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像有一本书叫肉制品配方1800例,里面有配方和简单的工艺 您可以参考,或是找一些肉制品加工技术和配方那类的书
-
不需要,只需要在当地监管部门做个备案
-
速冻的话基本绿色都不能用的
-
GB 7718中规定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面积大于20cm2时,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
-
出口产品有的要杀菌,10-20/121
-
甲醛有毒,刺激性大
-
标识汉字与字母都可以
-
餐饮可以使用,尤其是中西式面点案板很多都在用,但是清洁是大问题,现在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基本上发霉,破损更换
-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从食品安全法的本意来说就是要使消费者吃到更安全的食品,这是一个大前提,其他所有的操作或者规定都围绕这一点来进行。比较的目的是让你提供安全性的证据,有国家标准那就皆大欢喜,批准时可以适度放宽;没有国家标准的,那也得证明人类摄入后是安全的,所以,国际标准也是可以的;再没有国际标准,那至少要两个国家都证明是安全的;如果什么标准都没有,那就难度大了,你就得按照食品安全试验的一系列规范做大量的试验,什么急毒、长毒、致畸变等,或者要求你按照新资源食品去做,最后的结果还不一定批准你。所以,最好能够找到依据,按照我对他们的理解,没有100%的安全保证,你基本上没有希望。一个王老吉的夏枯草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更何况有多少企业有那样的实力,
-
是特殊膳食食品,类别编号:3001和3002。
-
我觉得可能是原料带入的,霉烂果中的霉菌孢子,高温杀菌不彻底。
-
这些都不是添加剂的范畴吧~~~~~~
-
营养强化剂
-
在储运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食品会出现涨包、涨袋的现象,这一现象往往会导致产品快速变质。变质的食品不仅会危及消费者安全还可能给生产厂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查出食品袋涨包、涨袋现象的原因还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分析引起食品涨袋的因素有很多种,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的,最常见的就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有些因素是不可控的,生产中就会有一定的比率是这样涨袋的产品。一、食品包装内的细菌繁殖往往会产生气体,这是食品涨袋的原因之一。因此在产品出厂前首先要进行彻底杀菌。二、食品包装的密封性。食品在装袋后,最后一道工序要对包装袋进行热压封合,而这一道工序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包装袋的密封性能。如果最后封边不严,会导致包装袋漏气,空气将会从包装袋漏气部位渗透进入真空包装袋。这是导致食品涨袋的另一原因。应对食品涨袋、涨包的方法如因食品包装袋的密封性能而导致食品袋漏气,可以通过检测的手段及时发现并控制包装质量。可使用密封试验仪进行检测。如真空包装袋密封不好,在测试过程中可以观测到有气泡从包装袋封边处漏出。此测试结果可以帮助质量控制人员,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从而严格控制出厂食品的安全性。
-
你说的产品属于“调味豆腐干”,可以使用GB/T 22106《非发酵性豆制品》的 调味豆腐干
-
22106这个标准不太适用,标准文本很明确,没有磨浆工艺的不适用本标准。 你理解可能偏了,你使用的豆腐干是有磨浆工艺的啊,标准的4.1.3.4很明确,“调味豆腐干”的原料是以豆腐干为原料,添加调味料,经卤制成的产品。
-
我查了一下:你这应该属于糕点类—熟粉类糕点
-
意思就是含量极低或不含有,在目前的检测方法的检测限下,是检测不出来的
-
我再提出一个。假如办理QS证的时候依据的企业标准改版了。那么我现在办理增项应该依据老企标还是新企标?要是依据老企标,那么老企标因为一些新国标的颁布而违规了,是否还能有效使用?如果依据新企标,那么已经用老企标办理的项目是否还有效?
-
不可以,国家只有四级标准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包装协会的标准只能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