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食品生产对于周转容器要求是不锈钢材质或者食品级塑料即可满足要求,周转可以是管道也可是周转车或者周转桶之类,采用管道输送时应结合产品属性特点,液体采用管道适合,芝麻酱都快成固态了采用管道明显是不合适的,另外芝麻酱高油高蛋白采用管道输送如何保证管道清洗效果和微生物控制,在实际生产中是不合适的。
-
初步判定为丁酯的味道,类似香蕉的味道
-
一种东西的两种叫法吧。
-
调味粉里带入。你可以要求调味粉厂家检测,
-
过程控制严格,可以减少最后杀菌的负荷。嗯嗯,是的。
-
牛乳加热到40℃以上,表面会开始形成薄之皮膜,此乃RAMSDEN现象,系蛋白质在空气与液体之界面生成不可逆之沉淀所引起。当液面水分蒸发时会促进此现象发生,另外,牛奶中之空气与其它气体之气泡界面亦会发生此现象。皮膜防止方法:1.牛奶加热时加以搅拌。2.减少从液面水分蒸发。3.加水到牛奶中,使成分稀释等。建议检讨,什么原因或什么时间会造成牛奶在加热阶段长时间接触外界冷空气,简单的说是不是有故障停顿或者放热牛奶的容器未紧闭又未搅拌,热充填后上盖速度太慢……要查发生原因应该不难。
-
我知道有 但是不知道有没有国内的供应商提供进口的??我们买了一种说是MCT oil ,但是发现有味道,效果不好,就是想知道有没有别的
-
15-30吨的贮油罐,如果采用浸泡清洗,需要浪费大量的水,这个东西确实需要好的方法,我可以推荐一种节水节能的方法:使用泡沫清洗机(1)高压水大致冲洗一遍(2)使用碱性泡沫清洗剂整体打泡一遍(泡沫清洗剂可以有多种选择)(3)15分钟静置(4)用水再冲洗干净这样就可以完成清洗了,至于清洗周期,可以依据罐内垢的情况而定,比如泡沫清洗的情况简单易行,可以考虑多清洗,几天一次,一周一次等
-
不该管的事能不管就好了。
-
高糖度也有抑菌作用,但是不知道稀释10倍的时候还有这个作用。
-
个人认为""纯豆豆腐""的名称不妥,豆腐不加凝固剂吗?在已作废的QB/T2132-1995的行业标准里,倒是有纯豆乳的名称,不过现在新发布的QB/T 2132-2008中,已没有纯豆奶的提法.没有看到标准对于"纯"的定义.
-
2011年 第5号,有没有搞错?
-
09版的,一位专家给的,里面的主要指标内容有了。
-
根据客户要求,第三方送检或者工厂实验室自检。一般做菌落总数,当然比如欧美客户可能会要求你做李斯特菌。手套,设备都属于环境涂抹检测里吧。一般的工厂都是是实验室棉花棒,好一点的工厂会用专业的海绵棒,一般要求设备环境涂抹面积大于等于1平米
-
没有标准你做啥呀
-
原料杀菌与温控很重要。
-
呵呵,鲜榨好是好,但是成本贵,难保存,很难大规模商业化生产。这个东东都是季产年销的产品,当然要在产季浓缩啦,以便销往全球呀。 就拿橙汁来说吧,巴西是No.1的国家,每年产浓缩汁约120万吨,全球总共年产约240万吨左右,美国第二名,90多万吨,原来金融风暴未来临之前,每年向巴西进口。当然巴西也产销一定量的NFC, 这个东东就是你们讨论的鲜榨汁,它有几个缺点,难保存,就是冷冻吧也会破坏它原有的结构形态,一解冻不好看。稍微存久些还是有些不太友好的味道。那些NFC主要销往欧洲,08-09年销量大减。什么葡萄呀,苹果,柠檬等等商业化都是利用的浓缩汁。故要作高端的果汁,你是快消还行,不然的话运输,贮存的问题多多。Vc 的护色也是limited.有啥问题,欢迎请多多发问。。。。
-
你都没做复发酵怎么能说明问题呢,而且03版的还要镜检
-
对的,中央厨房的产品是不能进超市的,进超市需要办生产许可证
-
谢谢您的回复。所以我就更疑惑了,因为国标也有规定食品中致病菌的限量,且目前来看除了乳制品其他食品都有限量标准,如果这些食品出厂检测时都不查致病菌,那么怎么确定这些出厂的食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