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16是强制性的,10292不是强制性的。
-
麦芽糖醇的吸收速度也被葡萄糖要慢,所以可能会降低对糖尿病人的影响。它的食物热量是2.1千卡每克,是蔗糖的4.0千卡/克一半
-
可以使用,欧盟都有标准,E1410
-
尽管贵企业的食品生产用水或其原水来自市政供水(自来水),但是从食品安全管理的角度考虑,也有必要定期对其水质进行监测,以验证其质量。
-
1.“含服”建议改为:“口含食用”,“服用”建议改为:“加XX水冲泡后食用”; 2.按照购买的原料标示的产品名称写,亦可同时或直接标示其属性名称; 3.同上。
-
柠柚蜂蜜茶
-
也不一定是错的,提醒一下营养成分标准中有个零界限值规定,能量17kJ以下可以标为0。
-
蛋白质含量只要大于标示值的80%即可,脂肪含量是要小于标示值的120%。 另外蛋白质超过NRV的60g,可以标示超过100%的,只是一个营养素推荐值。
-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对于食品来说,单就有无包装来区分,可分为无包装食品和预包装食品,无包装食品也可办证。食品安全法说的是禁止生产无标签的预包装食品,说的是你生产的产品如果是预包装食品,就必须有标签。标签标识的内容要符合GB7718和产品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应该没关系吧
-
微生物增殖变质啦
-
常用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 常见的有火焰、烧灼、干烤和红外线灭菌等。①火焰、烧灼:通常用于实验室无菌操作中金属或其它耐火材料制成的器具的灭菌。②干烤和红外线:利用干热空气或热辐射进行灭菌。一般135~145℃需3~5h,160~170℃需2h以上,170~180...
显示全部
常用灭菌法1)干热灭菌法 常见的有火焰、烧灼、干烤和红外线灭菌等。①火焰、烧灼:通常用于实验室无菌操作中金属或其它耐火材料制成的器具的灭菌。②干烤和红外线:利用干热空气或热辐射进行灭菌。一般135~145℃需3~5h,160~170℃需2h以上,170~180℃需1h以上,180~200℃需0.5~1h。除热原则需250℃30min,或200℃45min,180℃2h。空气传热慢,穿透力不强,故干热灭菌时间长。干热灭菌时烤箱内装入物品应留有空隙,以利空气流动,否则使箱内温度不均,部分物品灭菌不彻底。2)湿热灭菌法 通过热蒸汽或沸水使蛋白质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湿热穿透力强,灭菌效果较干热好。①煮沸或流通蒸汽灭菌:常压下沸水和蒸汽的温度是100℃,一般处理30~60min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完全杀灭芽孢。此法适用于不能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②低温间隙灭菌(巴斯德灭菌法):将物品先用60~80℃加热(或煮沸)1h,然后置20~25℃保存24h(或常温过夜),使其中残存的芽孢萌发成繁殖体,再用以上条件灭菌,如此反复三次。本法适用于不耐高温或高温下易变质的物品,但很费时。③高压蒸汽灭菌(热压灭菌法):超过一个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反之亦然。高压蒸汽灭菌就是通过加压提高蒸汽温度,灭菌效果最好。它简便、经济、可靠、无毒,是最可靠、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法。此法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常用条件为:115.5℃ 30min121.5℃ 20min126.5℃ 15min注意事项:a. 必须完全排出灭菌器内的空气。否则会影响灭菌器内温度达到规定的要求。b. 注意被灭菌物品的温度。灭菌器内温度与被灭菌物品的温度一般是一致的,但在蒸汽输入过快时,后者可能低于前者,所以升温时要有一定的预热时间。另外,降温过快易引起玻璃炸裂。因此,对于一种灭菌产品,应制定一固定的灭菌曲线(象冻干曲线一样)。c. 定期检查灭菌器内温度的准确性。
-
我觉得应该是酶制剂类,但不知道食品sc有没有这一类。因为对于嫩肉粉来说,淀粉、食盐都不是起主要的指标,多少实际上无关紧要,重点是酶的活力。
-
工艺错了,哪里是笋干泡了煮,,都笋干了就直接装袋卖了。
-
细则的工艺是大致的,不是必须一成不变的,只要审查组现场确认合理就可以
-
蛋白质絮凝沉淀说明体系的稳定度不够,加的稳定剂和乳化剂不足以稳定现在蛋白质,脂肪的体系,可以试着增加用量或改用其他胶体
-
巴氏杀菌也是属于高温灭菌的一种,细则里说的可不是高压灭菌
-
国标没这个标准,行标有哦
-
标0.6g吧,再说本身蛋白质都允许有标识误差的。
-
最好清洗消毒、CIP清洗,直接灌装风险大,低品质的食品就是这样做出来的,国人的素质 也不能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