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发糕是不错的产品。考虑你这个产品是蒸熟冷冻的,可以适当添加变性淀粉及海藻糖做好抗冻处理。
-
个人觉得需要吧,参考无糖的标识
-
如果更改后执行标准对原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有变动,正常是需要现场审核的。不过各地监管不同,具体得咨询你们的监管部门。
-
能轻易开启或者透过外包装能看到里面的标签信息,不需要在外包装上打印生产许可或者加贴了。
-
那最大的可能就是受潮了
-
你的平板长了正好10个菌都要挑取,因为你只挑取了典型菌落4个,其他属于可疑菌落,也要挑取
-
个人认为,原辅料不包括包材
-
如果你采用热风循环加热的话,你必须要计算热平衡。电加热功率/1.2~1.3=传送带每小时带走的热量+姜片每小时带走的热量+水分蒸发每小时需要的热量+烘箱每小时向外辐射的热量。这是其一。其二,烘箱得有一个排风口。其排风量应取热风循环量 的1/10~1/15。排风口设在烘箱的最高处,即箱顶。 其三,传送带的拖动,建议您采用无级调速器。设计速度采用中间值。一旦烘不干,或者过干,你可以用调节速度的方法达到您想要的结果。其四,补充第一条,也就是电加热管两组可以切断的,用来调节热风的温度高低。其五,传送带进出口越小越好(做成可调的)。以防热量损失。您说的要加翻动装置,我感觉不太好。这样容易掉下去。为了铺料均匀您可以在落料口那做文章。 以上建议,不知当否?供您参考!
-
谁说免费的,现在每次都是我们送到卫生防疫站检查,一年两次吧。怎么可能免费呢?
-
估计只有蒸煮袋可以了!但还需要你们试验验证,这么大包装的蒸煮袋杀菌工艺要求很高啊!
-
销售包装上要印,运输包装不必了。
-
一般自动液体的包装机能包70kg~1T这么大的好象没有见过
-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专家看漏眼了,他们经常不看之前补充过或提供过的资料,只针对本次审评的内容看的,所以可能是他们看漏了。我就猜你把你4个原料提取物的检验报告(需要包括标志性成分检测值)再提交一次。以前我们也试过这样类似的问题,提供过实质等同的资料,然后他们在补充资料审评时又提了一次,我们重新按原来的提供也没事。
-
参照GQ/KCD 0005 S-2012 松露(松萁)酱与B/T 14151-2006 蘑菇罐头这两个标准,制定一个企标吧。
-
也许是转存的时候在外面放置的时间太长。
-
食品才有流通许可证吧
-
要求采购辐照过的香辛料,原料供应商会满足要求的,只是成本会高些
-
酵母是不会被冻死的,只会抑制其生长,温度再低些就回形成孢子休眠体,而不会有被冻死的说法。但是我查到的资料中说,酵母一旦开始增殖,它的液泡会增大,如果冷冻的话,因为冰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所以液泡会被膨胀破裂,所以酵母死亡。这才是酵母冻死的原因。
-
当然可以,能量可以参照GBT 24154-2009 运动营养食品通则规定公式计算,营养标签还要标钠,不做怎么标?
-
有必要划分到部门程度吗?谁不合格谁负责,这种要求性的东西扩大到部门反而麻烦。即使是质检检测出来就还是要生产内部进行处理。所以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可以了,一般公司都会有处罚制度。如果是屡教不改的情况那也不是部门而是个人意识问题,所以完全没必要让部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