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防伪而已,没有要求印刷在包装上啊
-
咖啡加的多是为了节约成本,麦芽糊精本身没有保留香气和滋味的功效
-
我们这边卫生防疫部门为了多收钱一年做四次
-
在质监局办理生产许可
-
其实可以试试看乳化泵
-
楼主的理解可能有误。你说的液相及质谱法的限量指标,应该是检测方法的检出限值,而不是水产品三聚氰胺标准。出口食品的三聚氰胺含量,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CIQ根据检测数据然后再依据具体进口国的限量指标要求去判断。目前,国内检测三聚氰胺有三种方法:液相,最低检出限值2ppm;液相-质谱法,0.01ppm;气相-质谱法,0.05ppm。比如说,欧盟要求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不得超过2.5ppm,则你可以使用三种方法的任意一种检测;如日本不允许检出三聚氰胺,而目前日本使用的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是0.5ppm,则CIQ在检测的时候,就不能使用液相方法,而必须选用另外两种方法的任意一种。
-
我想说幸亏这不是外面卖的,否则的话发生这种事肯定是又不知道有多少添加剂了
-
气味人工闻味可靠些,电子的识别有限
-
海边的鸭由于小鱼小虾的摄入可能颜色会红些
-
生菜微生物超标问题建议从常规的人、机、料、法、环来查找。水化学剂消毒浓度、时间都是清洗要素,其次还缺消毒温度和机械力。建议做个梯度试验寻找合适的消毒温度;由于生菜的比较不平整,清洗和消毒过程中可能存在清洗表面没有充分和消毒剂接触的现象。可以考虑在消毒过程中增加搅拌或者是有超声波震动。(在很多非标准产品的清洗中有很多用到这类超声波清洗)
-
具体情况(不同厂家不同设备)具体分析,不应一概而论,只要方便清洗又能达到要求便可,食品接触面千差万别,不会是一种方式清洗或用一种清洁用具清洗。LZ说的清洗过程有异物脱落造成污染,只能说主要是人员问题,不合格的用具就不要用啊。
-
本人从业烘焙行业近八年,认为这是港式面包做法,醒发时间的问题,做到棉花般的组织
-
4+1就可以,营养成分有去检测过吗?
-
1 感觉黄油比例好大,2乳化不完全,3你们产品色变好厉害我们主要做咖喱粉,偶尔做做咖喱酱,希望多交流。
-
可以找《中国食物成分表》
-
这个要看你的膜是什么材质,你找食品包装膜SC的审查细则,里面很全,
-
详见《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
-
在山东省标准馆找到了,此标准才14年废止了 当我们发现的时候,原来它早已废止了。
-
应该贴上的,毕竟那作为一个销售单元呀!
-
一般没办法,也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