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缩果汁可以用于食品调味,赋予食品果香味
-
先不说沉香木叶子可以不可以做代用茶,如果(注意这里是如果)可以作为普通食品原料做代用茶的话,代用茶是需要生产许可的。
-
可以,7718只规定,不允许单独加贴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其他部分都可以加贴,单独加贴也可以。
-
简单的说,不会来现场重新核查!只要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即可!
-
有师兄曾做过鲜切荸荠类的研究,荸荠这种东西,削皮后很容易黄化,所以削皮过的和没削皮的检测方向不同没削皮的,就做普通的农残检测就好了削皮的,一般从抗氧化剂等相关的考虑,这种东西当时研究貌似非酶促褐变来得多一些,黄色主要是黄酮、类黄酮类物质
-
看当地质监局的要求
-
如果要是执行SB/T10412-2007SB/T10412-2007执行此标准出厂检验项目包括:感官、净含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
蛇胆不是普通的食品原料,也不是药食同源的,也不属于新资源食品,
-
尝试用用微波杀菌,处理时间短,估计不会出现这个情况!
-
“表A.2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里有D-异抗坏血酸钠。
-
真空软包装油焖笋好象是采用常压杀菌的。
-
生产用水的检验本来是官方卫生监督的一个内容,现在有好多地方已经只接受企业的委托检验了。我以前遇到的,每年2次由卫生监督部门到企业里进行抽样检验。样品的采集、包装、运送、检验的项目的制定、结果判定均由他们自己执行。由于检测项目是他们自己确定的,当然是能检多少就检多少了,因为企业要交费的。楼主所说的这种委托检验,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检测,但项目应包括卫生项目。
-
自己先检测COD,看看达标不?
-
没有限量规定。检验方法和22388应该差不多,只不过前处理可能不一样,色谱条件需要重新建立,还是要求检验机构自己摸索!有国标方法,有设备不等于就可以开展检测,设备状态不一样,人员理解不一样,都可能导致错误的结果。实验室都应该根据标准方法进行反复摸索和试验,才可以形成成熟的方法。这就是会出现同样的方法,有的实验室检测技术高,有的经常出问题的原因。目前,国家缺乏培训机制。
-
可以设立一个二更、风淋、然后进入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微生物实验室是需要正压的,致病菌需要负压
-
温度计是一定要检定的,一般说来市计量所能检,省计量所肯定能检,我还没听说省级计量所都不能检定温度计的。若省计量所真的不能检定的话,那么可以到经授权的计量检测站去检定。还可以到技术监督行政部门询问有权的检定机构。
-
可以参考百度外卖的做法
-
大多参照的16740以及厂家的企标
-
先趁着这时间按照14881及相关老细则准备硬件不会白费功夫的新通则细则一出来,适当修改文件,就马上报只能这样了
-
可以考虑添加一定的木薯变性淀粉替换木薯粉和糯米粉,延缓制品老化和抗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