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谁提出不符合7718的,“XX酒”这三个大字可以随便你用中英文繁体简体外星语,因为这是商标——不管是不是注册商标。你甚至可以不写字,画个圆圈打个叉叉就行。 但是具体的食品标签的必须包含简体中文版本的全部内容。
-
是那种用咸蛋黄做的,方便机器操作
-
1.冷冻的黄桃的话,不要直接融化。2.一般的冷冻黄桃都是比较生的,很酸,不要加酸去调整,罐头的糖度一般在BRIX7-10左右。3.不需要蜜黄桃了,工艺没有那么复杂。给你个简单配比,你试一下,取冷冻黄桃600g,白砂糖70g,水330g,三者混合加热到70-100度,灌装,然后杀菌。 你看看口感。
-
如果灌装的时候污染不到,可以先贴好。另外最好印规范的不干胶标签,不要弄个纸片打印用双面胶条往上贴 。
-
检测好办,关键是你用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熟食凉菜合格不合格呢?
-
这两种都可以用,应该外加一个方法验证就可以。
-
在2760中和脱氢乙酸的用量要求一样,不大于0.3g/kg:)
-
典型的问题产品,小包装估计是以前没有用完的包装袋吧!没生产日期不能出售
-
他们的营业执照等合法证件以及包材生产单位的全套资质,最主要的是那个食品包装材料容器生产许可证必须得有。
-
新SC细则能否明确出厂检测项目和型式检测项目。比如乳制品,要求批批检测,但没说是哪些项目。如果是所有项目都测,但每个项目风险等级、发生概率又都不一样,应该有所区分。而且,有些项目(如微生物),本来通过常规菌检测(总菌、大肠菌群)已经能说明产品污染程度,就没必要同时再做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物检测也类似,因为发生概率很低,如果没有配方问题和持续的外部污染,型式检测就足够了。三聚氰胺就更不用说了,本来就不是乳品自身污染物,连国标中都没有,现在还要批批测。这个事件已经过去8年了,全国监控也连续几年没有问题了,是不是也可以改改了,与时俱进吗!我查了欧盟、美国的要求,他们主要是通过市场抽查去监管食品安全风险,很少强制企业必须做哪些检测项目的。咱们既然有了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很多企业(尤其大企业)已经非常小心了,国家是否也能减少一下他们的负担。支持!
-
检测的就是供参考,根据实际、标准和营销宣传,确定低风险标识值
-
几年前做过的,以前的QS还能继续用?形式检验是必须的,最好是直接咨询下质监局的朋友。外面的第三方机构有的资质不够。质监局不认可。
-
最简单的方法,延长杀菌时间
-
如果是卧式或者立式高压杀菌锅技术含量又高点。高压121度。18分钟左右。
-
婴幼儿乳粉不允许使用辐照处理的原料,还有许多食品是不允许辐照的
-
需要杀青,也就是漂烫,另外需要速冻。
-
可以不办,如果你们只是对生鸡进行屠宰、分割和冷冻加工是不需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因为这种产品属于初级农畜产品,目前此类行业由农业畜牧部门进行监管。其实还处于监管空白阶段啦非得要办理的话可以办理速冻食品生产许可证
-
速冻产品不必要用防腐剂 1、没工艺必要性2、增加成本
-
清洁卫生,无毒无害,最好防水。 如果是一次性的,做防水没必要,食品业利润本来就低。
-
要通过质监局作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