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虑酵母因素,改良剂的应用
-
产品标签上执行标准应为10412,即整个产品的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等按照10412执行。10412里规定微生物指标参照19295执行(别忘了还有个修改单哦)。生制没有大肠菌群的指标就不用检测,更不用写。
-
为什么不做成熟制品再冷冻
-
我见过的有用盐水,也有用40多度热水脱模的。。。
-
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
不是应该是餐饮服务许可证么
-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保健食品不能以治疗为目的,但可以声称保健功能,不能有任何毒性,可以长期使用; 食品,指各种供人们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一个是保健功能,一个是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
-
每批的出厂检测报告肯定要的,根据食品安全法,出厂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销售然后每年或每半年索要一份第三方的检测报告,以验证每批出厂检测报告的数据可靠性
-
木糖醇入口后往往是伴有微微的清凉感,这是因为它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会吸收一定热量。但口香糖用它主要还是因为是一种天然植物甜味剂替代白糖。但作为清凉剂肯定是不行的。一是过度的食用也有可能带来腹泻等副作用。二是溶在水里没有清凉的效果。
-
在药品生产中 基本要求至少是饮用水,比如设备清洁用水;如果是配料用水应该是纯化水。
-
你们做的还是真好,看看是不是酸甜比出毛病了
-
怎样换算呢??
-
如果把稳定剂充分溶解是不是就会好一些呢?
-
液体麦芽糖醇糖浆
-
还是建议使用玻璃瓶,可以考虑回收玻璃瓶啊好像还有pp、pvc……之类的材料
-
我们的产品有QS认证。
-
那现在是使用、、岩棉板的、、还是彩钢板夹心的、、求告知、哪样可以通过消防岩棉的是防火的吧。
-
发酵完成,还可以调味啊!
-
总局关于严厉查处餐饮服务环节违法添加罂粟壳等非食用物质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二〔2016〕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陆续查处了一批使用罂粟壳作为食品调味料的违法违规行...
显示全部
总局关于严厉查处餐饮服务环节违法添加罂粟壳等非食用物质的通知食药监食监二〔2016〕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近年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会同公安等部门陆续查处了一批使用罂粟壳作为食品调味料的违法违规行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工作中仍发现部分餐饮服务单位在自制火锅底料、自制调味料时存在违法添加罂粟壳等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为进一步严厉打击餐饮服务环节违法添加罂粟壳、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主体责任。要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和采购食材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制度要求,不准购买和使用来源不明、标识不清的火锅底料和调味料以及肉冻、凉皮等食品。餐饮服务提供者自制火锅底料、调味料、饮料和其他需要添加食用明胶的食品时,要认真检查核实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准添加罂粟壳、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 二、强化突击检查。要将违法添加罂粟壳、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作为餐饮服务环节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强化对火锅店、烧烤店、小吃店、麻辣烫店、麻辣香锅店、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重点单位,以及美食街、夜宵城和校园周边等餐饮消费聚集区域的突击检查,积极开展省、市、县纵向飞行检查,行政区域内横向交叉互查,并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大众参与监督检查。 三、加强监督抽检。要将火锅底料和调味料作为监督抽检的重点食品,加大对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指标的检测力度。要坚持问题导向,将群众举报投诉、舆论媒体关注的食品和餐饮服务单位列为重点抽检对象,抽检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 四、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监督检查、监督抽检和群众举报投诉中发现的问题,要深入开展调查取证,尽快查清违法事实,收集整理违法证据,依法严肃处理违法行为。在案件查处过程中发现涉及上游环节违法违规线索的,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经查实违法添加罂粟壳、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的,要立即移送当地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营造共治氛围。要加大对罂粟壳、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的种类、成分、危害和违法添加的法律后果的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要及时曝光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典型案例,并将有关信息记入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要畅通举报投诉渠道,鼓励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检举行业“潜规则”问题,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加强舆情收集与分析,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积极回应百姓关切,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工作氛围。 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餐饮服务环节违法添加罂粟壳、工业明胶等非食用物质治理整顿工作,认真研究和解决出现的新问题。自2016年—2018年,每年12月底前要将本年度该项工作总结连同《餐饮服务环节违法添加罂粟壳等非食用物质查处工作情况表》盖章后传真至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监二司(传真:010-88375603)。 附件:餐饮服务环节违法添加罂粟壳等非食用物质查处工作情况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2016年9月18日
-
我做果粉和茶饮料粉都加最高限量,因为这里面有多种容易吸潮的原料,例如酸味剂和甜味剂以及麦芽糊精和葡萄糖粉