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跟食品整合了,估计以后经营也要办理经营许可证了。
-
没有场地、设备怎么加工?空手道?
-
亲是要做标签还是核查?食品配料表一般组成就是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添加剂主要看GB2760-2014,如果是核查标签的话一般2760里都会有的,然后核对是否可以添加,是否超过限量就可以了。食品原料比较复杂,不过普通食品配料像小麦白砂糖植物油这类的比较明显是食品原料,食品原料说白了其实也是一种食品,比如酱油、糖浆之类的。粗暴一点说,查2760,不在2760之内的你就考虑一下是不是食品原料。
-
可以取代碳水化合物,正常人短期服用最主要的缺点是没有饱腹感。吃了和没吃一样饿。大病或者手术后不能吃饭,当然要挂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液体保持能量足够。
-
得看27项里有没有这个功能的申报:)
-
是要用什么包装方式的,袋装、利乐包、三片罐、两片罐、pet瓶装等?
-
灰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同样也是出厂检验项目。
-
计算比例无非就是怕超过2760吧但在监管中更多说法是检成品所以,如果添加剂不会因加工过程挥发或分解的话,还要考虑产品加工中是否有损失重量的影响,比如上述配方合计多少,出面包多少,损失重量会导致添加剂含量增加。
-
原来还可以间接计算啊。
-
糖太多了,粘。。。
-
不可以。分装是纳入生产许可管理的,需要取证,还需要该预包装食品是允许分装的。 你何不让厂家生产一些小包装的呢。
-
我所见的都是人工擦。
-
蛋白质结构改变不一定是好事的。我认为均质只不过是个物理变化,大变小,体积减小,表面积增大。
-
首先看是什么原因,机台?该升级就升级,人为的话就加强管理,工艺流程也要反思一下
-
看过表GB2760风味发酵乳允许添加色素
-
现在还有卫生许可吗?
-
我觉得餐饮的 卫生管理工作不是单纯的,生产效率不提升门店负荷减不下来,6T等其实只会成为应付手段,因此增效和管理应同步进行,这对从事餐饮的食品安全的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懂食品卫生安全,更要懂工艺,懂操作,懂设备,更要懂人。
-
好像包装是子母包吧,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不一样,让他们自行添加了
-
查看没个菜的种植区域,再核实种植区域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做出预判,最后就是检测了
-
个人理解严格来说,使用是没有任何依据的,至少我是找不到,不能使用,除非获得新资源卫生许可现实那,是有些品牌,而且是大品牌的婴粉都在使用存在也许合理,但不代表合法。国外那,很多地区允许使用,是个好东东,对特殊人群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