏血酸或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与烟酰胺,则发色效果更好,并能保持长时间不褪色。
护色剂在肉制品中的作用
硝酸钠、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除了护色作用外,还具有增强肉制品风味和抑菌作用,特别对肉毒梭菌抑菌效果更好。有些国家在没有使用亚硝酸盐之前,肉毒梭菌中毒率很高,使用护色剂后肉毒梭菌中毒得到控制。
护色剂在果、蔬制品中的应用
果蔬在加工过程中颜色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其中化学成分的变化。这个变化分为两类:酶褐变和非酶褐变。酶褐变是指参加褐变反应的酶属于氧化酶类。因果实中含有单宁物质、绿原酸、酪氨酸等,它们是氧化酶起作用的基质,氧化后生成有色物质,即形成褐变,影响加工品的外观和风味,并破坏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在果蔬加工过程中主要依据酶褐变对其进行护色。
护色剂在果、蔬制品中的作用
护色剂在果、蔬加工中除抑制果蔬的褐变外,还可起到抑菌杀菌、提高维生素C的存量、延长贮存期等作用。
护色剂的安全与卫生
近年来,人们发现肉制品中的护色剂亚硝酸盐能与多种氨基化合物(主要来自蛋白质分解产物)反应,产生致癌的N-亚硝基化合物,如亚硝胺等。亚硝胺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强致癌物,动物试验结果表明:不仅长期小剂量作用有致癌作用,而且一次摄入足够的量,也有致癌作用。因此,国际上对食品中添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十分重视,在没有理想的替代品之前,应把用量限制在最低水平。
护色剂的替代品
目前人们使用的亚硝酸盐替代品有两类:一类是替代亚硝酸盐的添加剂,这种替代物由发色剂、抗氧化剂/多价螯合剂和抑菌剂组成,发色剂用的是赤鲜红,抗氧化剂/多价螯合剂为磷酸盐/多聚磷酸盐,抑菌剂用的是对羟基苯甲酸和山梨酸及其盐类;另一类是在常规亚硝酸盐浓度下能阻断亚硝胺形成的添加剂,抗坏血酸能与亚硝酸盐作用以减少亚硝胺的形成。此外,山梨酸、山梨酸醇、鞣酸、没食子酸等也可抑制亚硝胺的形成。
天然的瓜尔胶还含有粗蛋白、粗纤维等杂质,其水不溶物高达33%,且稳定性差。但将瓜尔胶通过化学改性,即在高分子链上引人其它取代基或短的链段,改变分子的物化性能,通常是羧甲基型羟烷基型、聚氧乙烯型硫酸酯型等。在牙膏中应用的主要是羟丙基型。这样经改性后其使用性能大大得到改善。
羟丙基瓜尔胶的特性
1、2%水溶液之粘度与CMC接近,其水溶液达到最大粘度时间略短于CMC。
2、在PH为2~12范围内比较稳定。
3、耐盐性较好,可耐10%碳化钙或5%氯化钠溶液。
4、有特殊的润滑性,这对牙膏口感的改善有一定作用。
5、其水不溶物小于7%,水合能力强,水溶液十分稳定。
6、在阳离子存在的条件下稳定性好。
羟丙基瓜尔胶在牙膏中的应用情况
我们将其全用或复配CMC应用于牙膏中进行了比较,全用其口感特别滑爽,但用量较大,复配兼顾了其特殊的口感及使用量,同时,复配能产生一定的增稠协同效应。
羟丙基瓜尔胶与CMC复配在牙膏中的应用情况
1、可明显提高和改善膏体的外观,膏体非常细腻,光滑亮法。
2、泡沫丰富细腻。
3、由于其独特的润滑性,刷牙时口感有较大的改善,且能减少对牙齿的磨损。
4、由于其溶解性能好,制出的膏体达到最大稠度的时间短,这便于生产中对粘合剂用量的控制牙膏稳定性较好。由于羟丙基瓜尔胶水合能力强,对配方结构比较复杂的药物牙膏比较想。我们对其耐热50℃考察4个月,青体除色泽略变黄外其余均比较稳定。
5、当铝管装之膏体改为铝塑复合管装时,对克服分水十分有益。
6、羟丙基瓜尔胶与同档次的粘合剂相比,应用于牙膏中使膏体更稳定细腻,适合特殊药物牙膏酉方及铝塑复合管装。
7、羟丙基瓜尔胶用于牙膏中需控制好PH值,过高会使膏体白度受到一点影响。
8、在生产过程中,有点拉丝现象,对灌装喷嘴稍加改进就可解决。
羟丙基瓜尔胶应用于牙膏中对膏体的性能改进十分有益,在上档次的粘合剂中,有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猪皮明胶具有很强的吸水和支撑骨架的作用,猪皮明胶微粮溶于水后,微粒之间相直吸引、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当温度下降到定程度后就随之凝聚,于是水和糖就完全充塞在凝胶空隙间,从而使软糖能保持很稳定的形态,即便承受较大的负载也不会轻易变形。相比于用淀粉、琼脂做填充剂,猪皮明胶更富有韧性、弹性和透明性,可用于奶糖、棉花糖、橡皮糖、果汁软糖等糖果生产中,尤其是生产形态饱满、弹性充足的软糖或奶糖时。
琼脂被认为是传统黏合剂明胶的完美替代品,因为它是从植物制作而成,而不是来自动物。因此,琼脂可以用来制作素食甜点或者是无麸质的素食甜点,使用的效果与明胶一样。
琼脂是无味、无异味、没有颜色的,使用方法非常的简单,不受任何限制。相比明胶,琼脂在高温条件下能够更好地保持、稳定糕点的组织结构。虽然琼脂是明胶的完美替代品,但是用琼脂替代明胶,制作出来的糕点还是会有所不同。首先,琼脂制作出来的食品的纹理与明胶所制作出来的食品不一样,明胶制作出来的食品纹理更加细腻、丝滑,而琼脂制作出来的食品纹理更加稳定。另外,琼脂的效力比明胶要强,因此一茶匙的琼脂粉可以替代8茶匙的明胶粉。
红曲卡拉胶中的红曲是一种食用类色素,相比其他合成色素它更具安全、营养、天然的优点,由红曲米天然发酵生产,加入卡拉胶可以作为防腐剂、功能添加剂等。红曲卡拉胶广泛用于制造糕点、软糖、罐头、肉制品、八宝粥、羹类食品、凉拌食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