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建议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改造工艺、设备,提高自动化程度。2.对原材料供应商严格挑选,原材料尽可能进行预 处理除菌。3.加强过程卫生控制,尤其是人员和设备、管道死角。4.以上三点做到了,在适当降低灭菌温度、缩短灭菌时间。
-
(2.5*20%*1000)/2.5=200ppm我觉得是对的
-
你用的什么油?普通的油随便放在空气中15天也不会被氧化!
-
提高豆腐的出成率:可以加小麦面筋蛋白粉(谷朊粉)。传统的豆腐是当日卖完,关键是卫生,不建议在传统水豆腐中加添加剂
-
酸性是巴氏杀菌中性是121°/15min谢谢!
-
这个考虑得很多的。简单点就是喷出来的雾滴可以在达到干燥壁的时候就干燥完全。如果没有干燥,什么现象都可能发生。还有就是要看运用的什么设备,喷头属于那种喷头,是小型设备还是中型、大型都是有影响的。这些需要综合分析的。
-
那请问健康证都分为哪三类?
-
放瓶中在高压锅中杀菌,121度20分钟,15分钟冷却。都在静态进行。
-
你是退桶又不是用桶,这个清洗应该是厂家该考虑的问题
-
怎么不可以?温度时间控制好。
-
食安法是国家层面的顶层法律,无论是商务部还是工商局或者食药监局,都全部是以食安法为基准。食安法2009年版本里,已经规定了各个部委在食品监管的职责,目前职责也在调整中,食安法也在修订。所以商务部那个肯定作废,跟食安法冲突;工商局这个,以前是有效的,以后也要作废。其中商务部原来监管的生猪屠宰移交农业部,酒类监管方面有的省份也是移交食药监局,但我没有挨个复查,大方向是商务部不再管食品,当然像食品进出口或者食品交易等某些方面,还是要出力的。目前实际情况:职责已经调整好的省份,食药监局统一管理食品领域,像农产品以及初加工归农业部门,比如上海的情况。如果还没有调整好,则是工商局目前仍然监管流通领域食品安全,加工领域归质监局,而生猪屠宰和酒类监管也仍然在商务委。至于商务部在普通食品方面,目前没有发现商务部出来抽检食品的。食安法生效之前,因为没有介入到这一块,不太熟悉,只是知道工商局负责一部分,商务部门的情况不知道,没有跟他们打交道。
-
料酒应该每日摄入量<10ml
-
只能理解为:添加营养强化剂的面属于“挂面”了。
-
公司筹备建设微生物检验室,看到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都要准备冰箱,请问冰箱有什么用?
-
请问楼主你们当时的验证怎么做的?有相关表格可以借鉴一下吗?我们也刚在做验证!急急急,万分的期待
-
不可以,除非你标饮料
-
是一样的标准啊
-
按照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和产品标准,一般不要求就不做,每年送到有检验资质的机构检测2次就可
-
不幸我做的就是供应商管理- -最近改的一堆标准,供应商也要跟着调整,忙疯了难怪,能否分享你对这方面的应对想法,谢谢!
-
包材会提前杀菌,包装后打算使用紫外线杀菌。计划保质期在3-5天没有经验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